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清初浙东学派的文学思想研究

作 者: 管凌燕
导 师: 张如安
学 校: 宁波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浙东学派 文学思想 性情论 文道关系 元气论 “诗史”意识情景关系 批评方法 诗言志 经世致用 创作主体 气节 诗教
分类号: I20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6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篇论文以清初浙东学派文学思想为研究对象,从学派的主要成员个例入手做重点分析,纵横交错地关照清初这个特殊时代下浙东学人对于文学的见解。首先研究的是浙东学派领袖与导师黄宗羲。黄宗羲的文学思想遍布在他与弟子友人的书信、各类序跋、文集之中,虽无专著但博大精深。文道观反映了黄宗羲对于文学本质的认识、文学与其他学科特别是经史哲的区别、有属于文学自身的独特之处,对于“道”与“文”的关系涉及到内容与形式的辨析;黄宗羲对于文学的一大贡献便是扩展与发展了“性情”说。“性情”论是黄宗羲文论的核心,他对于文学认识的中心论点便是发于性情;对于“情景”关系与两者的发生机制,则通过与王夫之的比较来见出各自特点。梨洲作为浙东学派的旗帜,引导了整个学派的学术风格与方向:对于现实的批判使学派极具战斗性;对唐宋诗发表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对当时文坛的流弊表示了强烈的不满;提出“有品藻而无折衷”的批评方法。黄宗羲的文学思想直接影响了他的弟子们,在当时的文坛亦产生了巨大影响。其次,对浙东学派的主要成员——甬上弟子的文学思想进行研究。黄宗羲讲学于甬上证人书院,浙东学派的主力成员均受到过黄宗羲的点拨。李杲堂与梨洲亦师亦友,为文提倡复兴古文,性情讲究和平温厚,特别强调气节;郑梁则是浙东学派里文论思想较有特色的一位,作为黄宗羲的弟子,他深受老师性情论的影响,并以性情之别为理论武器来反对拟古之文,而“诗言志”则是郑氏文论的核心与特色,“观文知其人”的创作主体论与“情各可言”的女子作文观,都显现出郑梁独特的文学视角与进步的文学观念;裘琏则更侧重文以载道,回归传统诗教,重视德行强调人品,有一定程度的重史轻文;而万斯同以史学家的身份谈论文学,表现出的是一种“经世致用”的文学功用观,在文道观上同样存在着重文轻史的倾向。清初浙东学派在黄宗羲的带领下,为我国古代的文学理论贡献了他们的力量。特别是在文学“经世致用”的社会功能上,结合明末清初的特殊环境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浙东学派务实的文学观面向现实,以“性情”为文论核心,以“致用”为学术宗旨,具有刚正的民族气节,给后世留下了可贵的文论思想与研究经验。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引言  8
1 黄宗羲的文学思想研究  8-33
  1.1 黄宗羲文论之文道观  9-13
    1.1.1 “文道合一”论  9-11
    1.1.2 黄氏文论的“诗史”意识  11-13
  1.2 黄宗羲文论之性情论  13-22
    1.2.1 黄宗羲性情论的地位与重要性  13-17
    1.2.2 黄宗羲性情论的内涵  17-20
    1.2.3 黄氏文论之元气论  20-22
  1.3 黄宗羲文论之情景论  22-28
    1.3.1 黄氏情景论与诗美境界  22-24
    1.3.2 黄氏情景论与王夫之情景论的比较  24-28
  1.4 黄宗羲文论之鉴赏论  28-33
    1.4.1 黄宗羲的唐宋诗理论  28-31
    1.4.2 “有品藻而无折衷”的批评方法论  31-33
2 甬上弟子的文学思想研究  33-62
  2.1 郑梁文学思想初探  33-41
    2.1.1 “诗本性情”:郑氏文学本体论  34-36
    2.1.2 “诗言志”:郑氏文学理论核心  36-38
    2.1.3 “观文知其人”:郑氏文学创作主体论  38-39
    2.1.4 “情各可言”:郑梁进步的女子作文观  39-41
  2.2 李杲堂的文学思想  41-47
    2.2.1 为文正道:根底经史  41-43
    2.2.2 “性情之正”:和平温厚  43-46
    2.2.3 宗法唐人:对推崇宋诗的反拨  46-47
  2.3 万斯同的文学思想  47-51
    2.3.1 论文道关系  47-49
    2.3.2 论文学功用  49-50
    2.3.3 论文学发展  50-51
  2.4 裘琏的文学思想  51-62
    2.4.1 裘琏的文道关系论  52-54
    2.4.2 裘琏对文学本身特征的探索  54-62
3 小结  62-64
参考文献  64-69
参考书目  69-70
在学研究成果  70-71
致谢  71

相似论文

  1. 刘咸炘诗学初探,I206.2
  2. 回归与超越:沈德潜诗学及诗教思想研究,I207.22
  3. 邵雍诗歌与中国传统诗教,I207.22
  4. 荀子的语文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G633.3
  5. 《古谣谚》研究,I206.2
  6. 黄节《阮步兵咏怀诗注》研究,I207.22
  7. 先秦两汉诗论与乐论关系研究,I206.2
  8. 《千家诗》研究,I207.22
  9. 包世臣文论思想研究,K249.3
  10. 诚斋诗学研究,I207.22
  11. 论朱自清“中和”文化理想及其意义与表现,I207.6
  12. 论儒家气节观的产生及其发展嬗变,B82-09
  13. 民间剪纸中的母性表现,J528.1
  14. 文学创作与审美发生机制研究,I04
  15. 吕坤民本思想的哲学探微,B248.92
  16. 保守中的进步,K256.1
  17. 章学诚文体批评研究,I209
  18. 胡宏的经世致用思想,K244
  19. 钱穆的庄子学研究,B223.5
  20. 邓小平的实用理念与近代经世实学思潮,D09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古代文学(~1840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