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哺乳期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昼间行为节律及时间分配研究

作 者: 刘飞
导 师: 魏美才;聂海燕
学 校: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专 业: 动物学
关键词: 海南坡鹿 哺乳期 行为发育 时间分配 昼间活动节律
分类号: Q95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项研究观察并探讨了哺乳期海南坡鹿的昼间行为节律。行为学观察于2007年10月至2008年4月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文昌保护站(19°49′N,110°55′E)进行,采用随意取样法、扫描取样法和焦点动物取样法逐日观察了坡鹿的摄食、反刍、休息、移动、站立、警戒和其它7个类型的昼间行为。研究结论可作为海南坡鹿的保护和科学管理重要的参考资料。主要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哺乳期幼体行为发育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月龄),第二阶段(2-4月龄),第三阶段(5-6月龄),利用非参数估计Kruskal-Wallis H test统计检验表明: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幼体摄食行为差异极显著(χ2=13.893,P=0.001),休息行为差异极显著(χ2=12.695,P=0.002);反刍行为差异显著(χ2=7.045,P=0.030);运动行为差异不显著(χ2=1.528,P=0.466),站立行为差异不显著(χ2=4.442,P=0.110),警戒行为差异不显著(χ2=3.180,P=0.204),其它行为差异不显著(χ2=5.462,P=0.065)。昼间行为时间分配与月龄相关性分析表明:摄食(r=0.964,n=6,P=0.002)、反刍(r=0.977,n=6,P=0.001)呈极显著正相关;休息(r=-0.938,n=6,P=0.006)、其它(r=-0.949,n=6,P=0.004)行为的时间分配与月龄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运动(r=-0.382,n=6,P=0.445)、(r=-0.666,n=6,P=0.149)、站立(r=-0.429,n=6,P=0.397)、警戒(r=-0.666,n=6,P=0.149)的时间分配与月龄之间不相关。(2)哺乳期海南坡鹿按性别、年龄分为4组:成年雌体、成年雄体、亚成体、幼体,结果表明,幼体有两个摄食高峰,分别出现于9:00-10:00,16:00-18:00;亚成体与成年雌体有相同的3个摄食高峰,分别出现于9:00-10:00,11:00-12:00和16:00-18:00;成年雌体有4个摄食高峰,分别出现于上午9:00-10:00,11:00-12:00,14:00-15:00和下午16:00-18:00。4组坡鹿的反刍高峰一致,出现在9:00-10:00,13:00-14:00;4组坡鹿的休息高峰一致,出现在8:00-9:00,15:00-16:00;4组坡鹿的运动、站立、警戒行为具有类似的活动节律,没有明显的活动高峰。(3)利用非参数估计Mann-Whitney U test统计检验表明,成年雌性与雄性昼间休息差异极显著(Z=-2.428,P=0.015),警戒行为差异极显著(Z=-2.774,P=0.006),其它行为(Z=-4.990,P=0.000)差异极显著;反刍行为差异显著(Z=-2.119,P=0.034);摄食行为差异不显著(Z=-0.366,P=0.714),运动行为差异不显著(Z=-1.488,P=0.137),站立行为(Z=-1.445,P=0.148)差异不显著。(4)利用非参数估计Kruskal-Wallis H test统计检验表明,不同年龄间的海南坡鹿:成体、亚成体与幼体摄食行为差异极显著(χ2=10.761,P=0.005),休息行为差异极显著(χ2=16.984,P=0.000),其它行为差异显著(χ2=7.213,P=0.027);反刍行为差异不显著(χ2=5.700,P=0.058),运动行为差异不显著(χ2=0.295,P=0.863),站立行为差异不显著(χ2=1.872,P=0.392),警戒行为差异不显著(χ2=3.035,P=0.219)。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1 文献综述  10-17
  1.1 海南坡鹿生物学特征  10-11
  1.2 海南坡鹿的分布和数量的变化  11
  1.3 鹿科动物行为学研究进展  11-13
  1.4 海南坡鹿研究进展  13-17
    1.4.1 海南坡鹿的对生境选择  13
    1.4.2 坡鹿种群容纳量和种群动态  13-14
    1.4.3 海南坡鹿的食性研究  14-15
    1.4.4 海南坡鹿的繁殖行为  15
    1.4.5 海南坡鹿的种群遗传学  15-16
    1.4.6 海南坡鹿的生理学研究  16-17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18
3 研究方法  18-22
  3.1 研究环境和对象  18
  3.2 海南坡鹿昼间行为研究方法  18-20
    3.2.1 行为观察类型划分  18-19
    3.2.2 观察时间  19
    3.2.3 观察方法  19
    3.2.4 取样方法  19-20
    3.2.5 记录方法  20
  3.3 数据处理方法  20-22
4 结果  22-40
  4.1 哺乳期海南坡鹿幼体行为发育研究  22-30
    4.1.1 幼体昼间行为发育阶段的划分  22
    4.1.2 哺乳期海南坡鹿幼体行为发育过程  22-30
  4.2 哺乳期海南坡鹿昼间活动节律研究  30-35
    4.2.1 幼年坡鹿昼间活动节律  30-31
    4.2.2 亚成体坡鹿昼间活动节律  31
    4.2.3 成年雌性坡鹿昼间活动节律  31-32
    4.2.4 成年雄性坡鹿昼间活动节律  32
    4.2.5 不同组海南坡鹿昼间行为节律对比  32-35
  4.3 海南坡鹿昼间活动时间分配差异性研究  35-40
    4.3.1 不同行为发育阶段幼体昼间活动时间分配差异  35
    4.3.2 性别因素对海南坡鹿昼间活动时间分配的影响  35
    4.3.3 年龄因素对海南坡鹿昼间活动时间分配的影响  35-40
5 讨论  40-44
  5.1 哺乳期海南坡鹿幼体行为发育  40-41
  5.2 哺乳期海南坡鹿昼间活动节律差异性研究  41-42
  5.3 海南坡鹿昼间活动时间分配差异性研究  42-44
6.结论  44-45
参考文献  45-51
附录  51-52
致谢  52

