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龟兹石窟壁画之宗教文化研究
作 者: 张俊
导 师: 沙宗平
学 校: 石河子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关键词: 龟兹石窟 石窟壁画 宗教文化
分类号: K879.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8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龟兹古国是西域三十六城邦国之一,龟兹石窟以其绚丽多彩的壁画而闻名于世。在龟兹石窟的壁画中可以找寻到古老的龟兹文化。由于龟兹古国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埠,同时也是中央政府在西域统治的政治中心。所以,龟兹古国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来自东方的印度文化、伊朗文化、中原汉文化和来自西方的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龟兹宗教文化。众所周知,龟兹宗教文化是以佛教文化为主。石窟这样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佛教艺术形式的一种。我们可以通过石窟壁画的内容去研究龟兹佛教文化,不仅如此,从历史学的视角出发,我们还能从龟兹石窟壁画中看见龟兹宗教文化的发展史。龟兹地区早期的萨满教、从伊朗地区传来的祆教文化和摩尼教文化、从大秦地区传入的景教文化、从印度地区传入的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文化、从吐蕃地区传入的藏传佛教文化以及从中原汉地传入的道教文化和净土宗、禅宗佛教文化都能从龟兹壁画中体现出来。本文就是试图通过石窟壁画这个载体将龟兹古国的宗教文化各个方面展现出来,不仅限于龟兹佛教文化。本文也不会面面俱到,而是以龟兹佛教文化的发展为主线,动态地研究其他宗教文化对龟兹佛教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本文期望通过对于龟兹古国宗教文化历史的探索,得到一些有意义的文化历史殷鉴,可能对于我们今天的民族和宗教历史文化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提供若干有意义的启迪。本文根据需要拟定四章:第一章为绪论。在绪论中主要涉及这几个部分。龟兹文化的简介;国内外对龟兹石窟壁画研究现状的概述;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的选题设想;文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的研究视角和方法。第二章为龟兹古国简叙。在本章中主要讲到龟兹古国的人文地理以及龟兹地区的八大石窟的基本情况,为第三章的正文做个过渡。第三章为龟兹石窟壁画之宗教文化。此章为论文的正文部分,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分述。龟兹石窟壁画之祆教文化;龟兹石窟壁画之佛教文化;龟兹石窟壁画之道教文化,其中佛教文化是本章的重点。将龟兹的佛教文化细分为小乘佛教文化、大乘佛教文化、摩尼教对龟兹佛教的影响、藏传佛教文化、中原汉地佛教文化。另外,从佛教石窟艺术载体上,又将佛教艺术文化分别从龟兹音乐和乐器、龟兹舞蹈和舞剧等方面进行分述。第四章为文章的结论。在结论部分谈谈龟兹古国石窟壁画之宗教文化内涵、龟兹古国石窟壁画之宗教文化是形成中华民族文化之有机组成部分、龟兹古国的宗教文化的融合对于我们今天如何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启示。
|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5-6 Abstract 6-10 第一章 绪论 10-18 一、国内外研究概况 10-15 (一) 国内外早期对龟兹石窟的科考以及龟兹石窟壁画在世界的分布状况 11-12 (二) 关于克孜尔石窟年代考 12 (三) 关于佛教传入西域路线 12-13 (四) 对石窟壁画之宗教文化的研究成果 13-15 二、选题设想 15 三、研究意义 15-16 (一) 理论意义 15-16 (二) 现实意义 16 四、研究角度 16 五、研究方法 16-17 六、创新点 17-18 第二章 龟兹古国简叙 18-25 一、龟兹古国历史简介 18-20 (一) 公元1—9世纪龟兹古国四次大的王族更替 18-19 (二) 龟兹古国之衰亡 19-20 二、龟兹古国的地理、人文、风俗和特产 20-21 (一) 《水经注》、《汉书》所记龟兹古国地理 20 (二) 龟兹古国的人文与风俗 20 (三) 龟兹古国的特产 20-21 三、龟兹古国与古丝绸之路 21-22 四、龟兹石窟壁画简介 22-25 第三章 龟兹壁画之宗教文化 25-53 一、龟兹壁画之袄教文化 25-30 (一) 伊朗文化对龟兹古国之影响 25-26 (二) 袄教对龟兹古国之影响 26-27 (三) 龟兹壁画之袄教文化 27-30 二、龟兹石窟壁画之佛教文化 30-40 (一) 印度文化对龟兹古国之影响 30 (二) 佛教简介以及佛教的弘传 30-31 (三) 小乘佛教传入龟兹 31-32 (四) 鸠摩罗什时代龟兹皈依大乘佛教以及壁画之反映 32-34 (五) 龟兹古国晚期壁画受中原佛教文化之影响 34-36 (六) 摩尼教传入龟兹及对龟兹佛教的影响 36-38 (七) 龟兹壁画之藏传佛教文化 38-40 三、龟兹石窟壁画之佛教艺术文化 40-50 (一) 龟兹乐在龟兹石窟壁画中的反映 41-42 (二) 龟兹乐器在龟兹石窟壁画中的反映 42-45 (三) 龟兹舞曲、舞蹈和舞剧在壁画中的反映 45-46 (四) 龟兹壁画中佛传、本生和因缘故事 46-50 四、龟兹石窟壁画之道教文化 50-53 (一) 中原汉文化对龟兹古国之影响 50-51 (二) 道教文化对龟兹古国之影响以及龟兹壁画之道教文化 51-53 第四章 结语 53-56 一、龟兹石窟壁画之宗教文化内涵 53 二、龟兹石窟壁画之宗教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53-54 三、龟兹古国宗教文化对于今天构建新疆和谐民族关系的启示 54-56 后记 56-57 参考文献 57-61 作者简介 61-62 致谢 62-63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评阅表 63
|
相似论文
- 衡山南岳庙的现状调查研究,B91
- 龟兹石窟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K879.2
- 受龟兹石窟壁画影响的新疆当代画家研究,J209.2
- 近年来国内学界美国宗教和宗教史研究综述,K712
- 杨景贤及杂剧《西游记》研究,I207.419
- 天台山国清寺宗教文化旅游市场研究,F592.7
- 敦煌石窟贤愚经变研究,K879.4
- 从长安到敦煌,J209.2
- 潍坊市宗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G127
- 地域文化及相关文化因素影响下的新疆油画,J213
- 现实与浪漫的双重奏,I207.42
- 唐宋时期艺术捐资者——供养人研究,J209.2
- 新疆龟兹石窟壁画中的多元文化研究,K879
- 还愿仪式音乐研究,J608
- 敦煌壁画的材料研究,K879.41
- 清代净土宗著述研究,B942
- 宗教与戏剧的文化交融,I207.37
- 妈祖文化与两岸关系发展之研究,G129
- 公元7-10世纪中国卷草纹与阿拉伯卷草纹的比较,J522
- 论藏族唐卡艺术的装饰意味,J219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文物考古 > 中国文物考古 > 美术考古 > 古绘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