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对写实油画中未完成感的探究
作 者: 孙贺峰
导 师: 林斌
学 校: 西北民族大学
专 业: 美术学
关键词: 未完成感 未完成态 生动性 审美共鸣
分类号: J2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3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许多成功的绘画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感受到一种具有“未完成感”的画面意味。这些具有“未完成”意味的作品保留了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过程中许多难能可贵的东西。当然,这其中有些是艺术家们的即兴之作,是绘画过程的呈现,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更多地流露出作者最初的新鲜感受,给人一种率性激情的感觉。“未完成感”体现着艺术家对艺术的尝试和追求,同时给作品增添了绘画性和艺术感染力。绘画中的“未完成感”是画家在描绘对象的过程中艰难的寻找平衡、寻找和谐的一个自然结果,是力求在画面中表达出自己的直觉、情绪等方面的体现,正是这种丝毫没有影响作品的表现性和完整性的“未完成感”会给观赏者带来无限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使得观赏者由被动的欣赏画面变为主动地去阅读画面,从而更深入的理解画家在画面中所要传达的情感与意境,最终达到与画家产生审美共鸣。本文从对“未完成感”的探究入手,阐述如何界定“未完成感”,在写实油画中如何体现“未完成感”,重点论述和分析画面中“未完成感”的特点以及在绘画中的表现。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7 第一章 绪论 7-13 1.1 研究背景 8-10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0 1.2.1 研究对象 10 1.2.2 研究范围 10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0-11 1.4 研究方法 11-12 1.5 研究主要内容 12-13 第二章 关于未完成感 13-19 2.1 关于未完成感 13-15 2.1.1 何谓“未完成作品” 13-14 2.1.2 对“未完成态”的认识 14 2.1.3 对“未完成感”的分析和认识 14-15 2.2 "未完成感"中的心理因素 15-19 2.2.1 蔡加尼克心理效应与“未完成感”的关系 15-16 2.2.2 欲望论与“未完成感”的关系 16-17 2.2.3 格式塔心理学 17-19 第三章 未完成感在画面中的特点 19-29 3.1 “未完成感”的特点 19-25 3.1.1 完整性 19-20 3.1.2 生动性 20-21 3.1.3 速写性 21-23 3.1.4 偶然性 23 3.1.5 含蓄性 23-24 3.1.6 画面的可改动性 24-25 3.2 如何在绘画过程中体现“未完成感” 25-29 3.2.1 线条 25-26 3.2.2 留白 26-27 3.2.3 笔触 27-29 第四章 绘画实践中对未完成感的 29-31 4.1 绘画实践中的“未完成感” 29 4.2 绘画创作中对“未完成感”的追求 29-31 结语 31-32 附图 32-35 参考文献 35-37 附录 37-40 致谢 40
|
相似论文
- 解读瞬间的痕迹,J213
- 网络广告的特性与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F713.8
- “目的论”对新闻词汇生动性英译的启示与应用分析,H315.9
- 论写生在水彩画中的重要性,J215
- 带有颍水鱼腥和小草气息的文学,I206.7
- 论小说语言的特征,I054
- 网站的功能设计与形象设计对网络品牌的影响,F49
- 针对不同产品类别的网络广告的互动性和生动性对广告效果的影响,F713.8
- 求同存异—谈油画写生与创作之间的联系,J213
- 解读瞬间的痕迹,J213
- 油画风景创作中传统山水精神的融合,J213
- 当代艺术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精神,J213
- 中国当代油画风景写生的研究与分析,J213
- 中西融合的现代中国油画形式语言探析,J213
- 共同的生存空间,J213
- 中国当代艺术油画的观察与个案研究,J213
- 靳尚谊油画艺术研究,J213
- 浅析日据时期台湾油画发展,J213
- 试析后现代艺术与文化底蕴的分离,J213
- 从读图的角度谈数字图像在油画创作中的可行性,J213
- 论素材的收集与油画创作的关系,J213
中图分类: > 艺术 > 绘画 > 绘画技法 > 油画技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