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北朝后期次等士族研究
作 者: 卢朝
导 师: 李宝通
学 校: 西北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史
关键词: 次等士族 高门士族 统治阶层
分类号: K23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士族作为魏晋南北朝历史上最主要的统治阶层,它对魏晋南北朝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影响。目前,学界对南方的士族研究多于北方的士族。同时,士族可以分为高门士族和次等士族两股政治势力,学界目前关注点主要集中于高门士族,对次等士族的研究不够,而对北方次等士族的研究就更少了。从南朝刘宋、萧齐、萧梁的建国到北朝后期的战争纷纭中,士族的活动相当活跃,从而给读史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北方的次等士族,在他们所处历史时期鸠帅乡部、托迹勤王,穿梭于各政权之间,对北朝后期的历史产生了比较重要的影响。本篇论文准备以北朝后期的历史为背景,对北方的次等士族作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论述。北朝后期次等士族的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来阐述。首先,在史书对他们描述的基础上,对他们所具有的特征及拥有这些特征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论述,勾勒出他们的大体情形。其次,在论述他们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他们参与政权和入仕的具体方式及这些方式的形成原因,了解他们进入政坛的经过。再次,他们进入政坛后会与当时统治阶级各阶层产生更加紧密的联系,所以再进一步论述他们和统治阶级各阶层之间的关系,深入了解他们在进入政坛后的活动和所处的地位。最后,阐述他们及其子嗣的发展,从而对他们形成一个全面和系统的了解。
|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7 绪论 7-15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7-8 (二) 论文研究的现状 8-11 (三) 次等士族的界定 11-15 一、次等士族的特征 15-29 (一) 次等士族的武质性 15-19 (二) 次等士族的文质性 19-22 (三) 次等士族的经济性 22-29 二、次等士族与政权结合的方式 29-41 (一) 赀选 29-32 (二) 征辟 32-37 (三) 察举制 37-41 三、次等士族与各统治阶层之间的关系 41-56 (一) 次等士族与最高统治阶层的关系 41-48 (二) 次等士族与勋贵阶层之间的关系 48-51 (三) 次等士族与高门士族之间的关系 51-56 四、次等士族的最终发展形态 56-63 (一) 次等士族在政坛迅速消失 56-57 (二) 次等士族在政坛上的发展形式 57-63 五、结语 63-65 参考文献 65-66 后记 66
|
相似论文
- 论宋代主流法律思想中的法家传统,D909.2
- 刘宋统治集团内部主要矛盾变化述论,K239.11
- 论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的政治制度,K411
- 《毛诗》及其经学阐释对唐诗的影响,I207.22
- 东魏北齐民族关系辨析,K239.2
- 北魏时期河洛地区少数民族研究,K239.2
- 《魏书》“秽史”问题研究,K239.2
- 《魏书》殿本考证研究,K239.21
- 北魏徭役考,K239.21
- 关陇集团形成研究,K239.21
- 人神之际—昭明太子信仰研究,K239.13
- 北魏牧政研究,K239.21
- 南朝典签制度研究,K239.1
- 《尚书正义》引书考,K239
- 北朝与萨珊王朝的经济文化交流,K239.2
- 中国文学史的平城时代,K239.21
- 北朝时期信用借贷问题初探,K239.2
- 辽金时期西京大同地区宗教旅游研究,K239
- 南北朝集议制度考述,K239.21
- 北朝监察制度研究,K239.2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 > 三国、晋、南北朝(220~589年) > 南北朝(386~589年) > 北朝(386~581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