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辛亥革命后东北国人报刊勃而不兴的原因
作 者: 王帅
导 师: 刘少文
学 校: 黑龙江大学
专 业: 新闻学
关键词: 新闻自由 无冕之王 意见领袖 黄色小报
分类号: K25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辛亥革命后到五四运动之前的东北地区的国人报业发展的总体状况可以用“勃而不兴”四个字来概括,具体的说就是东北地区这一时期内国人报业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勃兴,表现为东北三省出版的报刊的数量有所增多,商业化报刊稍有起色。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报业发展的繁荣程度却始终比较低,并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蓬勃发展和进步。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一时期内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宏观社会因素的分析,以及国人报刊自身发展方面存在的缺陷和制约因素两个大的方面来揭示真正造成东北地区国人报业勃而不兴的原因。并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能够为我们当今报业的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2-3 Abstract 3-6 绪论 6-10 第一章 宏观社会环境的影响 10-35 第一节 政治方面的影响因素 11-20 一、反动黑暗的封建军阀统治遏制新闻自由 11-16 二、帝国主义殖民统治极力破坏阻挠国人报业发展 16-20 第二节 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 20-26 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贫困,无力购买消费报刊 21-23 二、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幼稚造成国人报刊阶级基础不牢固 23-26 第三节 文化教育方面的影响因素 26-34 一、文化教育落后,人民群众文化水平不高,造成报纸传播受阻 26-28 二、封建文化顽固,社会风气不良,人们对新知识、新思想需求不强 28-30 三、社会精英阶层和知识分子群体发展不够壮大,无法带动报业发展 30-34 本章小结 34-35 第二章 国人报刊自身存在的问题 35-50 第一节 报刊的经营管理方面 35-43 一、发行方式的陈旧落后 36-38 二、人才招揽力度太小 38-40 三、业务上无特色,广告来源较少 40-43 第二节 报人群体方面的原因 43-49 一、报人群体过分相信"新闻自由",缺乏办报斗争经验 44-47 二、部分报人认不清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和目的,对帝国主义心存幻想 47-49 本章小结 49-50 结语 50-51 参考文献 51-53 致谢 53-54
|
相似论文
- 意见领袖与乡村和谐社会构建,G206
-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研究,G206
- 传媒与司法之张力的法理分析,D926
- 论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抗辩事由,D923
- 基于网络舆情的企业危机管理研究,G206
- 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法律救济,D923
- 论我国新闻自由的法律保障,D921
- 论新闻自由的刑事法律规制与保护,D924
- 大众媒体把关人的侵权责任研究,D923
- 雷诺兹特权、新闻自由与英国诽谤法改革,DD913;G210
- 论新闻自由的相对性,G210
- 论法院与媒体的关系,D926.2;G206
- 新闻法与新闻传播规律研究,D922.16
- 论公众人物人格权的限制,D923
- 论政务公开的媒体监督,D922.1
- 论新闻侵害人格权,D923
- 美国新闻的困惑——论当前美国新闻自由冲突性问题,G219.712
- 海湾战争中美国军方与媒体的关系,E19
- 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研究,G210
- 隐私权与新闻自由的冲突与衡平,G210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 > 中华民国早期(1912~191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