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姜黄素对人肝细胞LO2氧化应激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作 者: 李强
导 师: 闻勤生;赵曙光
学 校: 第四军医大学
专 业: 内科学
关键词: 姜黄素 Nrf2 肝细胞系LO2 氧化应激 胰岛素抵抗
分类号: R285.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4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背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外酒精及其他明确的肝损害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肝纤维化和肝癌,是临床常见的疾病。NASH是NAFLD的一种,其组织病理学特征包括肝细胞损伤和脂肪变、肝炎和轻重程度不一的肝脏纤维化,是由单纯性脂肪肝发展至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关键转折点。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转变,NASH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因此,NASH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NASH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公认的“二次打击”学说认为氧化物和抗氧化剂之间失衡造成的氧化应激是肝脏脂肪变发展为脂肪性肝炎的催化剂,氧化应激与脂质过氧化损伤在脂肪肝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脂肪肝遭受第二次打击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据国内外文献报道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胰岛素抵抗、遗传等因素均与NASH发病有关,目前关于NASH发病机制的研究多集中于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及胰岛素抵抗;实验证实,氧化应激可以引起肝细胞胰岛素抵抗,表现为IGF-1R/IR-PI3K-Akt信号通路异常。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F-E2-related factor 2,Nrf2)是细胞调节抗氧化应激反应的重要转录因子,生理情况下它和胞浆蛋白分子伴侣Keap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结合使得活性处于相对抑制状态。Nrf2-Keap1系统在细胞抵御外源性及内源性氧化应激机制中有重要地位。最近研究表明,Nrf2和它的细胞质接头蛋白Keap1是细胞抗氧化反应的中枢调节者。实验证明,Nrf2通过与ARE相互作用调节编码抗氧化蛋白和Ⅱ相解毒酶的表达。大量的研究发现Keap1-Nrf2和ARE通路在诸如抗肿瘤、神经保护、抗炎症反应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细胞保护功能。姜黄素是一种天然的具有抗氧化功能的物质,属于多酚类化合物,几乎无毒。它能预防许多与过氧化相关的疾病,在生物体内的抗氧化性引起人们的关注。它可以促进细胞内Nrf2由胞浆进入胞核,增加具有抗氧化功能的Ⅱ相酶的合成。本实验以人肝细胞LO2为研究对象,用葡萄糖氧化酶制备LO2氧化应激模型,适当浓度姜黄素干预氧化应激的LO2,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及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内的Nrf2核转位情况;利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的MDA、GSH水平,用速率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AST、ALT活性,用流式细胞法测定细胞内超氧化物阴离子DHE水平,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反映肝细胞胰岛素抵抗水平的IRS1/P-IRS1、JNK/P-JNK和细胞培养液中剩余葡萄糖含量,观察氧化损伤对肝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以及姜黄素能否通过促进LO2中Nrf2核转位发挥其抗氧化和改善胰岛素抵抗功能。目的本实验采用GO制备人肝细胞LO2氧化应激模型,观察姜黄素干预对人肝细胞LO2中Nrf2核转位及氧化损伤的变化,研究能否通过姜黄素激活Nrf2核转位改善人肝细胞LO2氧化损伤及其胰岛素抵抗状态,为以Nrf2为靶点进行NASH防治提供新的实验基础及理论依据。方法1.用含25U/L、50 U/L、75 U/L、100U/L和125 U/L GO的细胞培养液分别干预肝细胞LO2 2 h,制备氧化应激细胞模型。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MDA、GSH、LDH水平,速率法检测细胞培养液AST和ALT的水平,观察不同浓度的GO对细胞氧化损伤程度。2.将人肝细胞LO2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干预组及抑制剂组四组。①对照组:正常培养未给予GO和姜黄素干预;②模型组:仅加入100 U/L GO干预2 h,制备细胞氧化应激模型;③干预组:加入最佳浓度的姜黄素干预12 h,然后给予100 U/L GO干预2 h;④抑制剂组:先给予Wortmannin作用1 h,后实验步骤与干预组相同。3.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法观察Nrf2核转位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MDA、GSH水平,速率法检测细胞培养液AST和ALT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DHE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胰岛素信号通路中的JNK/P-JNK、IRS1/P-IRS1,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GOD-POD)检测上清液中葡萄糖的含量。结果1.成功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建立人肝细胞LO2氧化应激的模型。GO作用2 h时,随着GO浓度的增加,LDH活性不断增加,模型各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较LDH活性均上升,差异有显著性,当GO浓度超过100U/L时,LDH活性上升幅度减小。AST、ALT浓度在25U/L组较对照组有上升,但差异无显著性。故选择100U/L浓度的GO作为造模浓度。2.间接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姜黄素能够诱导Nrf2的核转位,其中30μmol/L的作用优于15μmol/L,各浓度时12 h作用优于6 h。3.模型组MDA、DHE、AST、ALT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干预组MDA、DHE、AST、ALT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 <0.01),抑制剂组MDA、DHE、AST、ALT较干预组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GSH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0.01),干预组GSH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 <0.01),抑制剂组GSH较干预组显著降低(P <0.01)。4.模型组细胞培养液葡萄糖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干预组葡萄糖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抑制剂组葡萄糖水平较干预组水平显著增高(P<0.01)。结论本实验成功复制了人肝细胞氧化应激模型,证实姜黄素通过促进肝细胞LO2的Nrf2核转位,降低细胞内ROS的水平,减轻细胞氧化应激损伤,进而减轻肝细胞的胰岛素抵抗水平。通过实验证实了Nrf2对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通过降低细胞氧化应激水平,改善氧化应激引起的肝细胞胰岛素抵抗。

