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饶河流域典型徽州传统村镇外部空间形态特征与启示

作 者: 周志仪
导 师: 马志武
学 校: 南昌大学
专 业: 建筑设计及理论
关键词: 饶河流域 徽州传统村镇 外部空间 形式 特征 启示 场所精神 和谐 人居环境
分类号: TU982.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7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全球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最大背景,而城镇化发展是我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许多优秀的传统村镇都面临大规模的改造,也带来了优秀传统村镇被破坏的危机,现有的规划及设计方法甚至加速了这一改变的速度。本文通过简要回顾传统村镇外部空间形态的几个解析方法,提出在解析传统社会的外部空间时,外部空间在不仅仅视觉上具有形状、大小、高度、尺度、色彩、材质等物理特征,还具有秩序、权力、象征意义等的精神上的含义,这是理解传统村镇空间及其组织的社会背景。通过对影响饶河流域典型徽州传统村镇-游山村的地域环境、经济因素、社会文化环境等的分析,并从选址过程、村镇布局结构、功能建筑的分布、外部空间及外部空间的界面几个方面入手,总结出传统村镇外部空间的特征,并分析了特征形成的机制。文章最后提出在当今城镇化进程中,人的需求变化是使空间营造发生变化的原因,这也是当今传统村镇外部空间面临改造危机的根源。我们当今处在历史和未来之间,当下的营建活动对未来的影响很大。新型城镇化之路,对中国的村镇规划建设是严峻的挑战,更是难逢的机遇。村镇规划设计中应注意吸收传统村镇外部空间特征给我们的启示,在规划设计层面提出了“追求实体环境的有机统一”并力争“延续和发扬传统村镇的场所精神”,以期做到“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的和谐人居环境状态。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9
第一章 绪论  9-27
  1.1 课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9-19
    1.1.1 快速城镇化下的课题背景  9-10
    1.1.2 传统村镇整体风貌破坏的危机与表现  10-14
    1.1.3 传统村镇整体风貌破坏的主要原因  14-19
  1.2 研究的目的及相关研究回顾  19-23
    1.2.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9-21
    1.2.2 相关研究的回顾  21-23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23-27
    1.3.1 为何以传统村镇为研究对象  23-24
    1.3.2 为何以外部空间形态为研究重点  24
    1.3.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24-27
第二章 传统村镇外部空间形态的解析  27-39
  2.1 传统文化下的村镇外部空间解析  27
  2.2 传统文化角度下的生活场景  27-30
  2.3 传统村镇的多种外部空间模式  30-39
    2.3.1 外部空间形态解析的主要方法简析  32-35
    2.3.2 "日常生活美学"观念下的空间解析  35-36
    2.3.3 注重象征意义的空间解析  36-39
第三章 饶河流域徽州传统村镇外部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  39-75
  3.1 饶河流域徽的地域环境  39-53
    3.1.1 山多田少的居住状况  46-47
    3.1.2 夏热冬冷的山地气候类型  47-50
    3.1.3 枕山临水的居住形态  50-53
  3.2 饶河流域的经济因素简述  53-59
    3.2.1 粮食及主要经济作物  53-55
    3.2.2 发达的手工制造业  55-57
    3.2.3 发达的商业及消费方式  57-59
  3.3 饶河流域徽州传统村镇的社会文化环境  59-69
    3.3.1 百年世系,聚族而居的等级秩序  61-63
    3.3.2 "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教育观  63-66
    3.3.3 宗教和民间信仰的共同影响  66-69
  3.4 注重"天人感应"的宇宙观  69-75
    3.4.1 "山水画"的审美体验  69-70
    3.4.2 整体性和谐统一  70-71
    3.4.3 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  71-75
第四章 饶河流域徽州传统村镇外部空间形态的特征分析--以江西婺源县镇头镇游山村为例  75-116
  4.1 "藏风得水"的选址过程  76-82
    4.1.1 对山的敬畏  77-79
    4.1.2 水口和水口景观林  79-80
    4.1.3 村镇内的水体组织  80-82
  4.2 "聚族而居"的村镇布局结构  82-98
    4.2.1 宗族等级空间结构秩序  82-86
    4.2.2 以祠堂为核心的功能建筑的分布  86-98
  4.3 "虚实有度"的外部空间格局  98-109
    4.3.1 居住单元的粘连型布局  98-100
    4.3.2 "水"+"火"对村镇外部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  100-102
    4.3.3 狭窄高墙的街巷格局  102-109
  4.4 外部空间的界面分析  109-114
    4.4.1 方整的体型和内向的格局-界面的结构  110-111
    4.4.2 出挑深远的屋檐-界面的空间  111
    4.4.3 自然朴实的原生材料-界面的材料  111-112
    4.4.4 "雅俗共享"的装饰处理-界面的表皮  112-114
  小结  114-116
第五章 传统村镇外部空间研究对现代村镇营建实践的启示  116-136
  5.1 建立科学的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116-119
  5.2 更新的"保育"理念  119-120
  5.3 "硬质传统"与"软质传统"的保护与建设并重  120-121
  5.4 探索现代村镇外部空间的设计方法  121-129
    5.4.1 强调主客体互动的规划设计过程  121-122
    5.4.2 追求多层次交往的外部空间品质  122-123
    5.4.3 因地制宜追求山水乡镇景观特色  123-125
    5.4.4 求同存异把握整体风貌特色  125-126
    5.4.5 现代交通下的空间组织  126-129
  5.5 更新营建和管理新思路-几个案例的简单分析与思考  129-135
    5.5.1 探索规划建设新模式的思考  129-130
    5.5.2 新材料新技术下的传统建筑风貌的延续  130-133
    5.5.3 传统民俗活动的恢复及建构物的再利用  133-135
  结语:追求实体环境的有机统一,延续和发扬传统村镇的场所精神  135-136
致谢  136-137
参考文献  137-140
图表索引  140-144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44

相似论文

  1. 基于SVM的高速公路路面浅层病害的自动检测算法研究,U418.6
  2. 东北满族民居的文化涵化研究,TU241.5
  3. 多厅影院空间架构研究,TU242.2
  4. 旧工业建筑场所重塑研究,TU984.114
  5. 新世纪高层建筑形式表现研究,TU971
  6. 钢在建筑中的技术表现力研究,TU-0
  7.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8. 电网电压不平衡时复合型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的研究,TM461
  9. 民国时期北平城市粮食市场区位分布及其等级研究,K291
  10. 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C924.25
  11. 高频雷达信号电离层污染及时频分析方法研究,TN958.93
  12. 多重ANN/HMM混合模型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TN912.34
  13. 空间目标ISAR成像仿真及基于ISAR像的目标识别,TN957.52
  14. 用于检索的人脸特征提取与匹配算法研究,TP391.41
  15. 基于用户兴趣特征的图像检索研究与实现,TP391.41
  16. 基于三维重建的焊点质量分类方法研究,TP391.41
  17. 基于句法特征的代词消解方法研究,TP391.1
  18. 基于特征的软构件建模方法及其在VMI管理系统中的应用,TP311.52
  19. 胆囊炎和肾病综合症脉象信号的特征提取与分类研究,TP391.41
  20. Q学习在基于内容图像检索技术中的应用,TP391.41
  21. 森林防火系统中图像识别算法的研究,TP391.4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区域规划 > 中国区域规划 > 农村乡镇规划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