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玉米种子活力的生理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

作 者: 陈绍宁
导 师: 王伟;叶永忠
学 校: 河南农业大学
专 业: 植物资源学
关键词: 玉米 人工老化处理 种子活力 萌发 盾片 蛋白质组 胚胎发生晚期丰富蛋白 生物学信息分析
分类号: S5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6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玉米杂交种郑单958种子为实验材料,利用人工加速老化处理、TTC染色法和种子萌发实验,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多项生理指标,尤其是种子蛋白质组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以鉴定郑单958种子活力的标记蛋白质分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老化处理后,种子多项生理指标发生了明显变化种子活力随着老化处理进程而降低。和对照相比,老化1天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降低了7%和3%;老化2天和3天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急剧降低,到老化第三天,发芽势降低了74%,发芽率降低了64%;老化6天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全部为0。说明种子发芽势对老化处理的敏感性要高于发芽率。TTC染色结果显示,种子活力随着老化程度的加剧而降低,自然老化和人工老化的种子均可分为染色深、浅和不染色的三类,但TTC法测定的种子活力要高于发芽实验的测定结果。在人工加速老化过程中,随着种子劣变加剧,种子内MDA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MDA含量随老化时间逐渐升高,可溶性糖含量在老化第2天最高;抗氧化系统的SOD、CAT和POD三种酶活性均随着老化天数的增加而降低。而POD酶活性在老化2天后变化不明显;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也因老化处理而缓慢下降。2老化处理后,种子蛋白质组发生了明显变化,尤其是种胚的蛋白质组SDS-PAGE分析表明,老化过程在促进玉米种子蛋白质降解的同时,也诱导一些蛋白质的丰度上调和新蛋白质的合成;胚乳与种胚蛋白质均出现了差异,尤其是在种胚中。对不同活力种胚的蛋白质电泳分析发现,一种14 kDa蛋白质丰度的变化最大:在低活力种子中的含量明显减少。鉴于老化6天与0天(对照)的种胚蛋白质差异显著,取对照和老化6天的种胚蛋白质进行了2-D电泳分析。双向电泳凝胶上可分辨出约750个考染的蛋白质点,选取丰度变化在3倍以上的4个点(包括上述14 kDa蛋白质)进行质谱鉴定。同源性序列比对表明,这四种蛋白质分别是胚胎晚期丰富蛋白质(LEA) EMB564 (Swissprot登录号P46517)、表达蛋白(NCBI登录号NP001142211)、脂蛋白(Swissprot登录号ACG48482)和葡糖/果糖脱氢酶(NCBI登录号NP001140439)。上述14 kDa的蛋白质为EMB564。3盾片中的EMB564可作为郑单958种子活力的标记分子为进一步确定EMB564在种胚中的组织定位,分别从未萌发的老化/对照种子的胚芽、胚根和盾片中提取蛋白质进行电泳分析。在未萌发的种子中,EMB564在胚芽、胚根和盾片中均存在,其含量在老化、正常盾片中差异最明显。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盾片中EMB564含量随着种子发育进程而减少,可能是由于种子萌发过程中被重新利用。另外,发芽势低的种子盾片中EMB564的丰度高于发芽高的,在活力较弱的种子盾片中几乎不可见。2-D电泳分析和MALDI-TOF质谱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果。通过信息生物学软件分析了EMB564的亲/疏水性以及二级、三级结构。通过与已知的LEA蛋白质序列同源性比对表明,EMB564是LEA第1家族中的成员。其二级结构比较简单,包含了7个片段的不规则弯曲,占整个氨基酸序列的61.5%,3个片段属于α-螺旋结构,占26%,无β-折叠结构。EMB564的三级结构与DNA结合蛋白相似,带有两个空间成垂直排列的α-螺旋,其余为无规则卷曲。目前关于LEA蛋白的功能还不清楚。EMB564的空间结构暗示,它可能有结合DNA、在脱水干燥胁迫下起保护DNA的作用。本论文应用生理学和蛋白质组学结合的方法,发现EMB564与种子活力密切相关,可作为快速检测玉米杂交种郑单958种子活力的分子标记。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7-9
1 文献综述  9-16
  1.1 种子生活力与种子活力  9
  1.2 种子活力的测定  9-10
  1.3 自然老化和CDT的比较  10
  1.4 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  10-11
  1.5 与活力有关的生物分子  11-15
    1.5.1 膜脂  11-12
    1.5.2 糖类  12
    1.5.3 维生素E  12-13
    1.5.4 活性氧  13
    1.5.5 蛋白质  13-15
  1.6 种子活力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15-16
2 引言  16-17
3 材料与方法  17-22
  3.1 实验材料  17
  3.2 种子活力的评价  17
    3.2.1 CDT法  17
    3.2.2 TTC染色法  17
    3.2.3 萌发实验  17
  3.3 生理指标的测定  17-19
    3.3.1 MDA含量  17-18
    3.3.2 酶活力  18
    3.3.3 可溶性糖含量  18
    3.3.4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18-19
  3.4 蛋白质提取  19
  3.5 SDS-PAGE和2-DE  19-20
  3.6 数据处理和图像分析  20
  3.7 MALDI-TOF质谱鉴定  20
  3.8 数据库查询和蛋白质信息分析  20-22
4 结果与分析  22-37
  4.1 种子活力的评价  22-23
  4.2 CDT对玉米种子内MDA影响  23-24
  4.3 CDT对玉米种子抗氧化防护系统的影响  24
  4.4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  24-25
  4.5 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25
  4.6 不同活力的种子蛋白质变化  25-28
  4.7 玉米种胚中各器官蛋白质的比较  28-29
  4.8 盾片蛋白质组分析  29-32
  4.9 EMB564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2-37
    4.9.1 EMB564的亲疏水性  32-33
    4.9.2 EMB564的同源序列比对  33
    4.9.3 LEA-1家族蛋白的进化树分析  33-34
    4.9.4 EMB564的二维结构预测  34-35
    4.9.5 EMB564的三维结构预测  35-37
5 结论与讨论  37-39
  5.1 种子活力评定  37
  5.2 EMB564与种子活力的关系  37-39
参考文献  39-46
英文摘要  46-48
致谢  48-49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含接受发表)的论文  49

