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近代合会研究
作 者: 靳艳
导 师: 郑永福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专门史
关键词: 中国近代 合会 民事习惯
分类号: K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4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合会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信用互助方式。作为东方社会特有的现象,合会是基于地缘及血缘关系而产生的一种经济互助合作形式。合会是历史的产物,它植根于乡土文化之中,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民的自主创业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条件。中国民间金融合作组织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从一个方面承担着社会成员之间的资金互助、共同储蓄的任务。到了近代,由于银行信贷业及社会保障事业的不发达,这种组织长期仍广泛存在,其运作模式已经形成一整套民事习惯。民间金融问题既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民间金融活跃的现实是不容置疑的,但理论界和决策层对民间金融问题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对于民间金融、民营金融、非正式金融等基本范畴应该清楚界定,民间金融产生发展的动力和原因;民间金融与市场经济和自然经济三者关系的内在逻辑;以及民间金融的发展演变等问题,也应该有一个较科学系统的认识。近代中国的合会因地域习惯不同,呈现出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合会组织的广泛存在,是由近代社会发展自身需求所决定的。就实际而言,各种类型的合会组织,在近代社会整合和社会发展中,不同程序地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这些合会均为民间自发组织,没有严格纳入法制轨道,操作中又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往往造成会员利益受损,引发纷争乃至诉讼。即便纯互帮互助性的组织,也往往因浓厚的人治色彩、规章制度不够严、经理人员管理失当,导致账目不清,运作中难免产生资金浪费和使用不公平等弊端。厘清合会概念,关注合会的社会价值,探讨合会合法化模式与风险防范机制,不仅有理论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英文摘要 4-6 引言 6-9 (一) 选题意义 6-7 (二) 研究现状 7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7-9 一、合会的概念与分类 9-12 (一) 合会的概念 9-11 (二) 合会的分类 11-12 二、中国近代合会存在的社会基础 12-14 三、近代典型合会的一般运行程序 14-21 (一) 合会的筹组:起会或邀会 15-16 (二) 合会的成立:圆会或齐会 16-17 (三) 合会的扩员:转会或送会 17 (四) 合会的效能:得会或收会 17-18 (五) 合会的终止:满会或终会 18 (六) 倒会 18-21 四、近代各地合会概览及宿县地区个案分析 21-39 (一) 各地区民间合会扫瞄 21-29 (二) 安徽宿县地区合会个案分析 29-39 五、近代中国合会的特点与评价 39-47 (一) 近代合会的特点 39-42 (二) 近代合会的历史评价 42-47 结语 47-49 参考文献 49-53 后记 53
|
相似论文
- 中国近代大学教学体系的演进,G649.29
- 民间合会的合作机制探讨,F224
- 中国—海湾合作委员会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F752.7
- 近代民事习惯中的财产继承制研究,D923
- 上海早期教会学校体育的历史考察,G807.0
- 论合会的法律规制,F321.42
- 藏族民事习惯法调查与研究,D923
- 大瑶山瑶族民事习惯法考察,D927
-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安徽农村民间金融研究,F832.9
- 李济与中国近代考古学之构建,K85
- 民事习惯的合法化研究,D923
- 论民事习惯的司法适用,D923
- 新疆少数民族民事习惯与民法的冲突及融合,D923
- 论民事习惯与制定法的冲突与调适,D923
- 近代中国民事习惯中的土地买卖与继承,D923
- 中法竞争情报资源共建共享研究,F272
-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K256.1
- 民国时期女子财产继承权的演变初探,D929
- 民事习惯的民法渊源地位研究,D923
- 试论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之差异,K313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