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混凝土材料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建构逻辑和艺术表现

作 者: 杨桂元
导 师: 汪丽君
学 校: 天津大学
专 业: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关键词: 混凝土 当代 建构逻辑 艺术表现
分类号: TU52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3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建筑是用材料建造来创造空间的,因此建筑具有本体建造的物质意义和再现形式的精神意义。对建筑材料的研究,势必要综合材料的结构属性、技术构成、表面属性以及由这些呈现出来的表现性。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对建筑的解读,本体与再现总是融合起来被考虑的,二者没有孰轻孰重之别。建构整合了建筑学科内的两极,把建筑的功能、空间、形式、美等内涵和材料建造联系在一起,建构的逻辑不失为介绍材料在建筑中应用的恰好方式。解读和反思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基于艺术表现的设计中同样有对材料的精彩诠释。从材料建造和设计表现两方面讲述更能还以建筑材料的全貌。本论文即是从这样的思路出发去介绍混凝土这种当代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混凝土材料是一种非自然的混合材料,它的表现属性受到拌合集料的组成、建造技术、后期养护等众多因素影响,正因此混凝土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建构逻辑和艺术表现如繁花多样而灿烂。本论文从第二章对混凝土材料的历史发展和种类性能开始介绍当代混凝土材料。一方面用纵向的历史简介展开对混凝土材料发展的因果延续关系和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理论继承与对比突破。一方面抽取混凝土材料在建筑中应用的重要性能特征和建造技术进行介绍,为后文的细节铺陈打下基础。第三章归纳说明了混凝土材料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建构逻辑。传统的建构理论偏重于建筑的结构建造,当代建构理论回溯了建筑中饰面的意义。本章从结构、表皮以及将多维融合的角度介绍了混凝土材料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建构逻辑。第四章以艺术表现为线索挖掘了混凝土材料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特征。该章论述了当代混凝土材料在空间凸显、地域性诠释、形态塑造等方面中的材料再现,是对混凝土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建构逻辑的必要补充。文章的结语部分展望了混凝土材料的发展方向及其在建筑设计和审美中的发展趋势。全文选取大量案例展示当代混凝土材料的观感,力图用例证全面展现当代混凝土材料在建筑中的建构逻辑和艺术表现,希望能以此扩展建筑的视野引发设计的思索。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一章 绪论  8-18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8-10
    1.1.1 研究背景  8-9
    1.1.2 研究意义  9-10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0-13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0-1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1-13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畴  13-15
    1.3.1 研究对象  13-14
    1.3.2 研究范畴  14-15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5-18
    1.4.1 研究方法  15
    1.4.2 研究框架  15-18
第二章 混凝土材料的种类与发展沿革  18-38
  2.1 混凝土材料的发展沿革  18-29
    2.1.1 古代混凝土材料的发展  18-20
    2.1.2 近代混凝土材料的发展  20-22
    2.1.3 现代混凝土材料的发展  22-27
    2.1.4 当代混凝土材料的发展  27-29
  2.2 混凝土材料的种类和性能  29-38
    2.2.1 混凝土材料的概念  29-31
    2.2.2 混凝土材料的组成和分类  31-32
    2.2.3 混凝土材料的性能  32-33
    2.2.4 混凝土材料的建筑构造处理  33-34
    2.2.5 混凝土材料的饰面工艺  34-38
第三章 混凝土材料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建构逻辑  38-83
  3.1 建构与结构:真实性建造  39-57
    3.1.1 混凝土材料的力度特征  39-42
    3.1.2 混凝土材料的柔性特征  42-45
    3.1.3 混凝土材料的自然结构  45-47
    3.1.4 混凝土结构的“真”与“假”  47-50
    3.1.5 方盒子的创新  50-54
    3.1.6 表皮即结构  54-57
  3.2 建构与表皮:饰面的知性体验  57-73
    3.2.1 混凝土材料的质感特征  57-62
    3.2.2 混凝土材料的颜色特征  62-68
    3.2.3 混凝土材料的图案特征  68-71
    3.2.4 结构式表皮:建构与新表皮  71-73
  3.3 建构与时间:多维融合  73-76
  3.4 建构与数字技术:未来呈现  76-83
    3.4.1 数字技术与整体结构  77-82
    3.4.2 数字技术与表皮结构  82-83
第四章 混凝土材料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艺术表现  83-106
  4.1 流动的石头:混凝土材料的塑型艺术表现  83-88
    4.1.1 几何塑型的混凝土材料  84-86
    4.1.2 有机塑型的混凝土材料  86-88
  4.2 空间的凸显:隐匿混凝土材料的艺术表现  88-93
  4.3 文化的传承:地域性混凝土材料的艺术表现  93-96
  4.4 混合的魅力:混凝土材料和其他材料结合应用的艺术表现  96-101
    4.4.1 混凝土材料和木材结合应用  96-97
    4.4.2 混凝土材料和砖石结合应用  97-98
    4.4.3 混凝土材料和玻璃结合应用  98-100
    4.4.4 混凝土材料和金属板材结合应用  100-101
  4.5 循环与再生:混凝土材料持续利用的艺术表现  101-106
    4.5.1 旧有混凝土建筑的艺术表现  102-104
    4.5.2 “元素回收”下的混凝土建筑  104-106
结语 混凝土材料发展前景展望  106-108
参考文献  108-112
图片来源  112-115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115-116
致谢  116

相似论文

  1. 碾压混凝土拱坝温度应力仿真分析与分缝设计研究,TV642.2
  2. 混凝土高拱坝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坝肩稳定分析研究,TV642.4
  3. 微粉的粒度组合对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TU528.041
  4. 引入风险因素影响的商品混凝土信息指导价确定系统研究与建立,F407.92
  5. 基于时程分析法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抗震稳定性分析,TV642.2
  6. 堆石混凝土综合性能试验与温度应力研究,TU528
  7. 珠三角地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智能化系统,TU528
  8. 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用骨料及配合比试验研究,TU528
  9. 再生骨料半干硬性混凝土制备与成型的试验研究,TU528
  10. 王阳明教化哲学研究,B248.2
  11. 传播学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B27
  12.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D61
  13. 自主学习与高中语文(粤教版)现当代散文教学,G633.3
  14. 冻融循环和氯离子侵蚀复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分析,TU528
  15. 混凝土收缩徐变试验研究,TU528
  16. 荀子生态伦理思想研究,B222.6
  17. 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研究及当代启示,G633.3
  18. 混凝土率型内时损伤本构模型,TU528
  19.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研究,D61
  20. 单轴持续压荷载及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研究,TU528
  21. 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扬弃及其当代价值,B516.35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材料 > 非金属材料 > 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