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刑事鉴定结论的可采性研究

作 者: 谢俊灿
导 师: 姜志刚
学 校: 湖南大学
专 业: 刑法学
关键词: 可采性 证据能力 刑事鉴定结论 规则构建
分类号: D92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0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现代科技的发展带动了司法鉴定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和扩大,鉴定结论在刑事诉讼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意见证据,鉴定结论与裁判者做出的事实认定一样都是在一定事实基础之上运用判断力所得出的结论。鉴定结论的危险性与重要性的并存促使人们探寻对鉴定结论的证据资格问题进行规范。证据资格问题关注的是证据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准入问题,即刑事证据符合什么样的条件才可以进入刑事诉讼并为法庭所采纳。这一问题在英美法系被概括为“可采性”,而在大陆法系则被概括为“证据能力”。英美法系对专家证言的可采性有一套相当完备的证据规则及其运行程序,大陆法系尽管鉴定结论的证据能力规则较少,但是对法官采纳鉴定结论也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相比之下,我国现行的刑事鉴定结论的可采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法律上没有纯粹的可采性规则,只有对鉴定结论形式上要求的一些规定,实践中对鉴定结论的采纳也较为混乱。针对我国鉴定结论证据可采性方面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现代国家司法的发展趋势与我国本土文化和司法实践水平,在立法上确认一些必要的鉴定结论可采性规则,并给法官保留必要的自由裁量空间,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系统、权威的鉴定结论可采性规则体系极为必要。我国应当从鉴定结论的必要性、可靠性及传闻证据规则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来构建刑事鉴定结论的可采性规则,并通过建立庭前证据开示制度、强化鉴定人出庭质证制度和设立刑事专家辅助人来对其进行配套建设,以保障刑事鉴定结论可采性规则能够得到切实有效地运行。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9
第1章 绪论  9-13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9-10
  1.2 文献综述  10-12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2-13
第2章 刑事鉴定结论可采性的界定  13-21
  2.1 刑事鉴定结论的界定  13-16
    2.1.1 刑事鉴定结论的概念  13-14
    2.1.2 刑事鉴定结论的特性  14-15
    2.1.3 刑事鉴定结论与专家证言的关系  15-16
  2.2 可采性的界定  16-19
    2.2.1 可采性的概念  16-17
    2.2.2 可采性的规则  17-18
    2.2.3 可采性与证据能力的关系  18-19
  2.3 刑事鉴定结论的可采性  19-21
第3章 刑事鉴定结论可采性的域外考察  21-29
  3.1 英美法系专家证言的可采性规则  21-24
    3.1.1 专家证言之一般可采性规则  21-22
    3.1.2 专家证言之特殊可采性规则  22-24
  3.2 大陆法系鉴定结论的证据能力规则  24-26
    3.2.1 大陆法系刑事鉴定结论证据能力的概况  24-25
    3.2.2 大陆法系刑事鉴定结论证据能力的规则  25-26
  3.3 两大法系刑事鉴定结论可采性的比较  26-29
    3.3.1 不同之处  26-27
    3.3.2 共同之处  27
    3.3.3 启示  27-29
第4章 我国刑事鉴定结论可采性的现状分析  29-38
  4.1 我国刑事鉴定结论可采性的现状  29-33
    4.1.1 我国刑事鉴定结论可采性的立法概况  29-31
    4.1.2 我国刑事鉴定结论可采性的司法现状  31-33
  4.2 我国刑事鉴定结论可采性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33-38
    4.2.1 诉讼理念重实体轻程序  34-35
    4.2.2 司法鉴定法律规范不完善  35-36
    4.2.3 刑事质证制度存在缺陷  36
    4.2.4 法官认证水平不高  36-38
第5章 我国刑事鉴定结论可采性的规则构建  38-48
  5.1 我国刑事鉴定结论可采性规则的构建途径  38-39
    5.1.1 证据规则的构建  38
    5.1.2 配套设施的设立  38-39
  5.2 我国刑事鉴定结论可采性规则的主要内容  39-46
    5.2.1 必要性规则  39-41
    5.2.2 可靠性规则  41-42
    5.2.3 传闻证据规则  42-43
    5.2.4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43-46
  5.3 我国刑事鉴定结论可采性规则的配套制度  46-48
    5.3.1 建立庭前鉴定结论开示制度  46-47
    5.3.2 强化鉴定人出庭制度  47
    5.3.3 设立刑事专家辅助人  47-48
结论  48-50
参考文献  50-53
致谢  53

相似论文

  1. 刑事诉讼中的私人不法取证研究,D925.2
  2. 论刑事再审理由中的“新证据”,D925.2
  3. 电子证据的法律效力研究,D925
  4. 论非法电子证据排除规则,D915.13
  5. 苏码头蓬Ⅲ气藏难动用区块开发,P618.13
  6. 论我国司法鉴定意见认证规则之构建,D925
  7. 刑事证人证言的理论与实务研究,D925.2
  8.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证据问题研究,D922.1
  9. 论鉴定意见的审查判断,D915.13
  10. 保证金制度研究,D925.2
  11. 网络犯罪中的电子证据相关问题研究,D925.23
  12. 刑事诉讼中的证据裁判原则研究,D925.23
  13. 论我国刑事言词证据可采性规则,D925.2
  14. 论鉴定结论证据能力及其规则,D925.2
  15. 刑事诉讼中程序法事实的证明责任研究,D925.2
  16. 我国电子证据制度研究,D915.13
  17. 我国私人侦探问题研究,D923
  18. 论监听的法律规制,D925.2
  19. 刑事司法中的电子证据,D925.2
  20. 论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的构建,D925.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