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法院变更指控罪名制度研究

作 者: 冀亚明
导 师: 陈玉忠
学 校: 河北大学
专 业: 诉讼法学
关键词: 变更罪名 程序公正 人权 不告不理 诉审同一 诉因
分类号: D92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法院变更指控罪名是司法实践中法院常常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指出法院变更公诉机关指控罪名是指法院在受到公诉机关的起诉书后启动审判程序,认为指控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但指控的罪名不正确时,法院可以根据庭审中控辩双方的辩论情况经合议庭合议后做出自己对被告人的法律评价。在我国,法院变更罪名的行为虽然在刑事诉讼法中没有明确规定,但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七十六条第二项规定:“起诉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的罪名与人民法院审理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这条就明确赋予了法官变更指控罪名的权力,为我国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变更检察机关的指控罪名提供了依据,法院变更指控罪名制度在我国的存在是有其存在的基础的,法院纠正了公诉机关对被告人错误的指控,给了被告人一个客观公正的裁决,实现了实体公正、维护社会安定和追究惩罚犯罪的价值目标。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我国法院变更指控罪名制度的法律规定还不是很完善,此项制度的规定很笼统、简单,对法院变更罪名权力的行使没有规定具体的运作程序,只是简单的在司法解释中确定了此项制度。法院常常是在不告知控辩双方的情况下变更罪名,不给予被告人任何的辩护机会,是践踏被告人辩护权利和忽视公诉机关公诉权的重要表现。同时法院对罪名的变更行为是与我国诉审同一原则、不告不理原则等诉讼基本原理相违背的。文章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法院变更指控罪名制度做了比较分析,英美法系原则上是不允许法院变更指控罪名的,只有在不损害被告人辩护权的情况下缩小认定包容性犯罪,是对法院变更罪名权的实体上的限制,因此称之为“实体限制型”模式;大陆法系法院审理要受公诉事实的限制,但罪名只对法院起参考的作用,法院可以变更罪名,但这种权力的行使要受告知程序的限制,因此称之为“程序限制型”模式。文章指出要以国外的诉因制度为蓝本,对我国法院变更罪名制度进行重构,建立“告知—防御”程序,保障被告人的辩护权利,实现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的诉讼价值理念。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引言  10-11
第1章 法院变更指控罪名制度概述  11-14
  1.1 法院变更指控罪名制度的含义  11
  1.2 法院变更指控罪名制度的发展概况  11-14
第2章 法院变更指控罪名制度的域外模式及评析  14-19
  2.1 英美法系国家的"实体限制型模式"  14-16
  2.2 大陆法系国家的"程序限制型模式"  16-17
  2.3 对上述两种模式的评析  17-19
第3章 法院变更指控罪名制度的理念冲突  19-27
  3.1 实体公正与与程序公正之冲突  19-24
    3.1.1 法院变更罪名有助于实现实体公正  19-20
    3.1.2 法院变更罪名有违程序公正  20-24
  3.2 控审不分与审判中立之冲突  24-27
    3.2.1 法院变更指控罪名引起控审不分  24-25
    3.2.2 审判中立原则的丧失  25-27
第4章 我国法院变更指控罪名制度的现状分析  27-38
  4.1 我国法院变更指控罪名制度的立法和司法现状  27-29
    4.1.1 立法现状  27-28
    4.1.2 司法现状  28-29
  4.2 我国法院变更指控罪名制度的成因  29-30
    4.2.1 从实现实体正义的角度分析  29-30
    4.2.2 从实现诉讼经济的角度分析  30
  4.3 我国法院变更指控罪名制度存在的问题  30-38
    4.3.1 法院变更指控罪名违反了裁判中立原则  30-31
    4.3.2 不利于被告人及辩护人充分行使辩护权  31-33
    4.3.3 架空了审判过程  33-34
    4.3.4 违反了控审分离、不告不理的原则  34-38
第5章 完善我国法院变更指控罪名制度的对策  38-50
  5.1 完善法院变更指控罪名应当遵循的原则  38-40
    5.1.1 法院变更罪名重新起诉原则  38
    5.1.2 法院变更罪名不追加原则  38-39
    5.1.3 法院变更指控罪名罪刑法定原则  39-40
  5.2 完善我国法院变更指控罪名制度的具体设想  40-50
    5.2.1 明确法院变更罪名的前提和范围  40
    5.2.2 构建法院变更罪名的方式  40-47
    5.2.3 改革起诉书制作制度  47-50
结语  50-51
参考文献  51-54
致谢  54

相似论文

  1. 空间权基本理论研究,D923.2
  2. 基于均值匹配的Turbo码联合译码的Matlab实现,TN911.22
  3. 中国电视媒体话语范式演变的多视角分析,G220
  4. 农村环境侵权行为行政救济研究,D922.68
  5. 论我国农民环境权的保护,D922.68
  6. 论环境权的可诉性,D922.68
  7. 我国少数民族环境权研究,D922.68
  8. 公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研究,X826
  9.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物权制度研究,D923.2
  10. 南京市浦口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讨,F326.2
  11. 从国家农民到社会农民的农民人权嬗变,A811
  12.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法律问题研究,D922.68
  13. 论林权登记制度,D923.2
  14. 林权流转法律制度研究,D923.2
  15. 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模式研究,D632.1
  16. 论政府公共责任追究机制的构建,D630
  17. 网络舆情的政府治理研究,G206
  18. 微博:草根话语权的假象,G206
  19. Web2.0下的网络隐私权与个人数据保护研究,G350
  20. 初级阶段探矿权评估的价值要素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研究,F426.1
  21. 北京地区自主服装品牌竞争优势比较研究,F426.86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