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生态友好型社会背景下的设计伦理研究
作 者: 管晨
导 师: 王美艳
学 校: 湖南工业大学
专 业: 设计艺术学
关键词: 中国 生态伦理 设计伦理 自然环境 道德责任
分类号: B82-05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7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建设“生态友好型社会”已被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这无疑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人与环境良性互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远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在我国建设“生态友好型社会”,其要义是实现社会与环境的双向良性互动。中国传统造物艺术的文脉和伦理观念里就包含着非常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例如儒家生态从善的思想和物质循环观、墨家的社会蓝图与造物理念以及道家的辩证思想和造物伦理观,这些思想的核心理念是“天人合一”。设计师应该按照生态原理和生态思想,预先构思,设计物品的形式和功能,使所设计之物符合生态保护的要求,从而使产品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实现人类对自然的关怀和责任。当前中国的设计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电子废弃物的增多、过度包装的泛滥、非环保廉价材料的充斥等对我国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中国当代设计的发展应该从强调设计师的伦理责任、在设计教育中贯彻生态伦理思想出发,在实践层面上探讨绿色设计方法,并加以实施,不让设计伦理流于表面的口号,真正意义上实现可持续设计和绿色设计。随着设计向着非物质设计方向的扩展,设计对人们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影响也日益扩大,人与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是设计应该考虑的首要因素。设计的产品必须是高质量、高品质、能够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符合生态保护要求的、真正有价值的产品,这对于生态友好型社会的进步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不仅有助于增加财富,而且有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生态友好型社会与设计伦理学之整体关系和相关因素的研究,有助于为设计的生态伦理观与设计教育之间的沟通架起一座桥梁。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7 目录 7-8 第一章 绪论 8-28 1.1 课题背景 8-24 1.2 课题研究方法 24-25 1.3 选题意义 25-26 1.4 国际国内研究状况与进展 26-28 第二章 中国造物艺术的文脉和伦理观念 28-39 2.1 概述 28-32 2.2 儒家生态从善的思想和物质循环观 32-33 2.3 墨家的社会蓝图与造物理念 33-36 2.4 道家的辩证思想和造物伦理观 36-39 第三章 生态友好型社会——中国设计伦理精神的理性回归 39-61 3.1 生态友好型社会的理论基石 39-42 3.2 生态友好型社会的设计目标 42-45 3.3 中国设计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45-56 3.4 中国当代设计师的伦理责任 56-57 3.5 生态友好型社会在当下提出的意义 57-61 第四章 艺术设计的生态伦理策略 61-79 4.1 可持续设计:从概念到实施 61-69 4.2 绿色设计方法论 69-79 第五章 设计的生态伦理观与设计教育 79-89 5.1 对自然的关怀与责任——作为一种社会伦理导向的艺术设计教育 80-84 5.2 如何在设计教育中贯彻生态伦理思想 84-89 结语 89-91 参考文献 91-95 附录 95-96 致谢 96
|
相似论文
-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 福建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研究(1949-1976),D665
- 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攻防转换的研究分析,G841
-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服装结构研究,TS941.1
- 后配额时代中印纺织品贸易发展关系研究,F752.7
- 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D25
-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D61
- 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观演变中的思维方式变革,D61
-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宗教政策研究,D635
-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完善研究,D922.68
- 传播学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B27
-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改革与完善的路径选择,D25
- 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D262.11
- 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研究,D616
- 我国大学文科教育本质和功能的反思,G649.2
- 我国企业档案管理体制的发展与演变,G275.9
- 中国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G301
- 夏南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肉品特性的比较研究,S823
- 荀子生态伦理思想研究,B222.6
- 道安与佛教中国化,B948
-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研究,D61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伦理学(道德哲学) > 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 > 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 道德与环境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