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气相互作用事件的资料分析研究

作 者: 袁绍宇
导 师: 田纪伟;巢纪平
学 校: 中国海洋大学
专 业: 物理海洋学
关键词: EI Ni(?)o/La Ni(?)a 风应力旋度 温跃层 偶极子
分类号: P732.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11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利用1955-2002年48年热带、副热带太平洋地区次表层温度距平资料,构造了温度距平极值深度分布的曲面图(MSTA),它很接近20℃温度面的深度分布,因此有理由认为这一深度曲面很接近热带温跃层的深度面。在MSTA上,首先分析了1997-1998年温度距平的演变指出了冷、暖信号的运动“轨迹”,进而分析了60年代末以来所有El Ni(?)o/La Ni(?)a事件下/负海温距平信号的分布和传播“轨迹”,发现如果以暖池次表层为起点,则一般来说,暖水或冷水先是沿赤道的极值深度面向东、向上“传播”或运动,到达赤道东太平海盆边界附近后,分别转向向北和向南运动,然后在南、北纬10°左右再折向西运动,并在暖池的经度范围内再作经向运动传到暖地,即在南、北半球以赤道为一边,“传播”或运动路径形成扁的闭合环路,温度距平运动一圈需时2-4年。冷、暖海水沿MSTA在北平球热带海洋中形成一个冷、暖水相交替的环路,而在赤道上就表现为El Ni(?)o和La Ni(?)a相互交替出现的情况。文中也分析了少数例外过程,同时也指出海洋环流条件在El Ni(?)o和La Ni(?)a事件能相继出现的作用和重要性。 进一步分析了局地风应力旋度异常(WSCA)与SMTA的关系,指出由于不同区域的WSCA的变率不同,从而对SMTA的影响也不同,在WSCA变率大的区域,两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而且风应力的变化早于温度距平的变化;分析还表明,WSCA主要是通过影响温跃层深度对SMTA产生影响的。对于西北太平洋(140°E-180°,8°N-15°N)的风应力旋度谱分析表明,其主周期为3-5年,与Ni(?)o 3区SMTA谱分析基本相同,也就是说该区域在一定程度上是驱动El Ni(?)o发展的一个大气动力源地。 由于在次表层海温距平极值面上,热带西、东印度洋的海温距平呈真正意义的偶极子模态,即当西印度洋海温距平为正(负)时,东印度洋海温距平为负(正),偶极子模态的海温距平分布在热带太平洋同样存在,两大洋海温距平的偶极子模态间有密切的联系,结合Walker环流和印度洋上空的类似Walker环流,进而指出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事件是协调发展的。

全文目录


1 前言  7-17
  1.1 基本气候背景  7-9
    1.1.1 基本大气背景  7-8
    1.1.2 基本海洋背景  8-9
  1.2 ENSO循环的动力学理论  9-12
    1.2.1 信风张驰理论  9
    1.2.2 海洋和大气耦合作用  9-12
  1.3 赤道外大气、海洋与ENSO的关系  12-15
    1.3.1 赤道外大气对ENSO的影响  13-14
    1.3.2 亚热带海洋对热带海洋的影响  14-15
  1.4 新的观测事实和新的分析方法  15-17
2 SMTA的演变规律  17-28
  2.1 距平极大值曲面(MSTA)的构造  18
  2.2 SSTA与SMTA的区别与联系  18-19
  2.3 对1994-1998年El Ni(?)o事件的分析  19-21
    2.3.1 MSTA上温度距平的分布与演变  19-20
    2.3.2 1996-1998年次表层海温距平演变规律  20-21
  2.4 1968-2000年SMTA的演变规律  21-24
  2.5 局地风应力旋度异常对El Ni(?)o发展的驱动作用  24-28
    2.5.1 WSCA与SMTA的时滞相关  25-26
      2.5.1.1 SMTA与TDA的相关  25-26
      2.5.1.2 风应力的变率的影响  26
    2.5.2 WSCA对El Nino信号的驱动作用  26-28
3 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事件的协调发展  28-35
  3.1 热带太平洋的海气相互作用  29-30
  3.2 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事件间的联系  30-31
  3.3 暖位相时低空的异常大气环流及向冷位相的转换  31-35
    3.3.1 上世纪70年代的例子  31-32
    3.3.2 上世纪80年代的例子  32-33
    3.3.3 上世纪90年代的例子  33-35
4 结论  35
参考文献  35-65

相似论文

  1. 医用电磁导航实验系统的研究,TN966
  2. 蓝绿激光通信海水信道的研究,TN929.1
  3. 地下磁导航系统的磁源设计,P631.23
  4. 海洋环境信息数据格式分析与数据再加工的研究,TP311.52
  5. 某地波雷达阵列天线互耦分析与阵列误差校正,TN957.2
  6. 热带印度洋MJO结构与SST季节内振荡及其年际变化,P732
  7. 南海海平面变化及其与比容高度和风之间的关系,P731.23
  8. 两种有限平面阵列的电磁散射理论研究,TN820
  9. 偶极子阵列声波测井仪的实现及相关检测算法研究,P631.83
  10. 渤海温度混合和层化演变的三维数值模拟,P731.1
  11. 赤道西太平洋第四纪浮游有孔虫群与暖池的变动,P532
  12. 台风过程中波致混合对东海水文结构的作用分析,P731
  13. 太平洋北赤道流输运及分叉线变化特征,P731.27
  14. 矿井瞬变电磁场数值模拟的边界元法,P631.325
  15. 超宽带天线设计与研究,TN822.8
  16. 无线传感器网络三维节点定位问题的研究,TN929.5
  17. 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变化及其与ENSO循环的研究,P732
  18. 方向图可重构印刷偶极子天线的研究,TN822
  19. 随机簇团粒子全极化电磁散射特性研究,O451
  20. 1.异噁唑啉并苯并氧杂卓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2.均相Au(Ⅰ)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O626.2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海洋学 > 海洋基础科学 > 海洋气象学 > 海洋与大气的相互关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