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多级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的试验研究

作 者: 杜天星
导 师: 费庆志
学 校: 大连交通大学
专 业: 环境科学
关键词: 多级生物接触氧化 豆制品废水 含油废水 容积负荷 生物膜填料
分类号: X70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25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生物膜和活性污泥法一起成为现代污水处理技术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城市污水和有机工业废水处理的主流工艺。在本实验中,我们设计一种多级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来处理豆制品废水并利用它联合缺氧单元处理含油废水。课题要求进一步提高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的处理效率、抗冲击能力,最终实现设备一体化,并初步了解多级生物反应器的生物分布情况。试验结果表明:1) 在多级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豆制品废水实验中,考察不同的停留时间COD的去除率效果,同时还研究了COD、SS、TN等的去除以及耐冲击负荷能力。最佳的停留时间选择8h。当HRT=Sh,进水COD为700~1300mg/L,气水比为9:1,COD及SS平均去除率可达90%和84%以上,TN平均去除率达68%,出水COD<70mg/L,反应器的容积负荷为5.8CODkg/(m~3·d);2) 采用缺氧+多级接触好氧串联系统处理含油废水时,COD浓度平均为2500mg/L,总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0~30h时,系统COD总去除率则可达到9096以上。缺氧池的容积负荷5~15kg/(m~3·d),8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负荷均在1~5.8kg/(m~3·d)以下,相应的COD去除率在90%以上。3)多级接触好氧区排出的泥回流到缺氧区进行硝化,既能达到污泥的减量,也能起到脱氮除磷的作用。多级生物接触氧化串联工艺能使系统始终维持较高的去除率,这充分体现了多级生物接触氧化串联工艺在处理较高浓度废水和含油废水方面的优越性。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一章 绪论  8-25
  1.1 研究背景  8
  1.2 研究目的  8-9
  1.3 文献综述  9-24
    1.3.1 原理  9-11
    1.3.2 填料  11-13
    1.3.3 曝气方式  13-16
    1.3.4 反应器和专利产品  16-20
    1.3.5 多级生物接触氧化的设计和应用  20-24
  本章小结  24-25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5-32
  2.1 实验装置和研究方法  25-27
    2.1.1 实验装置  25-26
    2.1.2 研究方法  26-27
  2.2 研究内容  27-31
    2.2.1 豆制品废水概况  27-28
    2.2.2 生物膜的培养  28-29
    2.2.3 填料的选择  29
    2.2.4 水力停留时间的确定  29-30
    2.2.5 容积负荷率的确定  30
    2.2.6 去除COD、SS和TN的研究  30
    2.2.7 各级处理情况比较  30-31
    2.2.8 生物接触氧化部分底物去除动力学机理浅析  31
    2.2.9 缺氧+八级生物接触氧化  31
  本章小结  31-32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53
  3.1 反应器挂膜研究  32-35
    3.1.1 填料选择  32-33
    3.1.2 八级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填料挂膜启动  33-35
  3.2 水力停留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35-38
    3.2.1 HRT为10h时COD的去除情况  35-36
    3.2.2 HRT为8h时COD的去除情况  36-37
    3.2.3 HRT为6h时COD的去除情况  37
    3.2.4 HRT为4h时COD的去除情况  37-38
  3.3 进水负荷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38-41
  3.4 反应器对COD、SS和TN去除情况  41-44
    3.4.1 COD的去除  41-42
    3.4.2 SS的去除  42-43
    3.4.3 TN的去除  43-44
  3.5 反应器各级的去除情况  44-48
  3.6 多级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基质降解的动力学机理浅析  48-52
  本章小结  52-53
第四章 缺氧+八级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含油废水  53-59
  4.1 实验材料及方法  53-55
    4.1.1 废水水质  53
    4.1.2 生物膜培养和驯化  53-54
    4.1.3 实验方法和装置  54-55
  4.2 实验结果和讨论  55-58
    4.2.1 实验原理  55-56
    4.2.2 水力停留时间(HRT)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56-57
    4.2.3 COD的容积负荷对COD平均去除率的影响  57-58
  本章小结  58-59
结论与展望  59-61
参考文献  61-65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5-66
致谢  66

相似论文

  1.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食品行业高浓度含油废水研究,X792
  2. 纳米纤维基复合滤膜制备及其在乳化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X703
  3. 以A/O方式运行的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试验研究,X703
  4. 颗粒污泥——泥层过滤反应器的试验研究,X703.1
  5. 缺氧—好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鸭屠宰废水的实验研究,X703
  6. 阳离子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X703
  7. 不锈钢废水处理站测控系统设计与实施,X703
  8. 磷酸促进型掺锆杂化硅/聚砜复合膜的研究,TB383.2
  9. 纳米ZrO_2改性氧化铝微滤膜分离含油废水的实验研究,X703
  10. 黄土—微生物系统处理含油废水的试验研究,X703
  11. 大孔α-Al_2O_3微滤膜的改性及含油废水处理应用研究,X703
  12. ABR与MSBR联合处理豆制品废水的工程应用,X703
  13. 疏水缔合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X703.5
  14. 摇动床缺氧—好氧工艺处理废水试验研究,X703
  15. 生物膜填料塔净化低浓度SO_2废气的基础应用研究,X701
  16. 陶瓷膜处理脱脂液废水的研究,X703
  17. ASBR工艺特性及其处理豆制品废水的启动试验研究,X792
  18. 酵母菌处理高含油废水的研究,X792
  19. 超滤法处理陇东油田含油废水试验及优化研究,X741
  20. 臭氧—生物沸石工艺深度处理含油废水试验研究,X703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 一般性问题 >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