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梁启超新史学视野中的异域史研究
作 者: 屠艳
导 师: 朱小田
学 校: 苏州科技学院
专 业: 世界史
关键词: 梁启超 新史学 异域史
分类号: K0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梁启超的新史学思想发轫于批驳旧史的弊端,他介绍了“新史学”的具体含义,进一步提出要以进化论作为研究历史的指导思想。他叙述了世界上各民族的发展史,指出只有具备世界历史的人种才能称雄世界,从而使全世界受到他们的影响,并助其发达、文明、进步。梁启超倡导史学要为国民而作,要树立民本思想,发扬自有的国魂即民族精神,维护共同的民族认同与整体的国家利益。他还强调史学具有强大的政治功能和现实意义,希望新史家能够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能从浩如烟海的史料和史实中找出社会的发展规律,为现实服务,为后世服务。梁启超的新史学观渗透到了他对异域历史研究的各个方面,同时,研究世界国家的历史,考察别国的文明发展历程和国家现代化进程,这期间也贯穿了新史学思想的精髓,成为其构筑新史学体系的重要内容。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这种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7 绪论 7-11 一.研究缘由及意义 7-8 二.学术回顾 8-10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0-11 第一章:梁启超的新史学体系 11-22 一、“新史学”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 11-15 二、“新史学”体系与异域史研究 15-22 第二章:进化史:揭示民族生存的普世法则 22-33 一、国别兴亡论题的特别关注 23-25 二、政体之演进:从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 25-30 三、思想维新:穷则思变 30-33 第三章:世界“民史”的建构 33-43 一、以民为本与新民之史 33-36 二、追求“民统”境界 36-39 三、人种史:近世史的中心 39-43 第四章:寻求历史“公理公例” 43-54 一、民族主义全兴,国家然后中兴 44-48 二、进化为公理,适者生存 48-50 三、史学功能:民族精神的唤醒 50-54 结语 54-58 一、“新史学”与史学的学科发展 55-56 二、异域史研究与“新史学”体系的构建 56-58 附录 梁启超关于异域史研究论著列表 58-60 参考文献 60-62 致谢 62-63 作者简介 63
|
相似论文
- 小说、佛教与王学,I206.5
- 梁启超青年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G40-09
- 梁启超与乾嘉学派关系研究,K092
- 批判精神与中庸之道的两重唱对谢阁兰及梁启超笔下袁世凯形象的对比研究,I0-03
- 梁启超政党思想与实践研究(1895-1914),D092
- 论梁启超与清华国学院,K263
- 梁启超翻译思想研究,H059
- 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思想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G78
- 梁启超新民思想及其对我国公民教育的启示,D092
- 梁启超国民运动思想研究,D092
- 略论欧战后中国的文化自觉,K261
- 何炳松史学研究,K092
- 从布迪厄社会学角度看梁启超的翻译思想和实践,H059
- 清末民初公债思想研究,F812.9
- 反思与回归—梁启超儒学思想的嬗变,B259.1
- 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奠基,B259.1
- 试论梁启超和福泽谕吉的近代公民意识,K313
- 论梁启超历史教育思想,K092
-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文化思想考辨,I206.6
- 《庸言》杂志研究,G239.29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史学理论 > 史学史 > 中国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