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德伯家的苔丝》的哥特世界

作 者: 詹淼
导 师: 郝素玲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德伯家的苔丝》 “哥特”元素 审美意义 主题表达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4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德伯家的苔丝》被公认为托马斯·哈代最具代表性的长篇小说,它标志着托马斯·哈代文学艺术创作的巅峰。小说自发表以来,深受各国读者青睐,自然也成为评论家和学者们的“宠儿”,对其评价浩如烟海,但却视角不同、方法迥异。本文在对《德伯家的苔丝》的批评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主旨: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哥特”艺术元素,通过对小说中的“哥特”元素的深入分析、探究,探讨其对小说美学价值的提升、深化,和对小说主题的渲染、强化作用。本论文包括五个部分:引论部分简要介绍托马斯·哈代的生平,《德伯家的苔丝》的内容梗概,概述《德伯家的苔丝》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主旨: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中“哥特”手法的运用,以及“哥特”手法对小说审美价值、意义的提升、拓展,和对小说主题的渲染、强化作用。第一章主要介绍“哥特”文学的渊源、演变及其对英国文学的影响。第二章从小说背景设置和环境描写,人物形象刻画,故事情节安排和叙事方式方面分析“哥特”元素在小说中的体现,分析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对“哥特”元素的巧妙运用和创新。第三章主要研究“哥特”手法在小说美学价值和主题表达方面的升华和强化作用:借助于“哥特”手法,传达了人物的精神世界,加深了作品的悲剧内涵,实现并提升了悲剧震撼而“壮美”的审美效果;达到了提升社会道德,净化人类心灵的审美教育功能。同时,“哥特”手法也加强了对小说主题的渲染、强化作用:深刻展示了哈代痛苦、矛盾的世界观,即:向善进化论;女性与父权制对立与依存的对立统一的关系;折射出哈代进步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对下层人民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对人类活动的价值意义、人性、伦理道德责任和人类终极命运的殷切关注和深度思考。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巧妙地把“哥特”元素融入他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之中。但是哈代决不是利用“哥特”元素去追求刺激效应;相反,借助“哥特”元素,尤其是“哥特”精神特有的心理探索和社会关注,哈代剖析了痛苦、恐怖的人类心理活动,阐明了他对自然和人类命运的悲观和不可知的态度。而且,“哥特”元素使小说获得了“壮美”的审美效果,达到了情感宣泄和道德净化的审美教育功能,促使人们不断进行自我观照和反思,进而培养一种自由的、积极向上的人格力量,并最终提升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水准。再者,“哥特”元素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折射出哈代痛苦、矛盾的进化向善论思想,他对父权制社会中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对人性、伦理、道德责任和人生意义的人道主义关注和思考。

全文目录


论文摘要  4-6
Abstract  6-8
Acknowledgements  8-10
Introduction  10-16
Chapter One: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Gothic Literature in Britain  16-25
  1.1.The origin of the term "Gothic"  16-17
  1.2.The Gothic tradition in British literature  17-25
Chapter Two:Gothic Element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25-49
  2.1.Gothic Settings and Environment:Romance Interwoven with Terror  25-32
  2.2.Gothic Hero and Heroine  32-36
  2.3.Gohic plot-making  36-46
  2.4.Gothic Narrative Mode:Subjective Narrative  46-49
Chapter Three:the Effect and Function of Gothic Elements  49-63
  3.1.Enhancing the Aesthetical Effect  49-54
    3.1.1.Morality Purification and Edification  49-51
    3.1.2.Aesthetical Value of Sublime  51-54
  3.2.Intensifying the Motif  54-63
    3.2.1.The Idea of Evolution for Refinement  54-59
    3.2.2.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men and the Patriarchy  59-60
    3.2.3 Hardy's Humanitarian Concern  60-63
Conclusion  63-66
Notes  66-67
Bibliography  67-68

相似论文

  1. 象牙塔里的青春故事,J905
  2. 福克纳小说的叙事模式,I712.074
  3. 高中语文古代诗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G633.3
  4. 成长意识的流变,I207.42
  5. 赵宝刚电视剧导演艺术研究,J905
  6. 大陆与香港家庭商战剧的比较研究,J905
  7. 论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与审美意义,J905
  8. 电影中“镜子”意象研究,J905
  9. 翻译规范的顺与逆,H315.9
  10. 论认知诗学视域下的“文学阅读”,I0
  11. 《河湾》中的叙事空间解读,I561.074
  12. 哲学阐释学视阈中的文学作品复译研究,I046
  13. 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文学作品的复译,H315.9
  14. 用功能对等理论分析张谷若译著《德伯家的苔丝》,H315.9
  15.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新文艺小说研究,I207.42
  16. 传统与现代的复杂交织——哈代《德伯家的苔丝》简论,I561
  17. 漂泊者的乡土之歌,I207.42
  18. 翻译伦理规范下的译者忠实观,H059
  19. 哈代的悲天与悯人,I561
  20. 试论英汉文学翻译中方言对译的可行性,I046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