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心理契约结构的探索性研究

作 者: 宁娟
导 师: 陈虎强
学 校: 湖南师范大学
专 业: 应用心理学
关键词: 企业 中层管理人员 心理契约结构
分类号: F2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3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心理契约是员工和雇主之间的隐形契约,是员工在雇佣关系中关于企业和自身的付出和收获的主观心理状态。心理契约在西方心理学界已不是陌生课题,并已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心理契约理论逐渐被引入国内,并渐渐被接受,其影响力不断增加,运用范围不断拓展。但关于企业中不同层次管理人员的心理契约的研究并不多见,尤其是对中层管理人员心理契约的研究,国外屈指可数,国内到目前为止还少有涉足。中层管理人员是企业管理的中坚力量,在企业组织中肩负着领导和下属的双重角色。因此,初步探索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心理契约结构,分析企业与中层管理人员之间相互的责任,对激发中层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促进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探索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心理契约结构。在文献分析、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以及专家评价的基础上,我们初步提出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心理契约结构模型,确定问卷内容,用自编预测问卷进行预测。对预测结果进行信度检验、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对预测问卷进行项目剔除和修订,形成正式测试问卷。随机选取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进行正式测试,对正式测试结果进行信效度检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结构模型。结果表明:中层管理人员的心理契约分为企业对中层管理人员责任(企业责任)和中层管理人员对企业责任(员工责任)两个层面,每个层面分别包含三个维度,分别是:保障型心理契约、发展型心理契约、关系型心理契约。“企业责任”对“员工责任”有显著的预测力。年龄、工作时间、学历、性别、婚姻状况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和部门类别对中层管理人员心理契约有一定影响。本研究编制了一套具有使用价值的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心理契约结构问卷,探索了中层管理人员的心理契约结构,并基于心理契约的维度对企业中层管理提出建议,对企业管理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0
引言  10-12
1 研究综述  12-23
  1.1 心理契约的界定  12-16
    1.1.1 心理契约概念的提出  12-14
    1.1.2 心理契约概念的厘定  14-16
  1.2 心理契约的维度  16-20
    1.2.1 二维结构说  16-17
    1.2.2 三维结构说  17-19
    1.2.3 其他结构说  19-20
  1.3 心理契约的特点  20-23
2 研究设计  23-27
  2.1 研究目的  23
  2.2 研究意义  23-24
    2.2.1 论意义  23-24
    2.2.2 实践意义  24
  2.3 研究程序  24-26
    2.3.1 提出研究模型  24-25
    2.3.2 预测问卷的形成  25
    2.3.3 预测并形成正式问卷  25
    2.3.4 正式测试及结果分析  25-26
  2.4 研究假设  26-27
3 研究过程  27-39
  3.1 预测  27-35
    3.1.1 预测问卷的编制  27-30
    3.1.2 预测被试  30-31
    3.1.3 信度分析  31
    3.1.4 项目分析  31-32
    3.1.5 因素分析  32-35
  3.2 正式问卷施测  35-39
    3.2.1 正式测试  35
    3.2.2 被试  35-36
    3.2.3 信度检验  36-37
    3.2.4 效度检验  37-39
4 研究结果  39-53
  4.1 探索性因素分析  39-45
    4.1.1 项目分析  39-40
    4.1.2 探索性因素分析  40-45
  4.2 验证性因素分析  45-48
    4.2.1 验证性因素拟合指数  45-47
    4.2.2 路径分析  47-48
  4.3 差异显著性检验  48-52
    4.3.1 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显著性检验  48-51
    4.3.2 部门类别差异显著性检验  51-52
  4.4 小结  52-53
5 讨论  53-61
  5.1 心理契约问卷编制的过程与方法  53-54
  5.2 心理契约结构和维度的确定  54-55
  5.3 问卷的信效度  55-56
  5.4 人口统计学变量和部门类别对中层管理人员心理契约的影响  56-57
  5.5 基于心理契约结构对企业中层管理的建议  57-61
6 总结和展望  61-64
  6.1 结论  61-62
  6.2 研究的创新点  62
    6.2.1 研究对象的创新  62
    6.2.2 研究方法的创新  62
  6.3 研究的局限  62-63
  6.4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63-64
参考文献  64-67
附录  67-75
后记  75-76

相似论文

  1. 异构环境下企业互操作技术及在物资供应链系统中的应用,TP311.52
  2.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F274
  3. 肇庆供电局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应用研究,F272.92
  4. XD软体家具公司经营战略研究,F272
  5.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财务报告变革的研究,F233
  6. 创新型化工企业的持续创新重大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研究,F426.7
  7. SCXC公司企业文化构建研究,F270
  8. 公务员人事管理制度仿企业化研究,D630
  9. 织里童装产业集聚发展研究,F426.86
  10.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64
  11. 大连消防安全重点问题研究,D631.6
  12. 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的持续创新重大风险动态分析和应对措施研究,F273.1
  13. 医药类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F275
  14. 服装企业营销风险指标体系研究,F426.86
  15. 上市建筑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F426.92
  16. 我国企业档案管理体制的发展与演变,G275.9
  17. YSZY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研究,F270
  18. 我国体育运动服装企业营销战略研究,F274
  19.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研究,F426.92
  20. 企业思想教育与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64
  21. 吉林市私营企业劳资关系问题及对策研究,F249.26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 经济数学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