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血液管理体制改革与政策分析
作 者: 赵燕
导 师: 曹现强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公共管理
关键词: 血液管理 政府管制 制度变迁
分类号: R197.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9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公共管理逐渐深入到当今社会的各个层面,非营利性组织迅速兴起,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我国的血液管理领域,政府应该如何采取行动以应对我国日益严峻的血液管理混乱问题,如何才能真正保证我国血液管理事业健康、有序、高效、稳定的发展,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本论文从以政府管制理论和制度变迁为视角,通过聚焦于血液管理制度,分析了血液管理体制的历史、现状及变革趋势。尤其是分析借鉴国外血液管理体制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未来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血液管理制度的模式是在“政府主导、多方合作、公众参与”三者有机结合的统一体。通过研究,提出了改进我国血液管理制度的对策和建议,即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建立政府推进模式,充分调动多方力量,配套实行社会推进,科学发展无偿献血,做好采供血网络的整体规划和调整工作,提高血液质量管理水平。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研究的背景意义及其研究思路等进行介绍。从政府管制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血液管理制度变革的理论基础,为进一步分析我国血液管理制度提供全局性的政策基础框架。第二部分分析了各国血液管理制度的历史和现状,通过对无偿献血先进国家在无偿献血发展各阶段的研究,得出相关启示。第三部分阐述了我国血液管理事业的发展历程。第四部分对我国血液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做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加强我国血液管理政策着力点和实现途径。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10-11 Abstract 11-12 第一章 导论 12-19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2-13 1.2 研究文献综述 13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13-14 1.4 相关的理论分析 14-19 1.4.1 政府管制的视角 14-17 1.4.2 制度变迁的视角 17-19 第二章 各国血液管理制度的历史和现状 19-28 2.1 个体采供血阶段 20 2.2 有组织的采供血阶段 20 2.3 无偿献血组织的出现 20-21 2.4 政府主导下的自愿无偿献血 21-25 2.4.1 组织结构 21-22 2.4.2 无偿献血招募 22-24 2.4.3 血液质量管理 24-25 2.5 几点启示 25-28 2.5.1 要建立组织良好、系统化的献血服务机构 25-26 2.5.2 要建立血液质量管理体系 26 2.5.3 要高度重视志愿无偿献血者的招募 26-28 第三章 我国血液管理体制的历史 28-32 3.1 血液管理的初始阶段(1958年以前) 28 3.2 有偿献血阶段(1958年—1978年) 28-29 3.3 义务献血阶段(1978年—1998年) 29-30 3.4 无偿献血阶段(1998年至今) 30-32 第四章 我国血液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做法及存在的问题 32-44 4.1 主要做法 32-38 4.1.1 完善血液管理法制体系建设 32 4.1.2 建立健全采供血机构服务网络 32-33 4.1.3 大力推动公民无偿献血 33-36 4.1.4 强化采供血机构管理 36-37 4.1.5 加强临床用血培训,推广临床科学合理用血 37 4.1.6 加强监督执法工作 37-38 4.2 存在的突出问题 38-44 4.2.1 无偿献血方面 38-41 4.2.2 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方面 41 4.2.3 血液质量管理方面 41-42 4.2.4 临床用血方面 42 4.2.5 应急血液保障体系建设方面 42-44 第五章 改进我国血液管理工作的对策 44-54 5.1 建构一个"政府主导、多方合作、公众参与"的模式 44-45 5.2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45-47 5.2.1 体现法律精神 45-46 5.2.2 增加处罚的具体规定 46 5.2.3 对单次献血量及最低献血间隔期进行修改、补充 46-47 5.3 进一步做好无偿献血工作,确保血液安全 47-49 5.3.1 宣传先导 47-48 5.3.2 发展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 48 5.3.3 积极探索预约献血模式 48-49 5.3.4 严厉打击非法采供血行为 49 5.4 做好采供血网络的整体规划和调整工作 49-50 5.4.1 制定和完善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合理调整资源 49-50 5.4.2 完善采供血机构服务网络,确保临床用血需求 50 5.5 全面加强管理,推进规范化标准化质量体系建设 50-51 5.5.1 提高献血服务工作质量 50-51 5.5.2 加强献血、供浆者招募培训工作 51 5.5.3 加强全过程质量控制 51 5.5.4 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51 5.6 建立完备的血液应急预案和反应机制 51-52 5.7 加强临床用血监管,促进科学合理用血 52-54 结束语 54-55 参考文献 55-57 致谢 57-58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8
|
相似论文
-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个案研究,G451.1
- 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变迁的探析,D630.3
- 城市公用事业进入壁垒与管制政策研究,F299.24
- 制度变迁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G647.38
- 城市旅游营销中的政府行为研究,F592.7
-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研究,F203
- 国家大剧院歌剧制作制度化与规范化初探,J832
- 沈阳市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变迁研究,D631.42
- 辽宁省行政监察制度变迁研究,D630
- 辽宁省公务员录用制度变迁研究,D630.3
- 政府管制、政治关联与IPO长期绩效,F224;F832.51
- 走向金融控股公司的起点—银保合作研究,F832.2
- 建筑业企业低碳经济系统化模式研究,F205
-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探索与研究,R197.1
-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会计准则的历史变迁,F233
- 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最优化制度重建,F842.6
-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深化改革的研究,F832.1
- 论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规范化发展,F832
-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研究,F270.7
- 制度变迁与中国农村企业家生成规律研究,F279.2
- 中国汽车流通模式变迁分析,F426.47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卫生学 > 保健组织与事业(卫生事业管理) > 医疗卫生制度与机构 > 医疗服务制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