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北京市奥运期间大气污染物减排效果评估

作 者: 赵盟
导 师: 王书肖
学 校: 清华大学
专 业: 环境科学与工程
关键词: 奥运会 大气污染 排放清单 空气质量模拟
分类号: X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3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空气质量问题是北京奥运会能否成功举办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此,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北京市2008奥运空气质量保障方案》,严格控制奥运期间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为了评估保障方案中各项措施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性,需要对北京奥运期间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实施的污染物减排量进行科学分析。本研究综合利用污染源调查法与排放因子法,基于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考虑北京市2006年2008年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分别建立了北京市2007年7月、2008年6月(奥运前)以及奥运期间的SO2、NOx、PM10、CO和VOC分部门排放清单,分析了大气污染物的减排效果,并采用区域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CMAQ)模拟奥运前以及奥运期间的空气质量。2007年7月,北京市SO2、NOX、PM10、CO和VOC的日均排放量分别为147.4 t、519.0 t、410.8 t、3496.6 t和927.2 t。通过严格控制电厂、工业源、移动源和无组织扬尘源的污染物排放,2008年6月北京市上述五种主要污染物的日均排放量分别削减了43.5 t、90.5 t、48.1 t、27.4 t和37.2 t。奥运期间(7月20日8月6日、8月10日27日),关停建材企业可使其SO2排放量减少85%;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可使其排放的NOX、CO和VOC等污染物减少46%~57%;施工扬尘控制和工业源排放控制分别占奥运期间PM10总减排量的35%和34%;VOC的控制主要来自机动车限行和无组织VOC减排。奥运期间北京市的SO2、NOx、PM10、CO和VOC的日均排放量分别为61.6 t、229.1 t、164.3 t、1703.7 t和381.8 t,比2008年6月下降了41%、47%、55%、51%和57%。开幕式期间(8月7日9日),由于放假等强化措施的实施,五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削减1%、14%、9%、19%和15%。基于上述排放清单,利用CMAQ模型对奥运前和奥运会期间北京市PM10/PM2.5、NO2和O3的浓度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监测值的比较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大气污染源清单和减排效果评估结果是可信的。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9
第1章 绪论  9-28
  1.1 研究背景  9-15
    1.1.1 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进展  9-11
    1.1.2 奥运会空气质量目标  11-14
    1.1.3 北京奥运会空气质量保障方案  14-15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16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6-25
    1.3.1 排放清单研究进展  16-20
    1.3.2 空气质量模型发展和应用  20-25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5-28
    1.4.1 研究内容  25-26
    1.4.2 技术路线  26-28
第2章 北京市2007 年7 月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  28-52
  2.1 固定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  29-40
    2.1.1 计算方法  29
    2.1.2 活动水平数据  29-32
    2.1.3 排放因子的选取  32-36
    2.1.4 固定源排放的时空分布  36-40
    2.1.5 北京市2007 年7 月固定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40
  2.2 移动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  40-42
    2.2.1 计算方法  41
    2.2.2 活动水平数据  41
    2.2.3 排放因子选取  41-42
    2.2.4 北京市2007 年7 月流动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42
  2.3 无组织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  42-48
    2.3.1 无组织VOC 排放清单  43-46
    2.3.2 无组织扬尘源排放清单  46-48
  2.4 北京市2007 年7 月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  48-51
  2.5 本章小结  51-52
第3章 第十四阶段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减排效果评估  52-68
  3.1 固定源  52-57
    3.1.1 北京市第十四阶段固定源污染控制措施  52-53
    3.1.2 固定源减排效果  53-57
  3.2 移动源  57-61
    3.2.1 北京市第十四阶段移动源污染控制措施  57-58
    3.2.2 移动源减排效果  58-61
  3.3 无组织源  61-62
    3.3.1 北京市第十四阶段无组织源污染控制措施  61
    3.3.2 无组织源减排效果  61-62
  3.4 北京市第十四阶段大气污染控制措施的减排效果  62-63
    3.4.1 主要污染物减排效果  62-63
    3.4.2 减排效果分析  63
  3.5 北京市奥运前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  63-67
  3.6 本章小结  67-68
第4章 奥运期间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减排效果评估  68-99
  4.1 固定源  68-71
    4.1.1 奥运期间固定源污染控制措施  68-69
    4.1.2 固定源减排效果  69-71
  4.2 移动源  71-75
    4.2.1 奥运期间移动源污染控制措施  71-72
    4.2.2 移动源减排效果  72-75
  4.3 无组织源  75-77
    4.3.1 奥运期间无组织源污染控制措施  75-76
    4.3.2 无组织源减排效果  76-77
  4.4 奥运、残奥期间空气质量保障措施的减排效果  77-85
    4.4.1 奥运期间空气质量保障措施的减排效果  77-81
    4.4.2 残奥期间空气质量保障措施的减排效果  81-85
  4.5 分时段污染物减排量分析  85-94
    4.5.1 SO_2 分时段减排效果分析  85-87
    4.5.2 NO_x 分时段减排效果分析  87-88
    4.5.3 PM_(10) 分时段减排效果分析  88-90
    4.5.4 CO 分时段减排效果分析  90-92
    4.5.5 VOC 分时段减排效果分析  92-94
  4.6 北京市奥运、残奥期间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  94-98
  4.7 本章小结  98-99
第5章 奥运期间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减排效果模拟验证  99-120
  5.1 空气质量模拟  99-104
    5.1.1 模拟域和模拟时段  99-100
    5.1.2 MM5 模型设置  100
    5.1.3 CMAQ 模型设置  100-101
    5.1.4 排放清单输入  101-104
  5.2 MM5 模拟结果验证  104-110
  5.3 空气质量模拟结果验证  110-119
    5.3.1 国控点NO_2、PM_(10) 日均值  110-112
    5.3.2 PM_(2.5) 小时均值  112-114
    5.3.3 O_3 小时均值  114-119
  5.4 本章小结  119-120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120-122
  6.1 结论  120-121
  6.2 建议  121-122
参考文献  122-129
致谢  129-130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30

相似论文

  1. 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攻防转换的研究分析,G841
  2. 基于线源模型的交通大气污染研究,X51
  3. 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机制研究,X51
  4. 近两届奥运会中国篮球胜场制胜因素分析,G841
  5. 安徽省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十二五”规划及可达性分析,X321
  6. 基于案例推理的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应急支持系统的研究,X507
  7. 奥运会轨道交通规划的影响因子研究,U239.5
  8. 第29届奥运会中外男篮抢攻战术运用的对比分析及对策研究,G841
  9. 奥运语境下企业品牌传播研究,G80-05
  10. 第29届奥运会中外男篮组织后卫进攻能力的比较分析和对策研究,G841
  11. 中国男篮2008年奥运会参赛风险的研究,G841
  12. 媒体奇观与奥运传播,G222
  13. 奥运会技术运行中心数据专线保障项目风险管理研究,F626
  14. 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特征与防治对策研究,X51
  15. 公路交通系统大气污染物扩散数值模拟研究,X511
  16. 长白山高压对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污染影响的数值模拟,X51
  17. 奥运会对中国和韩国经济发展影响,F124;F131.26
  18. 现代夏季奥运会突发事件分析与对策研究,G811.111
  19. 第29届奥运会中、外男篮攻防能力对比的研究,G841
  20. 青岛市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状况的调查分析,G818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