全文目录


缩略语表  5-7
中文摘要  7-11
英文摘要  11-16
前言  16-17
文献回顾  17-30
正文  30-59
  实验一 建立人肝细胞L02 氧化应激模型  30-39
    引言  30-31
    1 材料  31-32
    2 方法  32-35
    3 结果  35-37
    4 讨论  37-39
  实验二 姜黄素激活转录因子Nrf2 对人肝细胞L02 氧化应激的影响  39-52
    引言  39-40
    1 材料  40-42
    2 方法  42-45
    3 结果  45-49
    4 讨论  49-52
  实验三 姜黄素对氧化应激引起的肝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52-59
    引言  52-53
    1 材料  53-54
    2 方法  54-55
    3 结果  55-57
    4 讨论  57-59
小结  59-60
参考文献  60-73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73-74
致谢  74

相似论文

  1. 磷酸化介导的UGT1A3代谢活性差异的初步研究,R346
  2. 内皮素-1、胰岛素抵抗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R743.3
  3. 调和玉米油对肉仔鸡抗氧化应激、脂质代谢酶及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S831.5
  4. 三氯乙烯致敏豚鼠肾损伤及其氧化应激机制的研究,R363
  5. β-酪啡肽7和酪蛋白水解肽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和氧化应激的影响,R587.1
  6. 小剂量螺内酯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探讨,R587.2
  7. β-酷啡肽-5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和氧化应激的影响,R587.1
  8. HIF-1α在犬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心肌胰岛素抵抗中的表达及意义,R654.1
  9. 阿斯匹林、姜黄素对人HT-29、SW480细胞中β-catenin、COX-2及PGE2的影响,R735.35
  10. 姜黄素对运输应激状态下生长猪海马NO-NOS系统的影响,S858.28
  11. 别嘌呤醇对舒张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R541.6
  12. 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氧化应激及超微结构的影响,R587.1
  13. Nrf2-ARE通路在离体鼠心缺血/吡那地尔后处理中作用的研究,R96
  14. 糖康对糖尿病大鼠和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285.5
  15. 丹酚酸A调控Nrf2通路对HepG2细胞氧化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R285.5
  16. 藁本内酯对抗D-半乳糖和过氧化氢致氧化应激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R285.5
  17. 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肾脏中解偶联蛋白2的表达及其意义,R587.1
  18. 窖蛋白-1在波动性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R587.1
  19. 三味药食同源中药对代谢综合征大鼠糖脂代谢及抗氧化的影响,R285.5
  20. 2型糖尿病个体中血清补体因子H,hs-CRP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研究,R587.1
  21. 低砷饮水暴露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膳食营养因素作用的研究,R15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药理学 > 中药实验药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