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枸杞花药培养体系优化

作 者: 钱春艳
导 师: 段安安;曹有龙
学 校: 西南林业大学
专 业: 林木遗传育种
关键词: 构祀 花药培养 再生植株 技术体系
分类号: S567.1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枸杞(Lycium Barbarum. L)为茄科(Solanaceae)枸杞属(Lycium)植物,为宁夏“五宝”之首,具有滋肝、补肾、明目、壮阳作用,是著名中药材、高级滋补品和保健品。枸杞是多年生落叶灌木,也是宁夏地区主要经济树种之一。近年来随着枸杞药用保健价值的进一步开发,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常规育种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对枸杞品种改良的需求,而培育枸杞新品种的新方法很少。目前,通过单倍体育种方法中的花药培养技术得到的单倍体植株,经加倍后产生的纯合二倍体,在育种上能极早稳定分离后代,缩短育种年限、简化选育程序。在枸杞花药培养上,前人虽有研究,但仅停留在理论探讨上,没有把枸杞花药培养技术真正用于生产实践中。本研究对影响枸杞花药培养的几个因素(基本培养基、激素、活性碳、温度、甘露醇预处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旨在得到再生植株并移栽,优化枸杞花药培养的条件,建立一套适合枸杞花药培养的技术体系,从而提高枸杞育种效率,加快枸杞育种的选育进程,为枸杞遗传改良和遗传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推动我国枸杞产业的快速发展。试验以宁杞1号、大麻叶、0207、蒙杞1号为材料,采用L32(2×45)正交设计,对影响枸杞花药褐化、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胚状体发生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如下:1、不同基因型材料花药培养有显著的差异,在所接种的4个基因型中,褐化程度、愈伤诱导率和胚状体诱导率相差较大,宁杞1号是较易诱导的基因型。2、两种基本培养基的研究中发现:MS比B5更适合宁杞1号和大麻叶花药培养;0207和蒙杞1号在B5上的诱导率更高。3、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枸杞花药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采用不同浓度的2,4-D,KT配比,结果表明,1.0mg/L2,4-D和1.0mg/LKT的配比适合愈伤组织的形成。4、三种温度处理方式中,4℃花蕾低温预处理后经32℃高温培养1天然后转入25℃暗培养最适合宁杞1号的花药培养。5、培养基中加入0.8g/L的活性炭能有效地减轻花药的褐化程度,并能提高胚状体的发生率;但活性炭的加入却降低了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而且活性炭浓度越高诱导率越低。6、接种前对花药进行甘露醇预处理能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率,甘露醇浓度以0.3mol/L为最佳。7、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枸杞花药培养对基因型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很大的依赖性;活性炭对花药褐化率有显著影响,其中影响主次顺序为:活性炭>甘露醇>基本培养基>热激处理>植物生长调节剂;基本培养基和甘露醇对愈伤诱导率的影响都达到了显著水平,主次顺序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基本培养基>甘露醇>活性炭>热激处理;活性炭对胚状体发生率差异极显著,基本培养基、热激处理,对胚状体发生率的影响都达到了显著水平,影响大小依次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活性炭>基本培养基>热激处理>甘露醇。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1 文献综述  10-24
  1.1 枸杞研究现状  10-13
    1.1.1 枸杞的分布  10
    1.1.2 枸杞的生物学特性  10-11
    1.1.3 枸杞的药用价值  11
    1.1.4 枸杞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11-13
  1.2 花药培养研究进展  13-22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5
    1.2.2 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  15-20
    1.2.3 花药培养再生植株的移栽  20-21
    1.2.4 花药培养的意义  21-22
  1.3 课题来源  22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2-24
2 材料与方法  24-28
  2.1 材料  24
  2.2 试验方法  24-25
    2.2.1 取材  24
    2.2.2 花蕾消毒  24
    2.2.3 花药培养  24-25
    2.2.4 愈伤组织的继代、分化  25
    2.2.5 再生植株的生根与移栽  25
  2.3 试验设计  25-28
    2.3.1 单因子试验  25-27
    2.3.2 多因子试验  27-28
3 结果与分析  28-48
  3.1 枸杞花药培养  28
  3.2 花药愈伤组织的继代、分化  28
  3.3 再生植株的生根与移栽  28-30
  3.4 单因子试验  30-39
    3.4.1 两种基本培养基对四种枸杞材料花药培养诱导率的影响  30-32
    3.4.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枸杞花药培养诱导率的影响  32-33
    3.4.3 温度对枸杞花药培养诱导率的影响  33-36
    3.4.4 活性炭对枸杞花药培养诱导率的影响  36-38
    3.4.5 甘露醇预处理对枸杞花药培养诱导率的影响  38-39
  3.5 多因子试验  39-48
    3.5.1 多因素变化对枸杞花药培养的正交试验结果  39-41
    3.5.2 多因素变化对不同基因型枸杞花药培养褐化率的影响  41-42
    3.5.3 多因素变化对枸杞花药培养愈伤组织的影响  42-44
    3.5.4 多因素变化对枸杞花药培养胚状体发生率的影响  44-46
    3.5.5 枸杞花药培养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优化  46-48
4 结论与讨论  48-54
  4.1 影响枸杞花药培养的因素  48-52
    4.1.1 基因型对枸杞花药培养的影响  48-49
    4.1.2 基本培养基对枸杞花药培养的影响  49
    4.1.3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枸杞花药培养的影响  49-50
    4.1.4 温度对枸杞花药培养的影响  50-51
    4.1.5 活性炭对枸杞花药培养的影响  51
    4.1.6 甘露醇预处理对枸杞花药培养的影响  51-52
  4.2 枸杞花药培养  52-54
5 存在问题与展望  54-56
参考文献  56-64
已发表论文  64-66
致谢  66-68
图版  68-72
附录  72-73

相似论文

  1. 萝卜游离小孢子培养与同源四倍体创制研究,S631.1
  2. 早春短命植物绵果荠植株再生体系建立,S567.239
  3. 杜仲优良无性系快速微繁殖技术研究,S567.19
  4. 辣椒花药培养及再生植株技术研究,S641.3
  5. 白色马蹄莲花药培养及再生植株特征,S682.19
  6. 向日葵(Helianthus anuus L.)离体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S565.5
  7. 预应力锚固技术在公路边坡中的应用研究,U416.14
  8. 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快速定向培育转基因小麦新品系研究,S512.1
  9. 钱学森科学学思想研究,G301
  10. 柱花草组织培养和细胞悬浮培养的研究,S541.9
  11. 息烽县高山地区反季节大白菜生产技术体系,S634.1
  12. 珍珠球运动研究,G849.9
  13. 我国北方小型无籽西瓜新品种引进及其高效栽培管理技术体系研究与探索,S651
  14. 黄土高原主要类型区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研究,S157.4
  15. B6杨花药培养研究,S792.11
  16. 房县烟田主要害虫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研究,S435.72
  17. 平遥信拳技术体系及其文化特征研究,G852.19
  18. 乒乓球技术体系的分类及效用研究,G846
  19. 我国杂交稻种子质量管理研究,F326.11
  20. 基于HG-AFS砷环境形态分析标准技术体系研究,X830.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药用作物 > 木本 > 其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