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搜查措施的程序构建与完善

作 者: 王思懿
导 师: 郑晓均
学 校: 西南政法大学
专 业: 诉讼法学
关键词: 搜查证 非法搜查 侦查人员 侦查机关 无证搜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搜查权 警察 构建与完善 大学出版社
分类号: D92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92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刑事搜查是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诉讼行为,作为侦查机关发现犯罪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的一种侦查手段,长期以来的侦查实践证明了其对刑事犯罪查控起到的重要作用,但是我国法律中关于搜查的规定却过于粗陋,可操作性不强,实际运用过程中的不足显而易见。由于搜查的相关程序没有明确的界定,各地侦查机关在搜查过程中的具体做法也不尽相同,而搜查权力的强制处分性质,将侦查效率放在首位的理念,导致非法搜查现象突出,搜查权在侦查实务中极容易被滥用,容易给无辜公民的正当权益造成严重损害,从而破坏公民对国家实行法治的信心。 社会的发展永远都是在个人自由和公共安全之间寻求着某种平衡。在现代法治社会,一切社会关系以及权力与权利的运作均应受法的支配。随着我国刑事诉讼模式的转变和刑事诉讼价值理念的调整,以犯罪控制为价值目标取向的犯罪侦查制度也逐渐向以犯罪控制和保障人权兼顾的价值目标迈进,综观我国的搜查程序设计和侦查实践运作,其在价值取向上明显的倾向于如何有效地查控犯罪,而忽视了对犯罪嫌疑人等其他公民合法权益的保障,其对公民的潜在威胁是经常在搜查过程中对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和个人隐私权的侵犯。搜查的侦查职能引起了侦查机关的高度重视,但是搜查对公民权益的侵犯之危险和现实却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实务部门只注重将搜查看作是一项技术性措施,漠视犯罪嫌疑人保护的现象大量存在,而在理论研究中,搜查一直以来也未进入学界视野,至少说理论界未对搜查进行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 笔者认为,程序法治是当下我国法治建设中急需树立的观念,只有程序法治才能培养公民对法制的信守和忠诚,从而形成守法的自觉状态。在诉讼价值认识渐趋多元的形势之下,重新构建一个既能实现对公民的自由和安全有所保障,又能实现国家犯罪控制之需要的搜查程序有其现实意义。文章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法律层面来说,我国仅有《刑事诉讼法》第109条至第

全文目录


内容提要  3-5
Abstract  5-9
第一部分 我国搜查程序的现状  9-17
  一、搜查的概念  9
  二、我国搜查程序的法律规定  9-10
  三、我国搜查程序存在的缺陷  10-15
    (一) 启动程序随意性较大  10-11
    (二) 执行程序:规定过于粗陋,诸多情况无法律依据  11-14
    (三) 终结程序:缺乏终结的确定性和救济机制不完善  14-15
  四、完善我国搜查程序的意义  15-17
第二部分 其他法制国家对搜查的规定  17-25
  一、明确规定搜查的实质条件  17-18
  二、搜查证需符合“特定性”的要求  18-20
    (一) 搜查证的申请  18-19
    (二) 搜查的决定权  19
    (三) 搜查证内容的特定化  19-20
  三、严格细密的搜查程序  20-23
    (一) 时间限制  20-21
    (二) 告知义务  21-22
    (三) 合理限度  22
    (四) 见证人的规定  22-23
    (五) 职责纪律  23
  四、搜查原则上遵循令状主义的要求,以无证搜查为例外  23-24
    (一) 合法逮捕后附带的搜查  23
    (二) 紧急情况下的搜查  23
    (三) 同意搜查  23-24
  五、明确非法搜查的后果  24-25
第三部分 搜查的程序构建与完善  25-47
  一、搜查的原则  25-27
    (一) 必要性原则  25-26
    (二) 合法性原则  26-27
  二、有证搜查  27-32
    (一) 搜查的理由及证明标准  27-29
    (二) 搜查证的申请与批准权  29-31
    (三) 细化搜查证的内容  31-32
  三、无证搜查  32-36
    (一) 同意搜查  32-33
    (二) 逮捕、拘留后的附带搜查  33-35
    (三) 紧急搜查  35-36
  四、秘密搜查  36-37
  五、搜查执行程序的一般性规定  37-41
    (一) 时间限制  37-39
    (二) 告知义务  39-40
    (三) 适度性  40
    (四) 见证人的规定  40
    (五) 保密责任  40-41
  六、非法搜查的法律救济  41-46
    (一) 规范国家行为  41-45
    (二) 加强对被搜查人的权利保障  45-46
  七、规范搜查行为的途径  46-47
结语  47-49
参考文献  49-51

相似论文

  1. 上海市公安机关警察职位分类研究,D631.1
  2. 大学出版社发展数字出版的问题及对策研究,G237.6
  3. GY大学出版社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培育方案研究,G239.22
  4. 基于Web Services的电子警察系统设计与实现,TP311.52
  5. 论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构建,D922.68;F842.6
  6. 论我国警察职务犯罪及其预防,D917.1
  7. 刑事被害人参与量刑实证研究,D925.2
  8. 国内数字出版所处困境及发展途径研究,G237.6
  9. 论失地农民权益的法律保护,D922.3
  10. 论警察执法权威的重塑,D922.14
  11. 信息时代警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631.1
  12. 晚清警政及其反腐法制研究,D691
  13. 纳税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基于税企关系视角的研究,F812.42
  14. 电子警察系统中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的设计与改进,U495
  15. 福州地区警察职业倦怠、自我和谐现状及其关系的研究,B845
  16. 评价视角下的《警察与赞美诗》中索比的悲剧研究,I712.074
  17. 警察侦查行为司法控制研究,D925.2
  18. 警察干预家庭暴力问题研究,D923.9
  19. 论我国警察即时强制制度的立法完善,D922.1
  20. 法律方法在公安机关侦办邪教类案件中的应用,D922.14
  21. 新时期我国人民警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631.19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