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菲利普·罗斯作品中文化身份的探寻

作 者: 郭明
导 师: 张强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文化身份 冲突 菲利普·罗斯 美国文化身份 犹太文化身份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1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不断发展,多元化的文化理念也逐渐得到人们认可,从文化角度去研究文学作品也成为一种趋势,因而,对文学人物文化身份的探索也成为了一种新的主题。在这种形势下,本文试图探讨罗斯在其作品中的文化身份的演变。文化身份指个体在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之间的集体身份进行的选择,是一个人对某一文化或族群的归属感,人们有意识地把自己归属到一个拥有共同标志,意义及行为规范的群体中。因为文化身份存在于一个变化的社会背景下,所以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的,持久的,而是随着一个人的生活经历的改变不断变化的。文化研究涉及到一些具体的因素,比如,历史、地理、社会、经济、国家、意识、殖民和殖民化、文化、亚文化以及大众文化。因此,把文化研究应用与文本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使研究者的视野扩大到一个更广阔的视角,使之更好理解文本及作者,也能过帮助研究者感知到作家创作时所处的文化的历史性发展。在美国文学史上,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一直以来都是个具有争议的人物。从1959年出版第一部小说《再见,哥伦布》至2009年9月即将出版的《谦逊》(TheHumbling),他的创作生涯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之久。期间,他创作的小说、散文及传记多达三十部。无论是创作时间还是创作数量,可以说在美国文学史上都是罕见的。有鉴于此,对罗斯及其作品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犹太文化及犹太文学的发展。本论文包含五部分,第一章简单介绍了罗斯及其创作生涯的三个阶段,回顾了国内外对罗斯及其作品的研究,并对文化身份进行定义,为本文预设理论基础。第二章、三章、及四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从文化身份的角度对罗斯的作品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通过研究笔者发现:第一,在罗斯早期作品中(主要是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罗斯作品中人物大都是第二代及第三代美国犹太人。他们面临着和作者一样的困境:一方面,受美国熔炉文化的吸引,他们急切的想融入到主流文化中去;另一方面,又受制于其父母及犹太传统所制定的规范和限制。他们与父辈之间的冲突通常是紧张而不可调和的。他们制定很多任务去打破这种限制,但不久他们就会发现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因而,他们感到迷茫和被异化了。在这种状况下,作家和他的人物都选择了逃离犹太身份。第二,中期受犹太文学复兴运动的影响,以罗斯的《反生活》为代表,通过书中人物内森·朱克曼和亨利·朱克曼在英国及以色列的经历,罗斯的创作展现出了明显地寻找及回归犹太传统的倾向。在这一时期,犹太身份和美国身份之间的冲突依然是不可调和的。第三,在罗斯近期的作品中,以《美国牧歌》为例,第一代移民娄(犹太身份的象征)和第二代移民“瑞士佬”(美国文化的象征)之间的冲突已不像以前那样激进。罗斯似乎试图在美国身份与犹太身份之间寻求一种和谐,而这一点与多元化这一概念是相吻合的。第五章,结论部分,对整篇论文进行概括并得出结论:第一,文学形象的文化身份阐释是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的作品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在他的作品中,不同的人物形象,比如《泼托诺的抱怨》中的泼托诺,《鬼作家》中的内森·朱克曼,《反生活》中的亨利·朱克曼和内森·朱克曼,以及《美国牧歌》中的“瑞士佬”,展示了在阐释美国身份及犹太身份过程中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了文化身份的历史延续性和时代建构性,反映了犹太文化在美国的历史变化。第二,犹太人在美国的身份不是一成不变的,不管一个人的身份是犹太性的还是美国性的都不是那么明显,一个人的文化身份意识经常会受到他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的影响。

全文目录


Acknowledgements  4-5
内容摘要  5-7
Abstract  7-9
Contents  9-10
1.Introduction  10-21
  1.1 Anintroduction to Roth and the three periods of his literary career  10-13
  1.2 Literature review  13-19
  1.3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19-21
2.The Escape from Jewish Identity to American Identity  21-29
  2.1 Suffocation from the elders  21-22
  2.2 Rebellion against the elders  22-28
    2.2.1 Portnoy's conflicts with his mother  22-24
    2.2.2 Zuckerman's rebellion against his elders  24-28
  2.3 Confusion and alienation  28-29
3.The Return to Jewish Identity from American Identity  29-40
  3.1 Alienation in America  30-33
  3.2 Search for Jewish identity outside America  33-38
    3.2.1 Henry Zuckerman's search for Jewish identity in Israel  33-35
    3.2.2 Nathan Zuckerman's search for Jewish identity in Israel  35-38
  3.3 Regaining of Jewish identity  38-40
4.Coexistence of American Identity and Jewish Identity  40-45
  4.1 Compromise between American identity and Jewish identity  41-43
  4.2 Rebirth  43-45
5.Conclusion  45-47
Bibliography  47-48

相似论文

  1. 中等艺术学校师生冲突的现状与调控对策研究,G456
  2. 魔力平台业务过程建模冲突消解的研究与实现,TP311.5
  3. 冲突管理视野下高校课堂管理研究,G647
  4. 南海问题上的利益冲突与中国的战略选择,D823
  5. 非直接利益冲突的阻隔机制研究,D630
  6. 中小学教师教学权和学生评教权的冲突与协调,G632.4
  7. 纳博科夫的文化身份焦虑,I712.06
  8. 信访与司法权的冲突与协调,D926
  9. 多策略支持下的策略冲突检测与消解研究,TP393.08
  10. 双层车库车辆调度辅助决策支持系统,TP242
  11. 论我国董事自我交易的公司法规制,D922.291.91
  12. 论个人金融理财法律规制的冲突和协调,F832.2
  13. 基于谓词的访问控制策略分析系统的研究,TP393.08
  14. 丰华公司行业通信专网营销渠道研究,F626
  15. 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冲突与协调,D923
  16. 不动产抵押权与其他优先权冲突规则研究,D923
  17.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冲突研究,D648
  18. 论公司控制权的法律规制,D922.291.91
  19. 基于功率控制的移动Ad Hoc网络MAC协议研究,TN929.5
  20. 动漫产品设计协同原型系统的研究,TB472
  21. 后殖民视阈下寒山诗英译过程中原作者文化身份重构,I046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