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意纹艺术符号研究

作 者: 郝鸣
导 师: 吴卫
学 校: 湖南工业大学
专 业: 设计艺术学
关键词: 如意纹 植物如意纹 云气如意纹 艺术符号 现代设计
分类号: J50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7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意纹艺术符号表现了“顺心如意、趋吉避凶”的吉祥主题以及人们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意愿。它体现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动荡的生活环境中,人们心理层次的一种强烈需求。对如意纹的起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了如意纹的三种起源说,论证了中国传统如意纹起源于马家窑文化的螺旋纹样。对如意纹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及梳理,将如意纹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分成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重要的阶段,指出如意纹在发展的过程中分成两个重要的分支:植物如意纹、云气如意纹。对如意纹艺术符号的能指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载体的研究对该时期的如意纹进行了详尽的分类,并指出以如意头骨架结构结合卷草纹、云气纹所产生的卷草如意纹、云气如意纹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意纹发展的典型代表;揭示了卷草如意纹和云气如意纹的形式构成特征,并对二者纹样的骨架进行了数理分析;论述了如意纹艺术符号的所指,提出人们对如意纹的装饰运用实则为对美好意愿的一种心理寄托。将如意纹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搜集和分类,分别从“外形”、“含义”、“神韵”三个方面对如意纹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对传统纹样如何与现代设计更好的融合在一起进行了深入思考。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一章 绪论  10-17
  1.1 前言  10-11
  1.2 概述  11-17
    1.2.1 本课题研究背景和现状  11-13
    1.2.2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方法  13-15
    1.2.3 本课题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15-16
    1.2.4 本课题各部分简述  16-17
第二章 如意纹起源说  17-27
  2.1 如意纹概念  17-18
  2.2 如意纹溯源  18-25
    2.2.1 中国起源说  18-22
    2.2.2 西方起源说  22-24
    2.2.3 综合说  24-25
  小结  25-27
第三章 如意纹发展概述  27-39
  3.1 如意纹的萌芽期  27-31
    3.1.1 马家窑彩陶螺旋纹  27-28
    3.1.2 商周云雷纹  28-31
  3.2 如意纹的发展期  31-34
    3.2.1 春秋战国如意纹  31-32
    3.2.2 秦汉如意纹  32-33
    3.2.3 魏晋南北朝如意纹  33-34
  3.3 如意纹的成熟期  34-38
    3.3.1 隋唐如意纹  34-35
    3.3.2 宋元如意纹  35-36
    3.3.3 明清如意纹  36-38
  小结  38-39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意纹的形式语言分析  39-57
  4.1 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意纹的艺术载体  39-41
    4.1.1 石窟  39-40
    4.1.2 陶瓷  40
    4.1.3 织锦  40
    4.1.4 瓦当  40-41
  4.2 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意纹的类型  41-47
    4.2.1 婉转卷曲的卷草如意纹  41-44
      (1) 藤纹交错式  41-42
      (2) 阴阳交错式  42
      (3) 团状重复式  42-43
      (4) 嫁接综合式  43-44
    4.2.2 舒畅灵动的云气如意纹  44-47
      (1) 对勾式  44-45
      (2) 外翻式  45-46
      (3) 流云式  46-47
  4.3 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意纹的视觉语言分析  47-50
    4.3.1 卷草如意纹  47-49
      (1) 卷草如意纹的视觉语言特征  47
      (2) 卷草如意纹的数理分析  47-49
    4.3.2 云气如意纹  49-50
      (1) 云气如意纹的视觉语言特征  49
      (2) 云气如意纹的数理分析  49-50
  4.4 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意纹的构成方式  50-55
    4.4.1 单体的排列组合  50-53
    4.4.2 不同主题的融合嫁接  53-55
  小结  55-57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意纹的美学意义分析  57-67
  5.1 如意纹代表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意纹的发展  57-62
    5.1.1 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意纹发展的环境特点  57-60
      (1) 民族文化的交融  57-58
      (2) 宗教文化的影响  58-60
    5.1.2 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意纹发展成形的特点  60-62
      (1) 自然形象和人文观念的结合  60
      (2) 涡卷心形结构的传承  60-61
      (3) 装饰纹样体系的定格  61-62
  5.2 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意纹的美学意义  62-66
    5.2.1 蓬勃饱满的生命之美  62-63
    5.2.2 顺心如意的内蕴之力  63-65
    5.2.3 多彩生动的融汇之风  65-66
  小结  66-67
第六章 传统如意纹符号化过程及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67-81
  6.1 传统如意纹的符号化过程  67-70
    6.1.1 具象化  67-68
    6.1.2 抽象化  68-69
    6.1.3 意象化  69-70
  6.2 传统如意纹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70-77
    6.2.1 对传统如意纹在外形上的运用  70-72
    6.2.2 对传统如意纹在含意上的运用  72-74
    6.2.3 对传统如意纹在神韵上的运用  74-77
  6.3 传统如意纹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法则  77-79
  6.4 对传统如意纹在现代设计中继承和发展的思考  79-80
  小结  80-81
第七章 结语  81-83
附表  83-90
参考文献  90-92
附录  92-93
致谢  93

相似论文

  1. 型染纹样的研究及应用设计,TS193
  2. 论家具中的折叠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TS664.01
  3. 稳健优化成本设计及隐函数稳健设计研究,TH122
  4. 商周时期青铜器夔龙纹艺术符号研究,K876.41
  5. 现代设计与绘画艺术关系之探讨,J205
  6. 面具视觉艺术符号特征及符号圈研究,J528.3
  7. 书法的设计性与设计的书法元素,J292.1
  8. 苗族服饰造型艺术中现代设计元素的发掘研究,J523.5
  9. 视觉会意表达,J524
  10. 公共艺术中城市雕塑艺术符号的创建研究,J313.2
  11. 用中国传统艺术符号镌刻出现代设计的民族印记,J504
  12. 招贴设计中人物面部造型艺术的应用研究,J524
  13. 湘西蓝印花布图案与艺术形式研究,J523.2
  14. 竹艺术符号圈研究,J509.2
  15. 论意象美在平面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J524
  16. 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运用与研究,J218.7
  17. 现代设计和现代艺术发展的同步性与错位性,J505
  18. 我国当代艺术对设计的启示,J50
  19. 当代架上美术家符号体系初探,J204
  20. 论传统视觉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524

中图分类: > 艺术 > 工艺美术 > 工艺美术理论 > 工艺美术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