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昙石山遗址及其自然环境演变的探讨

作 者: 陈有喜
导 师: 俞鸣同
学 校: 福建师范大学
专 业: 自然地理学
关键词: 自然环境演变 昙石山遗址 粒度 磁化率
分类号: P53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昙石山遗址是福建新石器时期主要的文化遗址之一。本文选择昙石山遗址为研究对象,主要选用沉积物粒度磁化率这两种环境代用指标,探讨了昙石山遗址自然环境演化的过程。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通过野外地貌观察以及剖面样品的粒度特征,结合粒度频率曲线、概率累积频率曲线图以及萨胡环境判别公式等方法,综合判定剖面样品所在的研究区的沉积环境为河口环境,受到河流和潮流两种沉积动力的作用。(2)以剖面样品的磁化率特征为基础,通过低频磁化率与频率磁化率以及粒度之间的关系对比,可知剖面样品的磁化率主要是由亚铁磁性矿物控制。剖面样品磁化率增强的主要因素有地质、气候、植被和有机体等,潜育土壤的发育可能是贝壳层样品磁化率明显偏低的原因之一,而灼烧等人为活动对磁化率的影响不显著。(3)通过对发掘的考古动物的进行分类,可知古人类活动时期该区域植被覆盖良好。同时,以蛤蜊为主的软体动物的生境进一步验证了研究区的沉积环境为河口环境。(4)以低频磁化率和平均粒径作为环境演变的代用指标,结合考古资料,对研究区的地层关系及年代的划分估算,可知研究区自然环境演化经历了温暖湿润-冷干-温暖。温暖的气候有利于昙石山文化的发展;气候的冷干限制其文化的发展,并使古人类的取食方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2-3
Abstract  3-4
中文文摘  4-7
目录  7-10
绪论  10-14
  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0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0-12
  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2-14
第一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14-20
  1 研究区域概况  14-15
    1.1 研究区自然地理特征概况  14
    1.2 昙石山遗址的区位概况  14-15
  2 剖面的概况与采样  15-16
  3 研究样品实验方法  16-20
    3.1 样品粒度实验方法  17
    3.2 样品磁化率实验方法  17-20
第二章 研究区样品粒度特征分析  20-36
  1 粒度的意义  20-22
    1.1 粒度参数的意义  20-21
    1.2 粒度图的意义  21-22
  2 沉积物的命名和粒度特征  22-29
    2.1 沉积物的命名  22-24
    2.2 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分析  24-29
  3 沉积物的沉积环境判别分析  29-36
    3.1 野外地貌特征的识别  29
    3.2 粒度频率曲线的识别  29-31
    3.3 概率累积频率曲线的识别  31-33
    3.4 环境判别公式的识别  33-36
第三章 研究区样品磁化率分析  36-50
  1 磁化率的定义  36-37
    1.1 矿物磁学特点  36
    1.2 磁化率参数含义  36-37
  2 沉积物磁化率的指示意义  37-38
    2.1 环境指示意义  37-38
    2.2 样品磁化率指示意义  38
  3 沉积物的磁化率特征分析  38-45
    3.1 样品磁化率一般特征  38-42
    3.2 沉积物的磁化率增强机制讨论  42-45
  4 样品磁化率增高原因分析讨论  45-50
    4.1 地质因素与土壤磁化率  45-46
    4.2 气候因素与土壤磁化率  46
    4.3 植被和有机体因素与土壤磁化率  46-47
    4.4 地形因素与土壤磁化率  47
    4.5 时间因素与土壤磁化率  47-50
第四章 研究区环境考古研究对比分析  50-62
  1 研究区发掘概况与剖面地层划分  50-53
    1.1 昙石山遗址发掘概况  50
    1.2 研究区的剖面地层与年代划分  50-53
  2 动物考古研究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53-55
    2.1 昙石山遗址的动物考古  53-54
    2.2 环境指示特征  54-55
  3 全新世研究区的气候演变情况  55
  4 昙石山遗址气候环境演变分析讨论  55-62
    4.1 环境演变代用指标的选取  55-56
    4.2 中全新世时期昙石山遗址的环境演变分析  56-62
第五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62-66
  1 主要结论  62-63
  2 创新点  63-64
  3 问题与展望  64-66
参考文献  66-72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72-74
致谢  74-76
个人简历  76

相似论文

  1. 微粉的粒度组合对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TU528.041
  2. 昆山绰墩农业遗址中存在古水稻土层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证据,S-09
  3. 知识粒度的计算及其在属性约简中的应用研究,TP18
  4. 支持流量疏导的多粒度光网络生存性研究,TN929.1
  5. 基于SOA的4PL服务的划分和编排,TP393.09
  6. 医院信息系统中单点登录与授权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TP311.52
  7. 南黄海西部陆架区底质沉积物沉积特征与物源分析,P736.21
  8. 高能球磨制备铜合金及防腐蚀的研究,TF123.111
  9. 磁性淀粉的制备、性质及应用研究,O636.12
  10. 中温烧结X9R陶瓷材料研究,TQ174.1
  11. 网络信息提取系统关键技术研究,TP393.09
  12. 矩阵运算的硬件加速技术研究,TP303
  13. 川西高原甘孜黄土A剖面的粒度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P532
  14. 晚更新世以来闽东沿海风沙沉积的古季风变化记录研究,P532
  15. 人工养护后海滩地貌及沉积特征研究,P737.1
  16. 激光粒度仪自适应算法研究,TN241
  17. 信息粒度与决策树,O236
  18. 巢湖湿地沉积物中有机碳、氮、磷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X524
  19. 双舟工艺在制取掺杂钨丝上的运用,TF841.1
  20. 草酸钴粒度分布的RBFNN混合建模与优化,TP273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历史地质学、地层学 > 古气候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