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调整因子的核算原理与应用分析
作 者: 荣励群
导 师: 蒋萍
学 校: 东北财经大学
专 业: 统计学
关键词: 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调整因子 医疗卫生服务产出拉氏物量指数 质量调整生命年
分类号: R197.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经济的繁荣和科技的进步,进入21世纪后,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不断改善,这使得国民经济核算中投入替代法测算的非市场医疗卫生服务产出偏误日益凸显。纠结主要在于:对非市场医疗卫生服务而言,从直接产出角度,如何测算“考虑服务质量影响的产出”。有鉴于此,本文引入质量调整因子这一概念,从定性角度描述了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对其产出的影响,直观且形象地建立了质量与产出之间的关系;进而力求从定量角度通过推算的质量调整因子来实现测量医疗卫生服务产出的目的。遵循这一逻辑展开全文,首先在理论上对质量调整因子推算过程中所必要的概念加以应用角度的理解和把握;继而明确质量调整因子的测算方法:从国民经济核算角度,运用产出拉氏物量指数逆推出质量调整因子的基本式,并借助寿险精算理论及微积分方法定义的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进一步获得质量调整因子的演化式;从而对质量调整因子在产出测算上加以实例研究。(1)使用英国医疗卫生数据,通过对质量调整因子加以产出测算上的应用分析发现,所得结论与国外已有经验研究结论一致。这证实了本文明确的质量调整因子核算原理在实践上的可操作性。分析并比较是否使用质量调整因子所造成的产出差异,得出:与未考虑质量调整因子的产出相比,考虑质量调整因子的产出可能被高估或被低估,这不利于正确判断医疗卫生服务产出的变化状况。(2)使用中国医疗卫生数据,在估算产出中发现,考虑质量调整因子,正确地测算物量指数、增长率对于分析医疗卫生服务业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延用投入替代法,仅能获得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这一综合行业的发展状况,其显然没有顺应社会演进和医疗服务业本身发展的特殊需要。而本文基于直接产出视角,着重考虑质量调整因子,单独地测算医疗卫生服务业产出变化则较好地规避了上述状况,同时也理性地克服了投入替代法本身的缺陷。而且,在分析中发现2008年、2009年医疗卫生服务产出相对上一年的快速增长与医疗保险全面实施密切相关,这不仅推动了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前进步伐,而且有利于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业的全面健康发展。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首先从问题缘起这一研究背景明确提出“质量调整因子”,引出本文的研究意义。然后,根据系统阐述国内外研究现状,把握国内外文章的特点,从而明确了本文研究的定位,搭建了详细的研究框架。最后总结了本文中作者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与不足之处。第二章对质量调整因子测算的理论前提加以阐明:首先剖析医疗卫生服务产出的定义;继而把握医疗卫生服务分类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明确一维度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涵义,从而定性角度理解质量调整因子;最后,在理论上诠释价值加权产出物量指数,为第三章详细说明质量调整因子的测算方法做铺垫。第三章对质量调整因子的测算方法加以刻画:规范表示产出实物量、具体度量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合理替代医疗卫生服务价值,进而深刻认识产出拉氏物量指数,从而借助该指数逆推出质量调整因子的基本式,在此基础上运用QALYs推导出质量调整因子的演化式。第四章在各章分析基础上,对质量调整因子在产出测算上加以实例研究:以住院服务为例,从样本角度,结合物量指数、增长率,分别利用英国医疗卫生数据及中国医疗卫生数据,将质量调整因子应用于非市场医疗卫生服务产出测算,并从中获得重要启示。第五章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全文的研究结论加以总结,提出了本文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并指出了中国质量调整非市场医疗卫生服务产出测算改革的趋势。
|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10 1 导论 10-20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0-13 1.1.1 问题的缘起 10-12 1.1.2 核算的完善 12-13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8 1.2.1 研究的现状 13-16 1.2.2 已有文献的特点 16-17 1.2.3 研究的定位 17-18 1.3 研究框架 18-19 1.4 研究工作与研究不足 19-20 1.4.1 研究工作 19 1.4.2 研究不足 19-20 2 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调整因子测算的理论前提 20-26 2.1 医疗卫生服务产出的定义 