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云南省双江县石炭纪牛井山蛇绿混杂岩的岩石学研究

作 者: 李静
导 师: 李元;张志斌
学 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 业: 地质工程
关键词: 蛇绿混杂岩 石炭纪 牛井山 吕宁-孟连构造带 古特提斯洋残迹
分类号: P588.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7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石炭纪牛井山蛇绿混杂岩出露于云南省西南部双江县牛井山—耿马县勐永一带,勐永以北与铜厂街地区的蛇绿混杂岩相接。连续的出露长度超过100km,宽度2—0.2km不等。在牛井山以南可能是由于后期构造的改造而被深埋地下。主要岩石类型为斜长角闪岩、纹层状斜长角闪岩、斜长角闪片岩、钠长绿泥绿帘片岩等,另见少量层状-似层状、囊状、细脉状的英云闪长岩-斜长花岗岩、超镁铁岩、变质玄武岩等。牛井山、布京一带的斜长角闪岩中可见大量的变余火成堆积层理,部分斜长角闪岩中可见较多的残余单斜辉石,其原岩应属堆晶辉长岩类,并经历了角闪岩相的变质作用。超镁铁岩多为构造透镜体分布于断裂带中,多蚀变为蛇纹石岩,在牛井山及布京一带已发现并圈定了9个岩体(块)。 按超镁铁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可将其划分为两类:一类具有较高而稳定的MgO、较低的Al2O3、极低的CaO,m/f值为8.0—8.4,按标准矿物组合进行分类可定为方辉橄榄岩,且均为fa100、en100的镁质端元组分;可与世界上一些典型的蛇绿岩套中变质橄榄岩进行对比,代表了原始地幔中等部分熔融作用后残余物。另一类被认为属超镁铁质堆晶岩,其MgO、Al2O3、CaO、∑REE变化较大,并呈现出连续变化的趋势,岩石的m/f值为9.8—3.6。按标准矿物进行分类,属含长二辉橄榄岩—含长橄榄二辉岩—暗色橄榄苏长岩组合。 变质镁铁质岩石的主元素中K2O=0.09—0.76%,TiO2=0.21—2.10%,具有较为典型的洋中脊玄武岩(MORB)或洋底低钾拉斑玄武岩(LKT)的地球化学特点。其[Mg]=37—72,平均约59,远小于与地幔橄榄岩平衡的原始玄武岩浆的[Mg]指数(65—72),表明其母岩浆具有残余岩浆性质。岩石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可分为LREE平坦型和LREE亏损型两类,指示了其原始岩浆起源于近原始或典型的大离子元素亏损型的地幔,为典型的大洋中脊拉斑玄武岩的特征。大多数样品的Cr、Ni、Co、Sc等强相容元素含量较低,也暗示了形成镁铁质岩石的母岩浆应属残余熔融体。其微量元素的分配形式类似于过渡类型的洋中脊玄武岩,同时表现出(K)、Rb、Ba、Th、(Ta)的明显富集,也可解释为在洋中脊环境上叠加了地幔柱的特征。来自邻区的铅同位素特征显示了弱Dupal异常的特点,带有冈瓦纳大陆地幔岩石圈的烙印。斜长角闪片岩中锆石的表面年龄为t207/206=330.69±27.1—349.05±40.0Ma。 据野外产状及岩石学特征,可将牛井山蛇绿混杂岩中的浅色岩类划分下述4类,(1)呈囊状、团块状散布于斜长角闪岩中的中粒黑云英云闪长岩;(2)呈韵律状夹层分布在片状斜长角闪岩、层状斜长角闪岩中的英云闪长岩、斜长花岗岩;(3)呈细脉状侵入到斜长角闪岩中的斜长花岗岩;(4)片麻状英云闪长岩、斜长花岗岩。尽管这些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都类似于大洋斜长花岗岩,但各类岩石的具体成因可能不尽相同。 总而言之,双江县石炭纪牛井山蛇绿混杂岩的岩石类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可与世界上一些典型地区的蛇绿岩进行对比。这一发现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岩石学证据,它表明了昌宁—孟连构造带的确是古特提斯洋的残迹。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7
第一章 绪言  7-13
  1.1 蛇绿岩研究的历史回顾  7-8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8-9
  1.3 工作区的交通和自然地理概况  9-10
  1.4 学术思想、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0
  1.5 前人研究历史和现状  10-11
  1.6 完成的工作量及测试结果质量评述  11-13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13-25
  2.1 地层  13-17
  2.2 岩石  17-23
  2.3 构造发展简史  23-25
第三章 牛井山蛇绿混杂岩的岩石学研究  25-48
  3.1 地质概况及剖面介绍  25-31
  3.2 岩石学特征  31-37
  3.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37-48
第四章 结论和讨论  48-52
  4.1 岩浆的起源及演化  48-50
  4.2 形成时代及区域地质意义  50-52
致谢  52-53
主要参考文献  53-54
图版及说明  54-55

相似论文

  1. 三塘湖盆地石炭纪火山岩储集层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P618.13
  2. 班公湖蛇绿混杂岩带酸性侵入岩特征及成因,P588.125
  3. 西天山伊宁地层小区阿克沙克组研究,P535
  4. 徐麦超镁铁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P595
  5. 黔南—桂中地区石炭纪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P618.13
  6. 青藏高原石炭纪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P531
  7. 新疆博格达地区石炭纪原型盆地分析,P618.13
  8. 觉罗塔格造山带及吐哈盆地南缘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P531
  9. 扬子板块北缘碧口火山岩系岩石地球化学研究,P588.14
  10. 滇西北金沙江造山带蛇绿岩、蛇绿混杂岩形成环境及时代,P588.3
  11. 雅鲁藏布江结合带东段蛇绿混杂岩特征及形成环境与时代探讨,P588.3
  12. 滇黔桂盆地及邻区石炭纪至二叠纪层序地层格架及三级海平面变化的全球对比,P539.2
  13. 新源阔尔库—拉斯台一带石炭纪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及其含矿性研究,P588.14
  14. 东疆地区后峡—博格达石炭纪盆地分析,P534.45
  15. 甘肃礼县—麻沿河地区石炭纪岩石地层单位组成及盆地演化,P544.4
  16. 北秦岭西段鹦鸽嘴蛇绿混杂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P548
  17. 新疆塔克札勒蛇绿混杂岩两类火山熔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研究,P593
  18. 豫西石炭纪铝土矿成矿系统,P618.45
  19. 新疆北东部古生代构造作用过程研究,P534.4
  20. 大别造山带南缘构造带构造几何学特征与形成演化,P542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岩石学 > 岩石分类 > 变质岩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