相似论文

  1. 喂养方式与婴儿体格和神经行为发育关系的研究,R174
  2. 广西靖西县东黑冠长臂猿(Nomascus nasutus)取食生态初步研究,Q958
  3. 复杂物流系统仿真运行时间分配问题研究,F253.9
  4. 氯胺酮合用盐酸戊乙奎醚对新生大鼠海马CA3区突触素表达及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R965
  5. 新型宽幅织机开口凸轮和打纬凸轮分析设计,TS103.81
  6. 单小区内多中继服务多用户的传输技术研究,TN929.5
  7. 豫中农民时间分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422.6
  8. 藏羚羊对青藏铁路野生动物通道的适应性及穿越通道时的行为学研究,Q958
  9. 矮岩羊种群生态学研究,Q958.1
  10. 海南特色动物cDNA文库构建及文库筛选,Q785
  11. 有效课堂教学的时间视角,G632.42
  12. 我国2~7岁儿童维生素B_(12)营养流行病学调查,R181.3
  13. 射频消融术治疗乳腺良性病变的形态学观察(动物实验研究),R655.8
  14. 黄河三角洲东方白鹳繁殖生态和栖息地选择特征,Q958.1
  15. 幼体隔离应激(MS)和注射地塞米松(DEX)对棕色田鼠社会行为发育的作用初探,Q958.1
  16. 围产期抗雌激素物质对雄性棕色田鼠发育过程中雌激素α受体(ERα)分布及成体性倾向的影响,Q42
  17. 仔三代低硒大鼠神经发育及海马突触超微结构改变的实验研究,R741
  18. 黑叶猴的活动时间分配和笼养状态下理毛行为研究,S865
  19. 秦岭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婴幼儿行为发育的研究,Q958.1
  20. 吉林省孕期、哺乳期妇女碘营养调查,R173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动物学 >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