相似论文

  1. 玉米秸秆层燃特性的试验研究,TK16
  2. 玉米凝集素性质及其在PGPR筛选中的应用,S513
  3. 调和玉米油对肉仔鸡抗氧化应激、脂质代谢酶及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S831.5
  4. 密度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S513
  5. ABA和H2O2对干旱高温复合胁迫诱导的玉米sHSPs和抗氧化防护酶的作用,S513
  6. 棉花纤维初始发育的磷酸蛋白质组学研究,S562
  7. 玉米秸秆发酵基质混合配比对盆栽牡丹理化性状的影响,S685.11
  8. 烟草花粉管内吞作用机制的细胞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Q942
  9. 两种赤眼蜂寄生行为的比较及种间竞争的研究,S476.3
  10. 中国玉米南方锈菌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和超微结构研究,S435.131.4
  11. 不同基因型玉米根叶衰老差异及调控研究,S513
  12. 玉米挥发性物质提取方法优化设计与应用,S513
  13. 高产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氮素的调控与管理,S512.1
  14. 弱光胁迫及光恢复对玉米幼苗生长发育及差异蛋白组分析,S513
  15. 施氮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土壤硝态氮变化及产量的影响,S512.11
  16. 玉米抗倒伏有关性状遗传的初步研究,S513
  17. 玉米生态核雄性不育系春杂的鉴定与初步研究,S513
  18. 溶藻弧菌耐四种抗生素的蛋白质组学研究,S941
  19. 产γ-聚谷氨酸菌株的筛选及其生物有机肥的生物效应研究,TQ922.1
  20. 土壤酶活测定及土壤微生物总蛋白的提取、纯化与鉴定,S154
  21. 解磷菌K3的溶磷特性及其在不同土壤中定殖研究,S144.9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玉蜀黍)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