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公元712-805年唐诗歌创作地理分布研究

作 者: 孙丽娜
导 师: 莫道才
学 校: 广西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公元712——805年 唐诗 安史之乱 地理分布 京畿道 江南东道
分类号: I207.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5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以前的唐代文学研究中,历时性角度的研究占据了整个研究的主导地位,对唐代文学空间性角度的考察则显不足。要研究、探求唐代文学的全貌,空间性的考察是不容忽视的,这就涉及到文学产生的地域问题。本文拟对唐代的诗歌与地理的关系做一简要的梳理,截取的时间为公元712——805年,以京畿道和江南东道为研究中心,对唐全国诗人进行分道研究,对安史之乱前后两个时间段内的诗人在全国的分布情况做一统计分析,以期窥探唐诗人的地理分布和流动的特点及规律。以前有关唐代文学地域性的研究多从南北两大区域入手,看南北文学的消融状况。唐代文学的地域性不仅有南北的不同,亦有东西的差异。用唐代实行的行政规划十五道为基础,对公元712——805年诗人的地理分布进行全国性的分道研究,在时间、空间一定的前提下,对唐诗人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以安史之乱为界限,之前和之后的诗人在全国的地理分布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安史之乱前诗人到过最多的地方是京畿道,其次是都畿道和江南东道。以秦岭——淮河为界分南北,北方的道诗人数较多,南方的道诗人数较少。安史之乱之后,诗人数最多的是京畿道和江南东道,北方的诗人数减少,而南方的诗人数开始增加。公元712——805年间,尤其是在安史之乱后,江南东道作为南方地区的文化中心的地位开始突现出来。公元712——805年间诗人的流动特点是:安史之乱后流动性较大的诗人(本文拟定为去过四个和四个以上道的诗人)数量增加很多。安史之乱前,这部分诗人多在北方活动,而安史之乱后,这部分诗人活动地点开始向南方转移。公元712——805年唐诗人的地理分布及流动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特点,是由于战争、经济、政治、交通、社会风气等诸多因素综合导致的。京畿道和江南东道均是开元十五年新增置的道,一个是两个时间段内诗人数变化不大;一个是变化十分明显,诗人数量增加最多。这两个道诗歌创作地理之所以有这样的特点,有各自的原因,也形成了两个道各自不同的诗歌特点。京畿道在公元712——805年,一直是诗人活动的中心区域。由于是首都长安所在的道,故与其他道相比,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亦有四通八达的方便交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诗人汇聚于此。创作于京畿道的诗歌数量多,形式多,特点多,主要可分为文人诗、官员诗、和举子诗三大类。其中文人诗是围绕科举的前后,文人为晋身仕途而创作的诗歌;长安是最高统治者所在地,也是官员汇聚的地方,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英文摘要  5-8
前言  8-11
第一章 安史之乱前后唐诗人分布及流动特点和原因  11-21
  一、 公元712 年——805 年唐诗人分布地理特点  11-14
  二、 公元712 年——805 年唐诗人流动规律及特点  14-17
  三、 诗人分布和流动的原因探究  17-21
    (一) 战争因素  17-18
    (二) 经济因素  18
    (三) 交通因素  18-19
    (四) 贬谪与升迁因素  19-20
    (五) 社会风气因素  20-21
第二章 京畿道  21-30
  一、 概述  21-22
  二、京畿道诗人分布特点  22-23
  三、 诗歌的分类  23-30
    (一) 文人诗  23-26
    (二) 官员诗  26-29
    (三) 举子诗  29-30
第三章 江南东道  30-39
  一、 概述  30-31
  二、 江南东道诗人分布特点  31-33
  三、诗歌的分类  33-36
    (一) 集体创作的诗歌  33-36
    (二) 个人创作的诗歌  36
  四、江南东道诗歌与京畿道诗歌的不同  36-39
结语  39-40
注释  40-42
参考文献  42-46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46-47
后 记  47-48

相似论文

  1. 安史之乱与天宝大历之际的诗风演变,I207.22
  2. 河南卫矛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花粉形态及地理分布研究,Q944
  3. 试论李攀龙的《唐诗删》,I207.22
  4. 《唐诗宋词选读》对话教学策略探究,G633.3
  5. 唐代音乐中阮的嬗变轨迹研究,J609.2
  6. 心理移情与视阈融合双重视角下的许渊冲和格瑞汉唐诗英译比较研究,I046
  7. 唐诗空白结构的修辞研究,I207.22
  8. 河南大别山两栖动物多样性及繁殖生态研究,Q958
  9. 中国滨藜亚科的地理分布与分子系统学研究,Q948
  10. 唐诗中数词英译的模糊对等,H315.9
  11. 基于语料库的诗歌翻译标准研究,I046
  12. 从《全唐诗》看唐代的茶业发展,I207.22
  13. 从《全唐诗》中看唐代桑蚕丝绸业的发展,I207.22
  14. 唐诗三百首研究,I207.22
  15. 晚清民国时期婺源茶商研究,K258
  16. 柳湖松岛莲花寺,TU986.1
  17. 唐诗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H059
  18. 中西方翻译标准对译者主体性的影响,H059
  19. 论诗歌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I046
  20. 唐汝询《唐诗解》研究,I207.22
  21. 明代山东进士群体研究,K248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诗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