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经皮肝穿胆管内钳夹组织活检及毛刷细胞学检查对梗阻性黄疸病因的诊断价值

作 者: 周军
导 师: 王峰
学 校: 大连医科大学
专 业: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关键词: 经皮肝穿胆道造影 梗阻性黄疸 胆道肿瘤 病理诊断
分类号: R446.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2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通过对怀疑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PTCD通道钳夹活检及毛刷活检,取得组织病理学诊断来分析该方法在恶性梗阻性黄疸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2005年4月至2006年4月,因梗阻性黄疸接受经皮肝穿胆道引流(PTCD)和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的连续24例患者,其中有4例胆道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患者,行PTCD同时用钳夹、毛刷两种方法活检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得到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24例患者接受钳夹活检,其中14例患者同时接受毛刷活检。24例患者钳夹活检均获得病变组织块,钳夹组织的成功率100%,其中,腺癌15例;查到异型细胞4例,怀疑为恶性病变;炎性组织2例,均为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病例,其中一例查到少许异型细胞;纤维组织1例;3例取得组织为胆管上皮,1例临床诊断为胃癌术后胰头周围淋巴结转移,另2例为胆管癌患者,活检敏感率为79.2%。4例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患者组织病理学结果为:炎性组织2例,其中1例有少许异型细胞,腺癌2例。14例毛刷组织细胞学检查,2例查出瘤细胞,2例查出异型细胞,敏感率为28.5%,其余均为阴性结果。结论:经PTCD胆管内活检简单、安全,并发症少,准确率高,钳夹组织的成功率高,创伤小,在行PTCD引流减黄治疗的同时可得到病理学的诊断,为下一步治疗提供病理学依据。

全文目录


一、正文  5-21
  (一) 中文摘要  5-6
  (二) 英文摘要  6-7
  (三) 前言  7
  (四) 材料与方法  7-8
  (五) 结果  8-10
  (六) 讨论  10-13
  (七) 结论  13-14
  (八) 致谢  14-15
  (九) 参考文献  15-17
  (十) 附图  17-21
二、文献综述  21-31
  (一) 综述  21-29
  (二) 参考文献  29-31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31

相似论文

  1. 谷氨酰胺对梗阻性黄疸大鼠门静脉阻断后肠黏膜屏障的影响,R657.4
  2.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黏膜IL-18的作用,R657.4
  3. 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梗阻性黄疸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R657.4
  4. 血清及胆汁肿瘤标志物在梗阻性黄疸中的诊断价值,R657.4
  5.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黏膜sIgA的作用,R657.4
  6.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粘膜ICAM-1的影响,R575
  7.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前减黄的临床评价,R735
  8. 胆道支架置入术联合碘(~(125)Ⅰ)粒子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R735.9
  9.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减黄对手术影响,R735
  10.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生命质量量表的研制,R735
  11. 核因子-κB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维拉帕米的干预研究,R657.4
  12. 胆汁内外引流术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脏Kupffer细胞CD14表达的影响,R657.4
  13. 消化道吻合器行胆肠吻合术在治疗良性肝外梗阻性黄疸中的临床应用,R657.4
  14. 术前减黄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R656
  15. 梗阻性黄疸患者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claudin-4的表达及其意义,R575
  16. 姜黄素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黏膜屏障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R285.5
  17. ~(125)I粒子腔内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R735
  18. CK7、CK19mRNA在梗阻性黄疸患者外周血液中的表达及意义,R657.4
  19. 不同部位胆道恶性梗阻介入治疗技术探讨和疗效评价,R735
  20. 高场强MRCP在梗阻性黄疸中医辨证分型中应用价值的研究,R256.4
  21. 经皮经肝胆管造影中胰管显影与胰腺炎相关性的初步研究,R816.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诊断学 > 实验室诊断 > 组织学检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