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褐飞虱对吡虫啉和噻嗪酮抗性风险、早期抗性检测及治理研究

作 者: 戴德江
导 师: 沈晋良
学 校: 南京农业大学
专 业: 农业昆虫及害虫防治
关键词: 褐飞虱 噻嗪酮 吡虫啉 抗性等位基因频率 现实遗传力 抗性风险评估
分类号: S435.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213次
引 用: 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褐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迁飞性害虫,近年来,噻嗪酮吡虫啉是控制其为害的主要药剂。对于实施“预防性”抗性治理策略,田间早期抗性检测技术的可行性和灵敏度是关键。 建立了检测褐飞虱对噻嗪酮早期抗性的新方法——单雌系F1代遗传检测法。对JP01种群(2001年采自江浦大田褐飞虱)的168个褐飞虱单雌系进行检测,发现其期望抗性等位基因频率(95%置信限)为4.65%(0.22~9.08%),对NN02种群(2002年采自南宁大田褐飞虱)的172个褐飞虱单雌系进行检测,发现其期望抗性等位基因频率为10.28%(3.97~16.59%);同时用单雌系F2代法分别检测了两种群的70和86个单雌系,发现其期望抗性等位基因频率(95%置信限)分别为4.86%(0~9.79%)和10%(3.77~16.23%)。由于两种检测方法的95%置信限区间基本重叠,表明单雌系F1代法可代替单雌系F2代法用于检测褐飞虱对噻嗪酮早期抗性等位基因频率,且方法简单、易行。该检测方法可为实施抗性治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褐飞虱种群(1999年采自南宁大田第2代成虫)在室内用吡虫啉连续筛选17代,抗性上升8.91倍,与敏感品系(JPS93)相比抗性为16.1倍,抗性现实遗传力(h2)为0.1174,表明抗性发展较慢。筛选前12代期间(F1~F12),抗性仅上升了0.68倍,h2为0.0352;筛选后5代期间(F12~F17),抗性上升了4.88倍,h2为0.3676,表明后期筛选比前期抗性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抗性预报的结果表明,褐飞虱对吡虫啉抗性上升10倍所需的代数随着选择压力和抗性现实遗传力(h2)的上升而递减,当选择压力为90%与现实遗传力(h2)分别为0.0532和0.3676,抗性上升10倍分别需35和5代。 抗性品系ABF36(在饲养36代期间筛选27代后,LC50为310.2a.i.mg/L,抗性达1364.7倍)再用噻嗪酮连续筛选20代(AQR1~AQR20)后,LC50为378.8mg a.i./L,抗性达1666.5倍。其中AQR7进行了单对筛选,单对纯化前筛选的6代(AQR1~AQR6)和单对纯化后筛选的13代(AQR8~AQR20),其h2分别为0.0127和0.0157;抗性预报的结果表明,当选择压力为90%时,抗性上升10倍纯化前所需73代,而纯化后反需79代,表明噻嗪酮抗品系形成后,抗性很难进一步发展。 交互抗性研究结果表明,室内筛选的吡虫啉抗性种群(NNR15)对吡虫啉和噻嗪酮的LC50值分别是对照未筛选种群(NNF35)的6.1和0.9倍,初步表明褐 褐飞虱对吧虫琳和喷嚏酮抗性风险、早期抗性检测及治理研究飞虱对此虫琳产生抗性后对噶嘻酮无明显交互抗性。因此惨嘻酮和此虫琳可在田间交替使用。 褐飞虱抗、感品系相对适合度研究结果表明:与敏感品系(JPS,;)相比,抗性种群的1-2龄若虫存活率、孵化率下降,产卵期、成虫寿命缩短,有效产卵量和卵块数减少;嘻嘻酮抗性品系(AQR;;)和此虫琳抗性种群(NNR;)的相对适合度仅为敏感品系的 0.5 8和 0.2 9,即两抗性种群存在明显的生存劣势。 波氰菊酯对不同翅型褐飞虱繁殖力影响研究的结果表明:用澳氰菊酯亚致死剂量(LC;-10 a.i.mg/L)处理水稻植株后,存活的褐飞虱长翅和短翅型咸虫的产卵量分别为 3 8 2.6IIS 7.8和 4 01.5 ti 8 8.3粒/雌,与对照(19 0.6110 5.9和237.7土110.9粒/雌)相比统计分析差异显著,即对产卵量具有显著的刺激作用。如果用澳氰菊酯防治水稻螟虫会促使褐飞虱在本地和迁入地猖极发生。 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此虫琳在稻茎(长 15cm)中的内吸传导对褐飞虱三龄若虫的杀虫作用,并与稻茎全株浸渍(触杀和内吸作用)相比较。测定结果初步表明:浸水良(向上传导)和浸顶(向下传导)比全株浸渍的杀虫作用分别低3.4-4.8和4.0-5.4倍,但浸根和浸顶的95%置信限重叠较大,说明此虫淋在稻茎中的内吸向上和向下传导对褐飞虱三龄若虫的杀虫作用没有显著差异。 室内筛选此虫淋和杀虫单混配对褐飞虱的最佳配比的结果表明:叶匕虫琳十杀虫单配比为1:34-1:叩时,其共毒系数最大为169.1-196.3,对褐飞虱具明显增效作用,其余配比均为相力。作用。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0
Ⅰ 引言  10-25
  1.1 褐飞虱在我国的发生与危害  10-11
  1.2 褐飞虱抗药性概况  11-15
    1.2.1 褐飞虱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抗性概况  11-12
    1.2.2 褐飞虱对拟除虫菊酯农药的抗性概况  12-13
    1.2.3 褐飞虱对噻嗪酮吡虫啉的抗性概况  13-15
  1.3 早期抗性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15-20
    1.3.1 传统的抗性监测方法  15
    1.3.2 区分剂量法  15-17
    1.3.3 田间筛查法  17-18
    1.3.4 单雌系F_2代遗传浓缩检测法  18-19
    1.3.5 单雌系F_1代遗传检测法  19-20
    1.3.6 其他检测方法  20
  1.4 褐飞虱抗药性机理研究  20-22
  1.5 褐飞虱抗药性的治理策略与建议  22-23
  1.6 本文的立题背景和意义  23-25
Ⅱ 材料与方法  25-31
  2.1 供试材料  25-26
    2.1.1 供试褐飞虱  25
    2.1.2 供试水稻  25-26
    2.1.3 供试药剂  26
  2.2 供试方法  26-31
    2.2.1 褐飞虱对噻嗪酮及吡虫啉抗性测定方法  26
    2.2.2 抗性筛选、风险评估及预报  26-27
    2.2.3 早期抗性等位基因频率的检测方法  27-28
      2.2.3.1 单雌系F_2代遗传浓缩检测法  27-28
      2.2.3.2 单雌系F_1代检测法  28
    2.2.4 交互抗性的研究  28
    2.2.5 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构建  28-29
    2.2.6 溴氰菊酯对不同翅型稻褐飞虱繁殖力的影响  29
    2.2.7 吡虫啉内吸传导的研究  29-30
    2.2.8 室内筛选吡虫啉和杀虫单对褐飞虱的最佳配比  30-31
Ⅲ 结果与分析  31-56
  3.1 褐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筛选、风险评估及预报  31-36
    3.1.1 褐飞虱对吡虫啉抗性的选育  31
    3.1.2 褐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现实遗传力(h~2)的估算  31-34
    3.1.3 褐飞虱对吡虫啉抗性发展的预报  34-36
  3.2 噻嗪酮抗性品系的筛选纯化、风险评估及预报  36-41
    3.2.1 噻嗪酮抗性品系的筛选与纯化  36
    3.2.2 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现实遗传力(h~2)的估算  36-40
    3.2.3 褐飞虱对噻嗪酮抗性发展的预报  40-41
  3.3 单雌系F_1代法可行性研究  41-46
    3.3.1 抗性品系AQR_6的纯化  41-42
    3.3.2 区分剂量的验证  42-44
    3.3.3 F_2代法检测大田种群对噻嗪酮的早期抗性  44-45
    3.3.4 F_1代法检测大田种群对噻嗪酮的早期抗性  45-46
  3.4 吡虫啉抗性种群对噻嗪酮的交互抗性研究  46
  3.5 噻嗪酮抗性品系和吡虫啉抗性种群的相对适合度  46-49
    3.5.1 噻嗪酮抗性品系、吡虫啉抗性种群的抗性水平  46-47
    3.5.2 噻嗪酮抗性品系和吡虫啉抗性种群的相对适合度比较  47-49
  3.6 溴氰菊酯对不同翅型褐飞虱繁殖力的影响  49-53
    3.6.1 溴氰菊酯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  49
    3.6.2 亚致死剂量对不同翅型褐飞虱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49-53
  3.7 吡虫啉内吸传导的初步研究  53-54
  3.8 室内筛选吡虫啉和杀虫单对褐飞虱的最佳配比  54-56
    3.8.1 吡虫啉和噻嗪酮对噻嗪酮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的毒力  54-55
    3.8.2 吡虫啉和杀虫单复配对褐飞虱联合作用研究  55-56
Ⅳ 讨论  56-62
全文总结  62-63
参考文献  63-73
致谢  73

