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辽河盆地兴隆台油田浅层气成因及成藏机理研究

作 者: 闵忠顺
导 师: 张立强;龚姚进
学 校: 中国石油大学
专 业: 地质工程
关键词: 兴隆台油田 浅层气 成藏机理 成藏模式 控制因素
分类号: P618.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8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开展浅层气成因及成藏控制因素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有利于指导老区天然气挖潜调整,并及时调整勘探开发思路和方向。本次在对兴隆台油田东营组浅层气的成熟度、组分组成特征、碳同位素组成特征(C1-C4)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气源对比、浅层气的成因类型、天然气分布特征、成藏机理与控制因素研究,结合地质基础研究对有利区进行了优化部署。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是判断成因及来源的重要依据,其中乙烷受成熟度影响较小,具有明显的母质继承性,是天然气成因类型判识的最好方法。一般腐泥型天然气的δ13C2<?29‰,腐殖型天然气的δ13C2>?27.5‰,混合型的天然气界于两者之间。利用甲烷和乙烷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确定了不同类型天然气的特征,根据划分结果,兴隆台油田浅层气类型划分为腐泥型,腐殖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在对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仔细分析、充分了解该区周围主力烃源岩分布及成熟度的基础之上,采用了天然气碳同位素与气源岩成熟度关系来推测气源岩。结合陈家洼陷、盘山洼陷和清水洼陷的烃源岩演化史,推测兴隆台地区浅层气的气源岩为沙一段和沙三段烃源岩。对东营组浅层气的分布特征、原油溶解气油比与天然气成藏的关系、成藏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建立了兴隆台东营组浅层气藏的成藏模式。与气源岩、储集层与盖层配置关系、圈闭条件、输导通道、地层压力等资料相结合,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气藏的控制作用,明确了主要成藏控制因素。兴隆台油田浅层气成因及成藏控制因素研究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有效地指导了天然气的开发,研究成果在兴隆台油田陈1块、兴28块、兴20块进行了应用,共部署浅层气井25口,已经累产油1.62×104t,累产气1.57×108m3,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辽河油田增储稳产作出了贡献。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第一章 前言  8-11
  1.1 目的意义  8
  1.2 研究现状  8-9
  1.3 研究思路  9
  1.4 完成的工作  9-11
    1.4.1 样品采集  9-10
    1.4.2 分析化验  10
    1.4.3 主要成果及认识  10-11
第二章 工区概况  11-18
  2.1 地层特征  12-14
    2.1.1 地层层序  12-14
  2.2 构造特征  14-17
    2.2.1 断裂系统  16
    2.2.2 断层特征  16-17
  2.3 油气藏特征  17-18
第三章 沉积特征研究  18-29
  3.1 小层划分与对比  18-20
    3.1.1 对比原则和依据  18
    3.1.2 主要对比标志  18-20
    3.1.3 划分与对比的结果  20
  3.2 沉积特征  20-29
    3.2.1 沉积环境与相标志分析  20-22
    3.2.2 沉积模式及微相划分  22-24
    3.2.3 东营组时期沉积演化  24-29
第四章 浅层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类型研究  29-40
  4.1 天然气组分组成特征  29-33
  4.2 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33-37
  4.3 天然气成因类型划分及气源分析  37-40
第五章 兴隆台油田浅层气成藏条件与成藏模式研究  40-66
  5.1 浅层气形成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  40-52
    5.1.1 气源岩条件  40-42
    5.1.2 天然气运移通道  42-44
    5.1.3 储集层与圈闭条件  44-48
    5.1.4 保存条件  48-52
  5.2 兴隆台油气田油气宏观分布特征  52-57
  5.3 浅层气成藏基本特征  57-61
  5.4 浅层气成藏机理和成藏模式  61-66
    5.4.1 浅层气成藏机理  61-63
    5.4.2 浅层气成藏模式  63-66
第六章 兴隆台油田浅层气分布特征与主控因素研究  66-77
  6.1 浅层气分布特征  66-69
  6.2 浅层气成藏控制因素  69-77
    6.2.1 古隆起是兴隆台油气田形成的宏观地质背景  69-70
    6.2.2 断层起绝对输导和相对封堵作用  70-72
    6.2.3 沉积相与岩性是决定天然气的储集空间  72-74
    6.2.4 构造相对高部位是天然气富集的主要场所  74-76
    6.2.5 优质盖层在垂向和侧向上阻挡天然气向上逸散而聚集成藏  76-77
第七章 兴隆台浅层气部署与规划研究  77-82
  7.1 部署依据  77-78
  7.2 部署原则  78
  7.3 部署结果  78-79
  7.4 潜力目标区评价  79-82
结论与认识  82-84
参考文献  84-86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86-87
致谢  87

相似论文

  1. 基于TOD的北京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城市设计研究,U239.5
  2. 齐家—古龙地区向斜成藏机制研究,P618.13
  3. 乌尔逊凹陷南部断裂系统及控藏机理研究,P618.13
  4. 南贝尔凹陷南屯组一段油气富集规律研究,P618.13
  5. 川东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特征研究,P618.13
  6. 泸沽湖机场工程区地质构造对岩溶发育的控制及工程影响,P642.25
  7. 伊通盆地梁家构造带油气成藏规律研究,P618.13
  8. 四川盆地中西北部须家河组第四段气藏储层成岩作用研究,P618.13
  9. 临南洼陷火成岩油藏储集性特征与油气成藏,P618.13
  10. 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中生界浅层气成藏地质条件研究,P618.13
  11.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南区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控制因素研究,P618.13
  12.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F284
  13. 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组碳酸盐岩储层研究,P618.13
  14. 惠州凹陷油气成藏机理研究,P618.13
  15. 环霸县洼槽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和勘探方向研究,P618.13
  16. 塔北地区石炭系海相油气成藏与控制因素研究,P618.13
  17. 南堡凹陷输导体系控藏模式研究,P618.13
  18. 歧口凹陷埕北断阶带油气运聚成藏机制研究,P618.13
  19. 大牛地气田致密砂岩储层成因及评价研究,P618.13
  20. 新建云桂铁路广南段线路比选及地质控制因素研究,U212.22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矿床学 > 矿床分类 > 燃料矿床 > 石油、天然气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