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以德治国的哲学意蕴

作 者: 晁乐红
导 师: 赵天成
学 校: 黑龙江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以德治国 社会主义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为人民服务 市场经济 依法治国 政德建设
分类号: D61-0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2年
下 载: 39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以德治国”是江泽民总书记在新世纪开始之际所提出的与“依法治国”并举的又一治国方略。这一思想的提出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贡献,对邓小平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而且对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成一个文明、民主的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实施“以德治国”的主要目的。文章认为,只要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就必须以德治国。因为“社会主义”从它一诞生开始就是与崇高的道德理想相伴而生的,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的社会主义正是以其它社会都不可能实现此伟大理想而独具特色的。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落脚点在当代中国就是为人民服务。另外,“以德治国”对市场经济下调整利益关系,减弱其负面影响,使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作用重大。 第二部分从“德治”与“法治”在中国历史上的起源入手,得出了德法兼治是中国哲学史几千年发展所得出的必然结论,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德治对于法治的重要性,即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和来源,道德可弥补法律的不足。最终阐明今日“德治”是对中国传统“德治”的批判继承。 第三部分介绍了东方较成功的或西方较发达的国家在德治方面所积累的经验。毛泽东同志早就教导我们“向外国人学习是为了今天的中国人”。学习、借鉴外国的经验和做法,目的都是为了发展、完善我们自己,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 第四部分提出了在当前中国,“以德治国”应从“以德治官”抓 黑龙江大学硕土学位论文 一 起和落实。这是因为治好官德是治好民德的前提,也是因为中国的官。德己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更是因为“治官难”是中国德治几千年来 所面临的共同难题亦是只有在共产党领导的今天才能彻底解诀的。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2-4
英文摘要  4-23
前言  23-24
第1章 “以德治国”的时代意义  24-35
  1.1 “以德治国”是社会主义特色的根本保证  24-30
    1.1.1 “社会主义”的由来与道德理想  24-26
    1.1.2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26-28
    1.1.3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  28-30
  1.2 “以德治国”是市场经济的要求  30-35
    1.2.1 “以德治国”,有利于全社会正确认识道德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30-32
    1.2.2 “以德治国”,有利于在新形势下调整社会的利益关系  32-33
    1.2.3 “以德治国”有利于人们形成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33-35
第2章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  35-49
  2.1 德治对于法治的重要作用  35-40
    2.1.1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  35-38
    2.1.2 德治对法治局限性的弥补  38-40
  2.2 德法结合并用是总结中国几千年历史所得出的正确结论  40-45
    2.2.1 “德治”的思想  40-42
    2.2.2 法治的主张  42-44
    2.2.3 德法兼用,历史的必然  44-45
  2.3 今日“德治”与中国古代“德治”的区别  45-49
    2.3.1 靠什么以德治国  46-47
    2.3.2 谁来以德治国  47-49
第3章 学习借鉴外国德治的经验  49-56
  3.1 将公民德育放在学校教育和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  49-52
    3.1.1 许多国家都提出明确的国民德育目标,以培养适应新世纪发展的人才  49-51
    3.1.2 许多国家都设有专门的国家德育机构或者有专人负责,扎扎实实地推进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工作  51-52
  3.2 大力加强各级政府官员的政德建设,为全社会的道德文明树立可供参考和师法的标尺  52-53
  3.3 将实践训练和行为养成作为公民道德文明素质培养的根本性环节  53-55
  3.4 重公民道德文明素质的培养与法制、纪律约束的相互配合  55-56
第4章 “以德治国”关键是要加强“政德”建设  56-59
  4.1 加强廉政教育  56
  4.2 加强宗旨教育  56-57
  4.3 强化艰苦奋斗的敬业精神  57
  4.4 要使各级干部真正起带头作用  57-58
  4.5 加强行政伦理制度的建设  58-59
注释  59-60

相似论文

  1.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A811
  2.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问题的矛盾透视,D61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增量民主研究,D621
  4. 遭遇乌托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困境及其可能出路,X2
  5. 1917,俄国革命向何处去,D751.2
  6. 论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创造性贡献,A841
  7. 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与创新,D61
  8.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D267.6
  9. 知识分子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663.5
  10.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D61
  11. 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观演变中的思维方式变革,D61
  12.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研究,C913.68
  13.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思考,B03
  14. 生态社会主义幸福观评析,B82-05
  15. 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D262.11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民思想教育问题研究,D422.62
  17.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研究,A811
  18. 来华西方左翼思想家看社会主义在中国,D61
  19. 依法治国视野下的政治权力运行法治化研究,D920.0
  20. 和谐社会建设中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630
  21. 温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F327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