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不同色光刺激对大鼠初级视皮层电活动的影响

作 者: 林玲
导 师: 章茜;王志举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生理学
关键词: 闪光刺激 初级视皮层 场电位 强直后增强 视蛋白 颜色视觉
分类号: Q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背景和目的:视皮层是视觉的最高级中枢,各种视觉信息经由视觉通路最终都要传导到视皮层,再经皮层的分析与综合产生视觉。目前,各种研究大鼠视皮层对不同闪光刺激的反应,主要集中在不同的刺激模式对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闪光刺激对视觉中枢皮层神经元的场电位等自发电活动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皮层神经元的场电位反映的是大脑皮层锥体细胞的自发性电位活动,是大脑皮层锥体细胞同步化活动时产生的突触后电位或场电位的总和。闪光刺激对大鼠视皮层场电位产生明显影响,有报导提示增加刺激的强度和频率可以使视皮层场电位呈现强直后增强甚至长时程增强现象。不同颜色的闪光刺激对大鼠视皮层的影响也不同,据目前的研究,大鼠除了对红光刺激不太敏感,其他如白光及其他单色光刺激都能使大鼠视皮层场电位发生变化,但具体对哪种光刺激最敏感,不同的研究结果也不同,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大鼠对短波长的光如紫外光等刺激比较敏感,可能与光量子的强度较大有关,也与大鼠视网膜感光细胞类型有关。单色光刺激对大鼠视皮层电活动的影响,据有关文献报道,主要是通过皮层与丘脑或丘脑与皮层之间形成的正反馈环路有关,也有研究表明在大鼠视皮层V1区存在对颜色视觉特异性敏感的神经细胞,而且现在通过功能性的磁共振技术证实这些细胞具有对不同颜色刺激的分辨能力。鼠科动物视锥细胞的感光蛋白主要有两种类型,M-opsin和UV(S)-opsin,也有研究提示有些视锥细胞既表达M-opsin,也表达UV-opsin, M-opsin几乎在所有的哺乳动物视网膜中都存在,其与动物的生存、繁衍都具有密切的关系,S-opsin是决定大鼠是否具有颜色视觉的关键感光色素,但大鼠是否具有功能性的S-opsin还有待进一步证实,大鼠的行为学测试结果也为其可能存在一定形式的颜色视觉提供了证据,但大鼠颜色视觉的具体情况目前并不是很清楚。本实验拟采用白色及不同单色光的刺激,探讨色光刺激对大鼠视皮层脑电活动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强直后增强现象,进一步加深对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可塑性的认识,为进一步了解大鼠是否具有颜色视觉以及单色光刺激对初级视皮层电活动的影响的机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大鼠视网膜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感光色素以及视皮层感光色素的表达,为脑认知的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言法:1电生理记录:健康成年SD大鼠10只,体重180g-220g,雌雄不拘。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暴露颅骨,参照大鼠脑解剖图谱定位初级视皮层V1区(前囟向后7.0mm,左旁2.0mm),分别将记录电极置于V1区,参考电极E1(前囟向前2.0mm,右旁2.0mm)固定于额叶,牙托粉固定。于术后第5、7、9 d行脑电信号采集。将已植入电极大鼠置于有机玻璃鼠箱中,在鼠箱侧壁安装发光二极管,分别给予大鼠白、红、绿LED闪光刺激。每次记录约2h,描记前经30min暗适应,之后依次给予白、红、绿闪光刺激,不同色光刺激转换之间,间歇30min,并同时经多道生理记录仪记录Ⅵ脑电波的变化。分别测定实验大鼠术后第5、7、9d给予白、红、绿光刺激前后各6s时间段,大鼠在清醒和探究行为状态时V1区皮层场电位的幅值和面积。2免疫组化2.1大鼠视网膜感光蛋白Rhod-opsin和S-opsin的表达:2.1.1将成年SD大鼠麻醉,迅速取出眼球,行连续冰冻切片,对视网膜进行免疫荧光双标:一抗为鼠多克隆抗Rhod-opsin抗体(1:400)+兔单克隆抗S-opsin抗体(1:400),二抗为FITC-羊抗鼠IgG(1:250)和TEXRED-羊抗兔IgG(1:250)2.1.2将成年SD大鼠麻醉,4%多聚甲醛心脏灌注迅速取出眼球,石蜡切片,一抗为鼠多克隆抗Rhod-opsin抗体(1:400)+兔单克隆抗S-opsin抗体(1:400),二抗为羊抗鼠IgG(1:250)和羊抗兔IgG(1:250)。2.2大鼠初级视皮层感光蛋白S-opsin的表达:2.2.1将成年SD大鼠麻醉,断头取脑,对初级视皮层行连续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抗体技术鉴定视皮层感光蛋白S-opsin:一抗为兔单克隆抗S-opsin抗体(1:400),4℃孵育过夜,二抗为TEXRED羊抗兔IgG(1:250)。2.2.2将成年SD大鼠麻醉,4%多聚甲醛心脏灌注迅速取出脑组织,石蜡切片,一为抗兔单克隆抗S-opsin抗体(1:400),二抗为羊抗兔IgG(1:250)。3结果:3.1电生理实验结果3.1.1场电位随不同色光刺激天数的变化:结果显示,4次重复测量的数据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P<0.01),组内(校正值)和组间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间因素、色光因素以及时间与色光的交互作用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幅值和面积有随重复刺激天数变化的趋势,并且这种趋势随着色光的不同而不同。3.1.2每一实验日不同色光之间引起场电位的两两比较实验日第5天刺激前与刺激后相比较,各种色光引起初级视皮层V1区脑电波场电位幅值和面积均未见显著性差异;实验日第7天给于相同色光刺激,白、绿色光引起V1区场电位的幅值和面积均显著性强于刺激前(白光,P<0.01;绿光,P<0.05),白光同时明显强于红光(P<0.05);实验日第9天再次给于相同色光刺激,白、绿色光引起V1区场电位的幅值和面积均极显著性强于刺激前(P<0.01),且白绿色光均明显强于红光(P<0.01)。红光在各实验日刺激前后比较均未见显著性差别。3.1.3每种色光不同实验日间场电位的两两比较3.1.3.1对白光分析实验日第7天和第9天V1区场电位的的幅值和面积均显著强于刺激前和第5天(第7、9天VS刺激前P<0.01,第7、9天VS第5天P<0.05),余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3.1.3.2对绿光分析实验日第7天和第9天的V1区场电位的幅值和面积均显著强于刺激前(幅值,第7天VS刺激前P<0.05,第9天VS刺激前P<0.01,面积第7、9天VS刺激前P<0.01),余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3.1.3.3对红光分析不同实验日间的幅值和面积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3.2免疫组化实验结果3.2.1大鼠视网膜感光蛋白Rhod-opsin和S-opsin表达阳性。3.2.2大鼠初级视皮层S-opsin表达阳性。结论:1.白、绿色闪光刺激能显著增强大鼠初级视皮层的电活动;呈现敏感化和强直后增强现象,大鼠初级视皮层神经元具有一定程度的可塑性。2.红色闪光刺激对大鼠初级视皮层电活动无显著影响。3.不同色光闪光刺激致大鼠初级视皮层电活动的变化,白、绿之间无显著性差异。4.大鼠视网膜有视杆细胞感光蛋白及S型视锥细胞感光蛋白的表达,大鼠初级视皮层有S型感光蛋白的表达。5.大鼠可能具有某种形式的颜色视觉。

