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学生生活事件、解释风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作 者: 马元广
导 师: 佟月华
学 校: 济南大学
专 业: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活事件 解释风格 心理健康
分类号: B84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5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解释风格作为一种研究乐观观念的方向已经被学术界所认同,它是指个体对其遇到的消极事件发生原因的习惯性解释方式。本研究依据Seligman的解释风格理论,对《归因风格问卷》进行了修改,并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归因风格问卷》和《一般健康问卷》,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生活事件、解释风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探讨解释风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解释风格在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得出以下结论:(1)经过验证表明,归因风格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2)大学生的解释风格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解释风格总分和消极事件解释风格(CN)两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年级差异,而在积极事件解释风格(CP)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大四学生积极事件的平均分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3)乐观型解释风格者和悲观型解释风格者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越乐观的人越多自我肯定,越少忧郁情绪,心理健康水平越高;悲观者恰好相反。(4)解释风格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解释风格总分与GHQ-总分呈显著正相关,与忧郁成显著正相关,与焦虑呈正相关,与自我肯定呈显著正相关。消极事件解释风格与GHQ-总分以及焦虑呈显著负相关,与忧郁成负相关,与自我肯定呈显著负相关;而积极事件解释风格只与自我肯定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解释风格越乐观者,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并且在消极事件解释风格比在积极事件解释风格更能预测心理健康。(5)解释风格能够显著预测心理健康水平。其中,消极事件解释风格对GHQ-总分、GHQ-自我肯定和GHQ-焦虑都有预测作用,而积极事件解释风格只对GHQ-自我肯定有预测作用。这说明消极事件解释风格比积极事件解释风格更能预测心理健康。(6)解释风格是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8 引言 8-10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0-20 1.1 解释风格的研究综述 10-15 1.1.1 解释风格的研究缘起 10-11 1.1.2 解释风格的概念 11-12 1.1.3 解释风格的测量 12-13 1.1.4 解释风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13-14 1.1.5 解释风格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 14-15 1.2 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15-17 1.2.1 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直接影响 15-16 1.2.2 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间接影响研究 16-17 1.3 生活事件和解释风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7-20 1.3.1 心理健康的概念 17-18 1.3.2 解释风格在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作用 18-20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20-24 2.1 问题提出 20-21 2.1.1 已有研究的不足 20 2.1.2 研究问题 20-21 2.2 研究假设 21 2.3 研究意义 21-22 2.4 研究设计 22-24 2.4.1 研究对象 22 2.4.2 研究工具 22-23 2.4.3 研究程序 23 2.4.4 数据分析方法 23-24 第三部分 归因风格问卷的修订 24-30 3.1 研究工具 24 3.2 研究对象 24 3.3 数据收集与统计处理 24 3.4 结果与分析 24-30 3.4.1 区分度分析 24-26 3.4.2 信度分析 26 3.4.3 效度分析 26-27 3.4.4 验证性因素分析 27-30 第四部分 大学生生活事件、解释风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30-40 4.1 研究对象 30-31 4.2 研究工具 31-32 4.2.1 修订后的归因风格问卷 31 4.2.2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31 4.2.3 一般健康问卷 31-32 4.3 数据收集与统计处理 32 4.4 结果与分析 32-40 4.4.1 当代大学生解释风格的特点 32-33 4.4.2 大学生解释风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33-35 4.4.3 大学生解释风格在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作用 35-40 第五部分 综合讨论 40-44 5.1 归因风格问卷的修订 40 5.2 大学生解释风格的特点 40-41 5.3 大学生解释风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41-42 5.4 大学生解释风格在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 42-44 第六部分 结论与展望 44-46 6.1 研究结论 44 6.2 研究展望 44-46 参考文献 46-50 致谢 50-52 附录 A 52-54 附录 B 54-60
|
相似论文
- 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的修订及相关研究,B841.7
- “小团队”健美操教学模式改善高职院校女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G831.3
-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科学信仰研究,G641
- 对体育类大学生学业自尊、身体自尊、内隐自尊以及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G807.4
- 大学生应对能力现状及其干预研究,B844.2
- 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B849
-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B844.2
- 高校成人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G724
- 离异家庭与非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家庭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比较研究,G449
-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研究,G641
- 福建省高职院校女子篮球队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G841
- 艺术体操教学对女大学生心功能的影响,G834-4
- 第三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初级套路对普通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影响的实验研究,G831.3
-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 大学生灵性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B844.2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D267.6
-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哲学思考,G641
- 大学生成人依恋、完美主义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B844.2
- 流动人员子女学习适应性及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的关系,G441
- “美国大学生早期干预计划”理论与实践研究,G649.712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