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一曲壮丽的革命诗篇

作 者: 左丹婷
导 师: 彭志敏
学 校: 武汉音乐学院
专 业: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关键词: 柯达伊 孔雀飞 变奏曲式 分组方式
分类号: J6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孔雀飞》交响变奏曲是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于二战期间创作的一首具有民族性、标题性、史诗性的现代作品。把《孔雀飞》交响变奏曲作为研究变奏曲式的特定对象所得到的研究成果,对实际创作和理论分析研究都是具有借鉴意义的,并且还具有时代性、典型性和特殊性特征。本文以柯达伊《孔雀飞》交响变奏曲为例,在通过对该作品分别进行的形式分析与形象分析之后,结合两方面的分析结果,对变奏曲式作品的变奏分组方式进行定位与探讨,并力图在文章的最后总结出较为系统化的概念性结论。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6
Abstract  6-7
绪论  7-11
  一、关于柯达伊与《孔雀飞》的创作背景  7-9
  二、关于研究对象的研究价值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9-10
  三、关于本课题的研究价值以及研究现状  10-11
第一章 关于《孔雀飞》交响变奏曲的形式分析  11-50
  第一节 曲式结构基本概况  11-20
  第二节 "孔雀飞"民歌主题分析  20-23
    一、"孔雀飞"之民歌主题意义  20
    二、主题材料  20-21
    三、主题旋律  21
    四、配器与织体  21-22
    五、调性与和声  22-23
  第三节 作品整体材料分析  23-34
  第四节 乐队配器分析  34-42
  第五节 调性分析  42-43
  第六节 变奏技法分析  43-46
  第七节 变奏的组合划分  46-49
    一、关于"三部性"的分组方式之说  46-48
    二、变奏组合的初步划分  48-49
  本章结语  49-50
第二章 关于《孔雀飞》交响变奏曲的形象分析  50-73
  第一节 《孔雀飞》交响变奏曲的史诗性意义  50-52
  第二节 《孔雀飞》交响变奏曲的形象分析  52-73
    一、前奏(1-60小节)——"为自由而战"的序幕  52-55
    二、主题(61-78小节)——"孔雀飞",点燃革命的火种  55
    三、变奏Ⅰ(79-86小节)——迫切性的要求  55-56
    四、变奏Ⅱ(87-102小节)——跟随式的前进  56-57
    五、变奏Ⅲ(103-110小节)——舞蹈与欢庆  57-58
    六、变奏Ⅳ(111-118小节)——谨慎探索  58-59
    七、变奏Ⅴ(119-135小节)——艰险征途  59-60
    八、变奏Ⅵ(136-153小节)——赞美与歌颂  60-61
    九、变奏Ⅶ(154-178小节)——积极地劳动  61-62
    十、变奏Ⅷ(179-230小节)——新生力量的成长  62-63
    十一、变奏Ⅸ(231-252小节)——深沉的教诲  63-64
    十二、变奏Ⅹ(253-280小节)——奋勇前进  64
    十三、变奏Ⅺ(281-315小节)——愁云再现  64-66
    十四、变奏Ⅻ(316-346小节)——哀呼的声调  66-67
    十五、变奏ⅩⅢ(346-373小节)——肃穆的葬礼  67-68
    十六、变奏ⅩⅣ(376-405小节)——重燃自由希望  68-69
    十七、变奏ⅩⅤ(406-452小节)——斗志昂扬  69-70
    十八、变奏ⅩⅥ(453-475小节)——胜利的曙光  70-72
    十九、终曲(476-710小节)——勇往直前的精神  72-73
第三章 关于作品的最终分组结果以及变奏曲式的变奏分组方式  73-78
  第一节、关于十六个变奏的分组组合  73-76
    一、革命四部曲之一——革命之星火初燃  74-75
    二、革命四步曲之二——革命之星火燎原  75
    三、革命四部曲之三——革命之火照亮黑暗  75-76
    四、革命四部曲之四——革命胜利走向光明  76
  第二节、关于作品整体的最终分组结果  76-77
  第三节、变奏曲式的分组方式  77-78
结语  78-80
参考文献  80-82
谢辞  82-83

相似论文

  1. 柯达伊·佐尔坦《小弥撒曲》研究,J605
  2. 柯达伊教法在小学歌唱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60-4
  3. 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中的谐谑曲,J605
  4. CSCL中协作小组分组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研究,TP311.52
  5. 基于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网络教学系统设计与开发,G434
  6. 变奏中的变奏,J605
  7. 论柯达伊教学法在童声合唱教学、训练中的运用,J614.1
  8. 柯达伊教学法在儿童视唱练耳中的应用,J613.1
  9. 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在农村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G613
  10. 柯达伊同声合唱作品的艺术诠释,J616
  11. 刍议文化艺术修养与艺术歌曲二度创作,J614
  12. “八板”元素在当代音乐作品中的应用,J614.5
  13. 沃尔夫艺术歌曲和声研究,J614
  14. 试论与纳西族有关的当代音乐创作,J614
  15. 管弦乐《山魂》创作之心路历程,J614
  16. 抚慰创伤的三种方式,J614
  17. 叶小纲《地平线》(第二交响曲)作曲技术分析研究,J614
  18. 尚德义小说人物题材艺术歌曲研究,J614
  19. 影响格林卡音乐创作的几个主要因素,J614
  20. 鲍元恺的《炎黄风情》研究,J614
  21. 论尚德义歌曲的艺术特征及教学意义,J614

中图分类: > 艺术 > 音乐 > 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 > 作曲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