20-21 2.1.1 医疗卫生服务产出概念 20 2.1.2 医疗卫生服务产出特点 20-21 2.2 医疗卫生服务分类的依据 21-23 2.2.1 按提供者性质 21-22 2.2.2 按活动类型 22-23 2.3 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调整因子的解析 23-24 2.3.1 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一维度界定 23-24 2.3.2 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调整因子的定性描述 24 2.4 医疗卫生服务产出物量指数的诠释 24-26 2.4.1 价值权数与成本权数的联系和区别 24-25 2.4.2 价值加权的医疗卫生服务产出物量指数的涵义 25-26 3 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调整因子的测算方法 26-36 3.1 医疗卫生服务产出实物量的规范表示 26-28 3.1.1 住院服务量 28 3.1.2 门诊服务量 28 3.2 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具体度量 28-31 3.2.1 医疗卫生结果 28-30 3.2.2 质量调整生命年 30-31 3.3 医疗卫生服务价值的合理替代 31-32 3.3.1 私人部门价格 31 3.3.2 单位成本 31 3.3.3 经过质量调整的成本 31-32 3.4 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调整因子的推导 32-36 3.4.1 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调整因子的基本式 32 3.4.2 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调整因子的演化式 32-36 4 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调整因子在产出测算上的实例研究 36-46 4.1 以HRG为基础的住院服务产出物量指数 36-40 4.1.1 指标选定和数据来源 38 4.1.2 物量指数、增长率的估计与分析 38-40 4.1.3 几点启示 40 4.2 以ICD为基础的住院服务产出物量指数 40-46 4.2.1 指标选定和数据来源 41-43 4.2.2 物量指数、增长率的估计与分析 43-45 4.2.3 几点启示 45-46 5 结论与展望 46-50 5.1 主要结论 46 5.1.1 理论上明确了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调整因子的核算原理 46 5.1.2 实践上把握了质量调整因子对医疗卫生服务产出测算的意义 46 5.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6-48 5.2.1 统一医疗卫生服务活动分类体系 46-47 5.2.2 明辨医疗卫生服务产出测算单位 47-48 5.2.3 设置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指标体系 48 5.3 中国质量调整非市场医疗卫生产出测算改革的趋势 48-50 5.3.1 投入替代法向产出指标法的过渡 48-49 5.3.2 医疗卫生服务活动分类体系与国际接轨 49 5.3.3 医疗卫生统计指标的完善和扩充 49-50 附录 50-54 参考文献 54-58 后记 58-59
|
相似论文
- 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问题研究,R197.1
- CT机造型设计研究,R197.39
- 嵌入式中医经脉理疗仪的研究,R197.39
- 基于windows xp嵌入式系统的心电检测分析仪,R197.39
- 基于Modbus协议的医用气体压力集散监测系统开发,R197.39
- 基于员工心理预期的某三级甲等医院激励机制优化研究,R197.3
- 安徽省非法行医状况分析及治理措施研究,R197.1
- 浙江省群众对新医改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R197.1
- 吉林省县级政府公共卫生服务状况的实证研究,R197.1
- NC医院客户关系管理研究,R197.3
- 无创脉搏式血氧饱和度检测仪的设计及研究,R197.39
- 门诊医保患者的医药费用现状分析及对策,R197.1
-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研究,R197.322
- 医疗质量第三方评价的效果分析与对策研究,R197.3
- 机制设计理论视角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私立卫生机构供给研究,R197.1
- 医院医务人员职业伦理及其提升路径研究,R197.3
- 公立医院医患关系调查及对策分析,R197.3
- 基于江西省大型公立医院门诊服务流程优化再造研究,R197.3
- 排队论模型在医疗服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R197.1
- 公立医院绩效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在13所医院评价中的应用,R197.3
- 新农合不同补偿政策对妇幼卫生服务效果影响比较研究,R197.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卫生学 > 保健组织与事业(卫生事业管理) > 医疗卫生制度与机构 > 医疗服务制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