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某县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作 者: 梁淑英
导 师: 施学忠;时松和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公共卫生
关键词: 艾滋病 知识 态度 行为
分类号: R19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5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自1981年第1例艾滋病患者在美国报道后,艾滋病已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传染病之一。河南省艾滋病的流行主要起因于有偿采血供血,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主要集中于某些自然村庄,在采取严格措施彻底阻断有偿采供血后,经血液途径传播已得到有效的控制,目前,经性行为传播已成为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因此,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干预居民的个人行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UNICEF)资料显示,全球范围内新发生的HIV感染者50%年龄在24岁以下。青少年是艾滋病防治中的重点关注人群,特别校外青少年由于过早离开学校,文化水平低,防病意识差,缺乏必要的预防知识。且一般来说,他们社会地位较低,经济水平较差,容易发生艾滋病高危行为,属于感染HIV的脆弱人群。因此,如果没有做好预防控制工作,河南省艾滋病的传播将有可能以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集中的村庄为圆心,通过个人行为逐层向外扩散,先紧邻村庄,再外围村庄。要控制艾滋病的扩散,就必须在紧邻村庄建立起第一道防线。目前,针对城市校外青少年或城市务工的农村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防治知识已有相关研究,但针对艾滋病高发区非艾滋病村校外青少年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尚无报道。该研究开展艾滋病高发区紧邻艾滋病村庄的非艾滋病村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防治知识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旨在了解该地区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防治相关的知识、态度及行为,探讨针对艾滋病高发区非艾滋病村校外青少年的健康教育模式,为在该人群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于2008年4月至2008年12月,选择河南省某艾滋病高发区非艾滋病村,年龄在14~28岁之间,且已经结束学校学习阶段的222名校外青少年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结果:1.对艾滋病人的见闻:86.0%的被调查校外青少年没有见过艾滋病人;89.2%的被调查校外青少年认为其邻村没有或者不知道有没有艾滋病人。2.艾滋病知识、态度:(1)基本知识:82.4%的人知道艾滋病是传染病,47.5%的人认为艾滋病不能治好,80.2%的人知道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2)传播途径:被调查校外青少年三种传播途径(性行为、母婴、血液)的知晓率分别为77.9%、80.2%、70.7%。29.3%的人知道蚊子叮咬不会传染,61.3%的人知道不会通过咳嗽、打喷嚏传染,79.7%的人认为与艾滋病人拥抱、握手不会传染。(3)预防措施:44.1%的人知道使用安全套能够预防艾滋病,55.0%的人认为看起来健康的人可能会携带艾滋病病毒,41.4%的人知道患性病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4)知识来源途径:68.2%的人主要通过电视和报刊杂志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5)对艾滋病人的态度:如果亲戚和朋友得了艾滋病分别有81.9%和79.8%的受访者表示会主动帮助,有18.1%和20.1%的受访者表示会尽量躲避或断绝来往。3.对青少年的影响:55.0%的人认为邻村如果有艾滋病人对自己的生活有影响,最主要的影响为心理产生恐惧和社会交往受限。4.青少年性行为及态度:56.9%的未婚校外青少年有性伴侣,其中的12.3%有2个及以上性伴侣;10.3%的初婚校外青少年有婚外性伴侣。53.4%的未婚者赞同或不反对有性伴侣,37.0%的初婚者赞同或不反对有婚外性伴侣。5.安全套使用情况:未婚和初婚(婚外)青少年性行为时从不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33.3%和15.4%;为了预防艾滋病而使用安全套者分别占46.9%和36.8%。6.健康知识需求情况:校外青少年较受欢迎的学习方式是专家讲座和发放宣传材料;62.9%的人认为最需要学习的内容是防治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性基本知识和健康生活与行为方式。结论:(1)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知识认知水平低,对待邻村艾滋病人有歧视和敌视情绪,婚外性行为和不良性行为发生率高,急需加强对农村地区校外青少年的艾滋病知识教育。(2)艾滋病的流行对校外青少年的日常生活有较大影响,在进行艾滋病知识宣教时,还应重视对其心理上的疏导。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6 ABSTRACT 6-11 论文部分 某县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11-43 引言 11-14 调查对象与方法 14-17 结果 17-33 讨论 33-37 结论 37-38 政策建议 38-39 参考文献 39-43 综述部分 艾滋病的流行及综合防治状况 43-58 参考文献 54-58 附录部分 58-64 附件 调查问卷 58-63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63-64 致谢 64
|
相似论文
- 基因调控网络模型描述语言研究,Q78
- 社会行为与建筑空间的关联性研究,TU-024
- 行为空间界限与其建筑空间特性研究,TU-024
- 哈尔滨城市空间环境视觉导识系统研究,TU998.9
- 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估与学生学习态度研究,H319.3
- 电子文书安全签发系统的研制,TN918.2
- 三亚俄罗斯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研究,C912
-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旅游环境伦理研究,F590
- 风险视角下新浪微博融资行为研究,F49
- 声誉对学前儿童违规行为的影响,B844.1
- 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侵权行为研究,G812
- 思维导图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G633.98
- 粤东地区农村生物教师行为发展问题研究,G633.91
- 词汇自主学习训练对高中生英语词汇能力的影响,G633.41
- 小学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策略研究,G623.31
- 赖尔的行为主义,B089
- 中学教师团队心理授权、组织公民行为与团队绩效的关系研究,G443
- 高校离退休教职工旅游行为特征分析,G647
- 双酚AP型苯并噁嗪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TQ320.1
- 新型阳离子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应用,TQ323.6
- 棉铃虫和烟夜蛾生殖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S43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卫生学 > 保健组织与事业(卫生事业管理) > 卫生宣传教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