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医医疗服务质量内涵研究
作 者: 朱茜
导 师: 张翔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关键词: 中医 医疗服务 医疗质量 内涵 评价
分类号: R197.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8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中医医疗服务和中医医疗质量作出界定,分析中医服务的内涵和特点,归纳中医医疗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指明建立中医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必要性,最终确立中医服务质量评价的维度,为客观评价中医医疗服务质量提供理论基础,提出中医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质量的建议和对策,从而有力地推动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快速地发展。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Medline、CNKI光盘等检索软件、Internet网络等途径,查阅国内外有关专著和学术论文等文献资料本课题所需要的相关文献。2.深入访谈法通过对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学研究机构的管理人员、临床医师、中医专家的深入访谈,了解中医医疗的特点和优势,认识中医医疗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咨询评价中医医疗服务的方法及对策。3.规范分析法综合运用中医理论基础、中医诊断学、卫生政策、管理学等相关知识和理论,进行综合分析与逻辑推理。结果1.中医医疗服务是一种具有中医特色的医疗服务,是指以中医医疗机构为主体,中医技术人员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和辅助仪器,综合运用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四诊八纲、辨证施治等理论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并以中药方剂为主要治疗手段,以针灸、推拿、拔火罐、药膳、气功、冬病夏治等为独特的治疗方法,合理利用一定的卫生资源,向人民群众提供卫生服务的过程,是一种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时代性的医疗服务。狭义上是指临床医疗服务,广义上包括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服务等内容。2.中医医疗服务特色:中医特色就是以唯物辩证为指导思想,以整体观念为理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基本核心,以方剂药物为基本手段,突出自身优势,扩大自身的影响力。3.中医医疗服务质量:随着我国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环境”医学模式的转变,本研究在三级医疗服务质量理论的基础上,将中医医疗服务质量内涵分为专业技术质量、功能质量、管理质量和患者相关质量。4.中医医疗评价现状:中医和西医是医学科学中的两个不同性质的学科,西医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方法不完全适应中医医疗服务质量的评价,而现有中医医疗质量评价研究基本都围绕中医临床疗效展开,属于狭义上的医疗质量评价,且其评价方法不能反映中医特色和优势,造成中医发展严重滞后于现代医学。因此,建立符合中医医疗服务自身特点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有着重要紧迫性和必要性。5.中医医疗服务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医服务发展受国家规划政策、经济投入、中医教育事业的影响很大,同时中医自身特点也是造成中医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结论1.中医医疗服务是一种具有中医特色的医疗服务,有自身独特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医疗技术,需要与现代医学相区别,中医特色主要体现在医疗指导思想、诊断特点、治疗特点及服务范畴。2.中医医疗服务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时一个系统过程,需要政府、中医医疗机构、中医教育体系共同协调合作,促进中医药事业的整体飞跃。3.构建中医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模型能够突出中医医疗特色和优势,有利于对中医服务做出客观的评价,为中医医疗机构管理者和国家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ABSTRACT 8-11 前言 11-15 1. 研究背景 11-13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5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5-17 1. 资料来源 15 2. 研究方法 15-16 3 研究内容 16-17 结果与分析 17-41 第一部分 中医医疗服务概念 17-28 1.1 医疗服务内涵 17-18 1.2 中医概述 18-19 1.3 中医医疗服务概念的界定 19 1.4 中医医疗服务内涵 19-20 1.5 中医医疗服务特点 20-22 1.6 中医医疗服务范畴 22-25 1.7 国内外中医医疗发展状况 25-28 第二部分 中医医疗质量概念 28-38 2.1 质量的定义 28-29 2.2 服务质量的定义和内涵 29-30 2.3 服务质量的评价标准 30 2.4 医疗服务质量概述 30-31 2.5 中医医疗服务质量 31-35 2.6 影响中医医疗服务质量的不利因素分析 35-38 第三部分 中医医疗服务指标体系的构建 38-41 3.1 中医医疗服务指标体系相关概念 38-40 3.2 指标体系的构建 40-41 讨论与建议 41-47 1. 讨论 41-44 2. 建议 44-47 研究小结 47-48 致谢 48-49 参考文献 49-52 综述 52-62 参考文献 59-62 附件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62
|
相似论文
- 基础教育改革中过程性评价平台的构建与完善,G521
- 基于信息熵的课堂观察量化评价模型研究,G632.4
-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评价方法的实施研究,G633.67
- 基于感兴趣信息的高光谱图像压缩技术研究,TP391.41
- 城市商品住宅开发风险分析与应对研究,F293.35
-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IFN-γ相关性研究,R259
- 狼疮解毒丸治疗缓解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观察,R259
- 慢性心力衰竭常见中医证型与尿酸及左室重量指数的相关性研究,R259
- 冬青属植物资源收集与无性繁殖技术研究,S184
-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骨质疏松症与中医肾虚证的相关性研究,R259
-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心脏超声特点与中医辩证及其关联性探索,R544.1
- 云南省人力资本空间网络结构关键效率因素研究,F249.27
- 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评价研究,G644
- 黑龙江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G644
- 我国高校BOT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G647
-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 山野菜石参营养成分与品质分析,S647
- 痛风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临床观察,R259
- 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型相关性探讨,R259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的影响,R544.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卫生学 > 保健组织与事业(卫生事业管理) > 医疗卫生制度与机构 > 医疗服务制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