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主体性维度研究
作 者: 黄伶佳
导 师: 纪克勤
学 校: 东北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发展 主体性
分类号: B0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3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是他毕生研究的一项重大理论成果、构成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它科学的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内蕴着历史决定论和主体选择论思想的辩证统一。但长期以来,我们只是从强调客体视角来研究社会历史,只强调“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而忽视了“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的思想,造成了在社会历史领域中见物不见人的局面。本文在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人的主体性思想等相关文本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出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人的主体性维度的思想脉络,并且基于主体性维度这一侧面从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发展动力、社会发展阶段等三个方面阐释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主体性维度,全面展现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丰富内涵。全文包括七章:第一章绪论,简要说明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等;第二章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主要阐述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系统动力、历史阶段等内容;第三章社会发展规律的主体性,通过对主体实践活动与历史过程的展开的分析,阐述了社会规律和主体实践活动是同一过程,社会发展规律,也就是主体实践活动系统的规律;第四章社会发展动力的主体性,论述了社会历史是主体合力作用的结果;第五章社会发展阶段的主体性,主要是从主体发展的角度对社会形态的演变进行论述;第六章社会发展主体性维度研究的当代意义,阐述了这一理论对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第七章结论,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
|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 中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G718.3
-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研究,A811
- 党员主体性视域下的党内民主建设研究,D262.11
- 马克思精神需要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1
- 即时通讯时代人的主体性反思,N02
-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视阈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研究,A811
-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结构思想分析,K02
- 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扬弃及其当代价值,B516.35
- 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现实意义,B038
- 农民主体性问题探微,D420
- 新时期我国工人主体性发展研究,D663.1
- 当代中国政治社团发展研究,D665
- 人工智能的哲学思考,TP18
- 社会信息化背景下人的主体性,B038
- 发展大学生主体性与提高就业创业能力研究,G647.38
- 梅茹耶夫文化哲学思想研究,G02
- 学校规训话语的批判人种志研究,G521
- 先秦儒家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G633.3
-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培养探究,G633.2
- 主体性教育的文化比较与现实选择,G40-01
- 艺术留白在高中语文课堂建构中的实践探索,G633.3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哲学理论 >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