相似论文

  1. 抗吡虫啉—甲基对硫磷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究,S482.2
  2. 二化螟抗药性监测及对呋喃虫酰肼的抗性风险评估,S435.112.1
  3. 二化螟温州种群Cry1Ab抗性基因频率的F2检测及氨肽酶N基因CsAPN3的克隆,S435.112.1
  4. 褐飞虱海藻糖酶特征分析及外源化合物的抑制作用,S433.3
  5. 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风险评估,S433
  6. 褐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为害后水稻的光谱特征,S435.112
  7. 褐飞虱抗药性监测、对噻嗪酮的抗性风险评估及生化机理研究,S435.112.3
  8. 二化螟温州种群Cry1Ab抗性基因频率的F2检测及氨肽酶N基因CsAPN2的克隆,S435.112.1
  9. 分子标记辅助改良03S的稻瘟病和褐飞虱抗性,S511
  10. 利用共生菌Lxc作为外源基因GNA的表达载体改良水稻抗虫性,S511
  11. 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的分子模拟,R741
  12. 吡虫啉二次粉提纯及工程数据的测定,TQ453.299
  13.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水稻抗褐飞虱三系恢复系,S511
  14. 高CO_2环境下转Bt水稻的氮素代谢生理及其抗虫性研究,S511
  15. 不同共代谢基质调节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R551-3的吡虫啉代谢途径的研究,S482.3
  16. 褐飞虱对寄主营养恶化及高种群密度的分子应答,S435.112.3
  17. 褐飞虱对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抗性风险评估及交互抗性研究,S435.112.3
  18. 不同致害性褐飞虱种群的EPG与双向电泳分析,S435.112.3
  19. 棉铃虫对甲氧虫酰肼的抗药性遗传力及机理研究,S435.622
  20. 转cry1Ab基因粳稻对两种稻飞虱的杀虫剂敏感性和代谢酶的影响,S435.112.3
  21. 温度对褐飞虱短翅型雌虫繁殖行为的影响,S435.112.3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禾谷类作物病虫害 > 稻病虫害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