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区域地壳速度结构的天然地震成像研究

作 者: 孙安辉
导 师: 陈棋福;赵大鹏
学 校: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专 业: 固体地球物理学
关键词: 地震重新定位 地震层析成像 地壳速度结构
分类号: P31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2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地震波之所以可以反映地球内部的结构,是因为地震波经由地下介质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路径、振动方向、波的性质、波形和能量都由于地下介质的作用而发生变化,分析比较这些变化,便可以从中提取到地球内部结构的信息。综合研究地震波速度以及其他地球物理信息,人们可了解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以及不同深度处的密度、温度、力学参数和物质的组成。随着记录地震波的仪器和方法,以及分析地震波的理论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地球内部地震波速度的测定也越来越精确。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如何利用记录到的地震波的资料来获得地球内部的区域地壳速度结构。众所周知,数据是一切结构反演研究的起点,只有准确可靠的数据才能保障反演得到优良的结果。在三维层析成像反演中,离不开地震到时、震源位置、初始一维速度模型等数据。研究表明,良好的一维初始速度结构和精确的地震发生时间和空间位置会改善三维层析成像研究的结果。因此本论文的研究从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的地壳一维速度结构研究入手,然后对地震频发的日本西南地区下的地壳及上地幔顶部进行了较高精度的三维成像研究,并探讨了速度结构异常与构造及大地震之间的联系。乌鲁木齐市是我国西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位于新疆中部,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该地区位于全球重要的地震活动带上,乌鲁木齐市所处的北天山地区连续多年被划入全国地震重点危险区和值得注意的地区。自新疆乌鲁木齐区域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建立以来,大大改善了该区域的监测能力和定位精度,为该地区提供了完整的地震目录和原始地震波形资料。已有研究者获得了该区域若干条二维剖面的速度结构,但一直缺乏公认的适用于该地区的地壳一维速度模型。由于地震精定位数据和一维地壳速度模型会直接影响层析成像结果的置信度。本文根据布设在乌鲁木齐活断层探测区内的流动宽频带地震台阵和区域地震台网的走时数据,应用HYPOSAT、HYPOINVERSE和HYPODD三种震源精确定位方法于不同的一维速度模型,对新疆乌鲁木齐地区(E85°30′-88°30′,N43°00′-44°40′)2004年8月—2005年8月发生的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通过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测定的深反射剖面结果作比较,探讨改进了乌鲁木齐探测区范围内的地壳一维P波速度结构,为后续定位和成像等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结果表明,该区域改进后的一维速度模型结合HYPODD精定位方法获得了与剖面结果较为一致的结果。同时小震活动的精定位结果较清晰地反映了乌鲁木齐市周边的构造活动的强弱特征,展示了该区域在统一的构造变形作用下在15-18km深处可能存在着滑脱构造,地震活动明显受天山山前断裂和准葛尔盆地南缘断裂的逆冲推复构造所控制。震源深度优势分布集中在22km以上,与当地存在深度为10km以上低速沉积层的地质构造情况相一致,说明中下地壳的塑韧性,缺乏地震活动性,除了一些与已知断层相关的地震事件外,还发现一些有待证实的活断层。地震层析成像技术是获得地球内部三维结构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自从Aki和Lee(1976)首先提出以来,其方法和应用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相对于基于波动方程的波形层析成像方法而言,基于射线理论的走时层析成像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仅利用走时信息,因此目标函数中局部极值个数较少,所用的数据量大大减少,非线性程度相对较弱,计算量也相应降低,使得计算和求解相对稳定。且走时数据的信噪比较高,无论是柱面波还是球面波走时的规律都相同。走时层析成像研究发展较早,技术方法已比较成熟,是目前世界上地震学者们广泛采用的地震层析成像方法。西南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菲律宾板块及太平洋板块的交汇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大地震灾害频繁。为了监测日本列岛及其周边的地震活动并研究地下结构,日本开始构建气象厅台网、大学联合台网、Hi-net台网等三大主要台网,目前已有2200多个地震台比较均匀地覆盖了日本全国,为地震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高质量的地震数据资料。同时,西南日本已有公认的一维地壳速度结构。这些都是高精度的三维层析成像的充分条件。因此,本文选用Hi-net台网记录的2002-2004年间发生的具有较精确定位结果的836个地震事件,共23,895条P波和21,969条S波的到时资料,进行三维地震层析成像研究。通过反演得到了日本西南地区水平分辨率约33km,垂直分辨率4-15km的三维地壳P波和S波速度结构,并进一步获得泊松比分布。研究表明,在大山火山下存在显著的低速异常,表明该火山可能是一个潜在的活火山。速度异常图像清楚地显示了菲律宾板块俯冲至西南日本地区下,其上方存在的低速高泊松异常表明可能有流体的存在,分析得出可能来自板块俯冲过程中的脱水作用。为充分利用数字地震波形记录信息,有效提高地壳结构成像的精度,以更好的理解速度异常与地质构造和大地震的关系,同时弥补常规近震直达波成像在下地壳的分辨率常常欠佳的局限性。本论文选取该地区有板块俯冲、火山、大断层、大地震等复杂地质构造及现象的南北向约60km宽的条带区域,根据莫霍面反射波PmP的射线路径的特性,参考理论地震图的精确计算拾取了29个台站记录的60个事件的P波初至和后续的反射波(PmP)的到时,并采用这些数据,获得了该地区更加精细的地壳三维速度结构。速度图像呈现的不均匀性的分辨率在水平方向约为25km,深度上为4-10km。结果显示:大山火山下存在明显的低速异常,伴随着大量的地震发生,表面该火山可能是潜在的活火山。菲律宾俯冲板块的上方有显著的低速异常,可能与板块俯冲过程中产生的脱水现象有关。在中央构造线(MTL)下有一条大约15km宽度的低速异常,并与菲律宾俯冲板块上的低速带相连。南部德岛大地震发生在高速体和低速体的过渡地带,可能与板块脱水产生的流体上流有关,西部鸟取地区的大地震发生大山火山下的周围区域,可能与岩浆的上涌有联系。结果表明,PmP波数据大大改善了下地壳成像结果的分辨率,进一步提高了对该地区的认识。地震层析成像技术为我们打开了探索地球内部构造的窗口。本论文的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的地壳一维速度结构确定,以及对地震频发的日本西南地区下的地壳及上地幔顶部进行的较高精度的三维成像反演,展示了系统地认识和研究地球内部构造的有效途径,对速度结构异常与构造及大地震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为将来研究其他多震灾地区的三维速度结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全文目录


