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学轮滑教学中异质分组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作 者: 齐金迪
导 师: 张强
学 校: 东北师范大学
专 业: 体育教育训练学
关键词: 轮滑教学 异质分组 素质教育
分类号: G633.9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新世纪的中国经济繁荣。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国民素质飞速提升。教育在人类的繁衍、进步、发展中越来越显示出了它的重要性。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培养,只有“复合型”人才能够更好的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中各式各样的挑战。众所周知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决定了教学工作的成败和教学效率的高低。在有限的教学条件和课时一定的前提下,只有最大幅度的去完全发挥教师和学生的潜能,才能最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去改变和完善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打破以往单纯的按照男女分组、自然情况随机分组、身体素质情况分组和技术水平高低情况分组等单一的分组教学模式。异质分组教学法是利用学生之间的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开展教学的一种较传统教学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兼顾了集体教学和因材施教两个层面的要求重点。为此本人提出了在中学轮滑教学中异质分组教学法的应用,旨在丰富和完善轮滑教学组织形式及轮滑教学理论基础,有利于促进中学轮滑教学质量的完善和不断提高。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在吉林省长春市省重点中学且已经开展轮滑特色教学多年的长春市的第11中学,选用高二年级轮滑选修教学班的男生。从中抽取了2个班,并随机抽取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对照班,每班人数30人。进行“异质分组”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通过对这两个班认真系统的进行异质分组教学法的实验证明:异质分组教学法在中学轮滑选修课的教学中是可行的并且有益的,同时也为其他专业教学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参考价值和理论借鉴。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1 前言  8-14
  1.1 问题的提出  8-9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9-1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9-10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0-11
  1.3 异质分组教学法概念的界定  11-12
  1.4 异质分组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12-13
    1.4.1 建构主义理论  12
    1.4.2 群体动力理论  12
    1.4.3 发展理论  12
    1.4.4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12-13
  1.5 研究意义  13-14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17
  2.1 研究对象  14
  2.2 研究方法  14-17
    2.2.1 文献资料法  14
    2.2.2 专家访谈法  14
    2.2.3 问卷调查法  14-15
    2.2.4 数理统计法  15-16
    2.2.5 教学实验法  16
    2.2.6 逻辑分析法  16-17
3 异质分组教学理论分析  17-20
  3.1 异质分组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17
  3.2 异质分组教学法的教学程序  17-18
    3.2.1 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  17-18
    3.2.2 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分组形式  18
    3.2.3 认真评价,不断提高  18
  3.3 异质分组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18-19
    3.3.1 真正把握好“异质”,科学分组  18-19
    3.3.2 正确引导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9
    3.3.3 尊重教学动态原则  19
  3.4 教学评价  19-20
4 异质分组教学在轮滑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20-26
  4.1 实验设计  20-21
    4.1.1 实验对象、时间与地点  20
    4.1.2 实验内容及控制因子  20
    4.1.3 实验方法  20-21
  4.2 实验前对两个班级进行基础水平测试  21-24
    4.2.1 实验前两班学生体质指标的差异性检测  22
    4.2.2 实验前两班学生基本技术的差异性检验  22-23
    4.2.3 实验前两班学生成绩水平的差异性检验  23
    4.2.4 实验前问卷调查结果的差异性检验  23-24
  4.3 实验过程  24-26
    4.3.1 实验班学生异质分组方法  24-25
    4.3.2 教学实验  25-26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26-33
  5.1 实验后两班体质指标测试结果与分析  26
  5.2 实验后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技术评定、达标成绩结果与分析  26
  5.3 实验后问卷调查结果的差异性检验  26-29
    5.3.1 实验后两班学生主动参加轮滑锻炼情况对比  27
    5.3.2 实验后对两班学生互助合作学习情况对比  27-28
    5.3.3 实验后对两班学生在轮滑课中的自信心与成就感情况对比  28-29
  5.4 异质分组教学法对轮滑课教育教学效果的影响  29-33
    5.4.1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  29-30
    5.4.2 有利于教育者的教学观念转变,有利于教学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30
    5.4.3 有利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30-31
    5.4.4 有利于体育教学成果的体现,有利于体育教学考核和评价完善  31
    5.4.5 有利于体育教学过程的动态开放,有利于体育事业的发展  31-32
    5.4.6 有利于“和谐创新教育”有利于和谐社会  32-33
6 结论  33-34
7 建议  34-35
参考文献  35-37
附录  37-46
后记  46

相似论文

  1.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课堂纪律管理策略探讨,G622.4
  2. 数学建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G633.6
  3. 素质教育视角下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研究,J60-4
  4.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J60-4
  5. 高校开设体育专业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研究,G807.4
  6. 大学生政治文化素质培养研究,G641
  7. 当前高师美术教育现状解读,J20-4
  8. 高中美术设计教育研究,J50-4
  9. 以美育心理学为依托的青少年影视素质教育研究,J90-4
  10. 小原国芳“全人教育”思想的时代价值研究,G40-09
  11. 河北省中职院校音乐素质教育调查研究,J60-4
  12. 纪录片与中学生影视素质教育,J952
  13.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研究,G635.5
  14. 适应素质教育的幼儿园游戏活动空间研究,TU984.12
  15. 天津市学校合唱活动的调查研究,J616-4
  16. 高校图书馆进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G258.6
  17. 湖南高职院校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研究,J60-4
  18. 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表演艺术课程建设,J912-4
  19. 重庆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的建设与实施,G641
  20. 上海中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研究,F59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 > 体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