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图形-背景理论视野下的汉语爱国抒情诗词英译研究
作 者: 王琳琳
导 师: 董广才
学 校: 辽宁师范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图形-背景 爱国抒情诗 英译
分类号: H31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的一个分支,是认知心理学与语言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学科。认知语言学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研究视角,它研究语言的普遍原则和人的认知规律之间的关系。图形-背景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以凸显原则为基础的一种理论。它起源于心理学,后来被认知语言学家应用于语言研究的许多领域。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国抒情诗歌是我国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翻译事业约有2000年的光辉历史。学者们在诗歌的翻译上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在如何保持原诗的音美,意美,形美上仍然存在许多争议。图形-背景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通过对诗歌中意象的分析,确定它们是图形还是背景,把握诗人的认知焦点,从而更好的理解诗人通过意象所要传达的意义。在翻译的过程中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尽量使译文中意象的突显程度与原诗保持一致。本文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对汉语爱国抒情诗进行了分析。在对不同的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中,探讨各个译本在意象传递,音美,形美上的得失。从而得出:图形-背景理论可以帮助译者更好的理解爱国诗人的认知,进而能够更好的把握原文的意义,使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能更好的传达原诗强烈的爱国热情,也可以使读者更好的体会原诗的爱国意境。
|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 从《道德经》英译看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典籍英译的解释力,H315.9
- 从翻译理论看汉语成语的英译问题,H315.9
- 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唐诗《送友人》及其英译对比分析,I046
- 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德语词义变迁研究,H33
- 英译汉中的主位结构转换,H315.9
- 论梅洛—庞蒂的知觉概念,B08
- 心理移情与视阈融合双重视角下的许渊冲和格瑞汉唐诗英译比较研究,I046
-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移植,I046
- 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隐喻英译研究,H315.9
- 从哲学阐释学角度看《九辩》的英译,I046
- 顺应论视角下企业简介英译策略研究,H315.9
- A Cognitive Study of the Polysemic Simple Present Tense,H314
- 哲学阐释学视角下《诗经》三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H315.9
- 谈谈英译汉词序调整的方法,H315.9
- 对多义动词“とる”的认知研究,H36
- 从顺应论看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H315.9
- 英语修辞语言的汉译,H315.9
- 现代汉语类词缀认知研究,H136
- 图形—背景理论对新闻标题的认知解释,H04
- 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解读,H032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常用外国语 > 英语 > 翻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