摘要  3-6
Abstract  6-12
第一章 引言  12-16
第二章 地球结构研究综述  16-34
  2.1 地球一维参考模型  16-18
    2.1.1 地震参考模型的构建和用途  17-18
  2.2 三维地震层析成像  18-34
    2.2.1 地震层析成像的分类  18-20
    2.2.2 地震层析成像的原理简述  20-22
    2.2.3 地震层析成像的基本问题  22-28
    2.2.4 地震层析成像的发展趋势  28-30
    2.2.5 本文的成像方法介绍  30-34
第三章 乌鲁木齐地区一维地壳速度结构的确定  34-54
  3.1 引言  34-36
  3.2 地震定位研究和区域构造  36-39
    3.2.1 HYPOSAT绝对定位方法  38
    3.2.2 HYPOINVERSE定位法  38
    3.2.3 HYPODD定位法  38-39
  3.3 乌鲁木齐地区地壳一维速度结构的确定  39-48
    3.3.1 数据  39-41
    3.3.2 可供参考的速度模型  41-42
    3.3.3 乌鲁木齐深地震反射剖面的定位结果比较分析  42-48
  3.4 地震精定位结果与区域构造活动  48-52
  3.5 讨论和结论  52-54
第四章 采用P波S波研究西南日本地区地壳非均匀性  54-69
  4.1 区域地质构造及研究背景  54-56
  4.2 数据及方法  56-58
  4.3 反演计算  58-63
  4.4 结果和讨论  63-66
    4.4.1 菲律宾板块的俯冲及其脱水  63-65
    4.4.2 火山区下的速度结构  65
    4.4.3 地震活动分析  65-66
  4.5 结论  66-69
第五章 采用近震的P和PmP波在西南日本的反射层析成像  69-79
  5.1 区域地质构造及研究背景  69-71
  5.2 数据和方法  71-74
  5.3 结果和讨论  74-78
  5.4 结论  78-79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79-83
  6.1 总结  79-80
  6.2 展望  80-83
参考文献  83-93
作者简介  93-95
致谢  95-96

相似论文

  1. 华北地区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研究,P315
  2. 青藏高原东缘深部速度结构远震层析成像,P315
  3. 基于射线理论的井间地震初至波旅行时层析成像研究,P631.4
  4. 初至波地震层析成像研究,P631.4
  5. 华北地区地震层析成像研究,P315
  6. 地震层析成像在宁夏及邻区的应用,P315
  7. 柴西狮子沟地区地震层析成像研究,P631.4
  8. 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方法研究,TP391.41
  9. 南北带地壳上地幔结构的层析成像研究,P315.2
  10. 地震CT技术中图像重建方法的对比研究,P631.42
  11. 流动宽频带地震台阵:地震定位与地震层析成像,P315
  12. 地震层析成像地理信息系统,P631.4
  13. 基于复杂介质最短路径射线追踪层析成像正演研究,P631.4
  14. 区域体波层析成像方法研究及在巴楚地区的应用,P631.4
  15. 地震层析成像技术方法研究,P315.3
  16. 西安地裂缝形成的区域稳定动力学背景研究,P542
  17. 利用天然地震研究地球内部结构与动力学,P315
  18. 非均匀各向异性介质的地震P波走时层析成像研究,P315.31
  19. 深地震测深剖面的层析成像研究及其应用,P315
  20. 首都圈地区Pn和PmP波层析成像研究,P315.6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球物理学 > 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 > 地震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