全文目录


摘要  4-8
Abstract  8-14
缩略词索引  14-15
1 前言  15-17
2 材料与方法  17-21
3 实验结果  21-27
4 讨论  27-32
5 结论  32-33
参考文献  33-36
综述 视皮层对闪光刺激的反应性  36-47
  参考文献  43-47
致谢  47-48
个人简历及在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48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8

相似论文

  1. Opsin3参与调节肺癌细胞紫杉醇耐药性的分子机制研究,R734.2
  2. 视觉活动对SD大鼠初级视皮层Ⅱ/Ⅲ层神经元内部水平侧向突触联系可塑性的影响,Q42
  3. 基于光声诱发刺激的脑电信号特征研究,R741
  4. 基于匹配小波变换的大鼠初级视皮层神经元锋电位分类,Q42
  5. 大鼠初级视觉皮层V1区视觉刺激的响应信号分析,TN911.6
  6. 淡色库蚊氯菊酯抗性相关视蛋白基因PR-OP全长cDNA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Q78
  7. 不同颜色背景下人眼视觉辨色特性的研究,TP391.41
  8. 基于生物机制的机器人方位和颜色认知研究,TP242
  9. 猫初级视皮层不同整合野细胞的感受野分布特征,Q43
  10. 视蛋白基因启动子—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的建立,R-332
  11. 猫对比度识别知觉学习的神经机制研究,Q42
  12. 常用麻醉剂对小鼠海马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Q42
  13. 痫样放电大鼠海马诱发场电位及癫痫脑电同步分析,R742.1
  14. 大鼠基底外侧杏仁核五羟色胺Ⅱ受体的激活可通过NMDA介导的机制易化突触可塑性,R33
  15. 老年大鼠视皮层细胞功能衰退的神经机制研究,Q42
  16. 基于动物实验的脑—机接口研究—信号分析,R319
  17. 图像形状刺激对猫视觉皮层内源性信号光学成像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Q43
  18. 大鼠压杆过程的局部场电位分析,R318.04
  19. 基于初级视觉机制的图像编码模型研究,TN919.81
  20. 稳态有效血药浓度下丙戊酸钠对惊厥持续状态后大鼠空间认知功能的影响,R742.1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生理学 > 神经生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