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模板技术制备硅反蛋白石三维光子晶体

作 者: 李宇杰
导 师: 谢凯
学 校: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专 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
关键词: 光子晶体 二氧化硅Opal 对流自组装 硅反Opal 低压化学气相沉积
分类号: TB383.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16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光子晶体是近十几年来倍受世人关注的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光子带隙晶体使人们可以有效地控制和操纵光子。但是如何制备性能良好的三维结构光子晶体,尤其是带隙位于近红外及可见光区域的三维光子晶体,并进一步实现其器件化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本论文以低成本化学制备技术为基础,采用胶体自组装制备二氧化硅蛋白石(Opal)模板,利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填充硅制备硅反蛋白石(Inverse Opal)。进行了三维光子带隙的理论计算,对Opal及反Opal的制备过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最终制备得到了带隙位于近红外通讯波段的硅反Opal三维光子晶体。并且在硅基片上局域化方槽内制备得到了硅反蛋白石光子晶体阵列,从而实现了对三维光子晶体的裁剪,为光子晶体的器件化作了有益的探索。首先采用MPB软件,分别计算了SiO2 Opal的光学带隙以及两种模型(填充模型与核壳模型)下Si-SiO2复合体与Si反Opal的光学带隙。结果表明:SiO2 Opal垂直(111)面入射时的带隙位于band2-band3之间,为赝带隙。这个带隙中心波长随入射角的增加发生蓝移。Si-SiO2复合体与Si反Opal垂直(111)面入射时,在较高的填充率下存在三个光学带隙,分别位于band2-band3、band5-band6、band8-Band9,其中band2-band3之间的带隙较宽,band5-band6之间的带隙较窄,band8-band9之间的带隙会产生完全带隙。Si-SiO2复合体无完全带隙,较高填充率的Si反Opal具有完全带隙,位于band8-band9之间。复合体与反Opal带隙位置随填充率(壳厚)的增加发生红移论文对胶体自组装制备二氧化硅Opal模板进行了如下研究:通过对二氧化硅微球Opal模板的对流自组装工艺研究,得到了大范围面积内排列有序多层Opal模板,其光学带隙中心波长位于1730nm处,与理论计算基本吻合。结合实验讨论了对流自组装工艺的组装机理。其次采用对流自组装法得到了局域化方槽内的二氧化硅Opal阵列,实现了对三维光子晶体的裁剪。论文对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填充硅技术进行了如下的研究:首先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的方法向制备好的二氧化硅Opal模板内填充硅,然后HF反洗去除模板,得到了填充率较高的硅反Opal三维光子晶体。反射与透射光谱测试表明硅反Opal垂直(111)面入射时存在两个带隙,中心波长分别位于2400nm左右(对应Band2-Band3)与1500nm左右(对应Band8-Band9)处,与理论计算基本吻合。通过改

全文目录


图目录  6-8
表目录  8-9
摘要  9-11
Abstract  11-13
第一章 绪论  13-27
  1.1 光子晶体概述  13-18
    1.1.1 光子晶体的概念  13-14
    1.1.2 光子晶体的分类及制备方法  14-16
    1.1.3 光子晶体的应用  16-18
  1.2 三维光子晶体的胶体化学制备方法概述  18-22
    1.2.1 人工合成蛋白石的制备方法  18-20
    1.2.2 反蛋白石的制备方法  20-22
  1.3 光子晶体中缺陷态的引入概述  22-24
    1.3.1 二维光子晶体光波导  22-23
    1.3.2 三维光子晶体缺陷  23-24
  1.4 低压化学气相沉积硅概述  24-25
  1.5 本课题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25-27
第二章 Opal及反Opal光子带隙理论计算  27-39
  2.1 引言  27
  2.2 计算软件及方法简介  27-29
  2.3 计算结果与讨论  29-38
    2.3.1 二氧化硅Opal带隙计算  29-30
    2.3.2 硅填充模型理论计算  30-33
    2.3.3 硅核壳模型理论计算  33-38
  2.4 本章小结  38-39
第三章 对流自组装法制备二氧化硅OPAL  39-61
  3.1 引言  39-40
  3.2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40-41
    3.2.1 实验试剂  40
    3.2.2 实验仪器  40
    3.2.3 实验方法  40-41
  3.3 结果与讨论  41-60
    3.3.1 分散剂的选择  41-42
    3.3.2 预处理的影响  42-43
    3.3.3 沉积温度的影响  43-45
    3.3.4 衬底放置角度的影响  45-49
    3.3.5 悬浊液浓度的影响  49-52
    3.3.6 二氧化硅Opal光学带隙变角度分析  52-53
    3.3.7 热处理对二氧化硅Opal光子带隙的影响  53-55
    3.3.8 对流自组装法制备SiO_2胶体晶体的机理讨论  55-57
    3.3.9 局域化微槽内二氧化硅Opal阵列的制备  57-60
  3.4 本章小结  60-61
第四章 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硅反Opal  61-88
  4.1 引言  61
  4.2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61-67
    4.2.1 实验药品与实验仪器  61-62
    4.2.2 实验方法  62-66
    4.2.3 硅三维光子晶体的表征  66-67
  4.3 结果与讨论  67-86
    4.3.1 二氧化硅Opal模板制备硅反Opal三维光子晶体  67-81
    4.3.2 局域化方槽内硅反Opal的制备  81
    4.3.3 含面缺陷硅反蛋白石三维光子晶体制备  81-82
    4.3.4 PMMA胶体晶体模板制备二次复型硅反Opal三维光子晶体  82-84
    4.3.5 低压化学气相沉积硅(LPCVD)机理分析  84-86
  4.5 本章小结  86-88
第五章 结论  88-90
致谢  90-91
参考文献  91-95
附录  95

相似论文

  1. 基于二氧化钒相变的二维可调带隙光子晶体,O734
  2. 基于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环镜梳状滤波器研究,TN713
  3. 基于光子晶体光纤光栅的谱特性及其传感应用研究,TP212
  4. 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应用于传感的研究,TP212
  5. 多种缺陷对红外光子晶体光纤性能影响的研究,TN253
  6. 基于复式晶格光子晶体双波长THz波调制器的特性研究,TN761
  7. 基于光子晶体的可重构分插复用器(ROADM)的特性研究,TN929.1
  8. 光子晶体光纤合束器的制作研究,TN253
  9. 新型二维光子晶体微环的研究及应用,O734
  10. 二维光子晶体的应用研究,O734
  11. 光子晶体光纤选择性空气孔塌缩技术研究,TN253
  12. 折射率可调的光子晶体微腔设计与特性研究,O734
  13. 基于有限元法的二维光子晶体能带特性研究,O734
  14. 具有光子晶体结构的离子液体聚合物的制备及应用,O631.3
  15. 二维环型光子晶体的完全带隙特性,O734
  16. 采用光子晶体技术提高LED光取出效率的研究,TN312.8
  17. 长脉冲激光对一维光子晶体薄膜损伤机理的数值模拟,TN244
  18. 温度场中颗粒运动及光子晶体纳米腔体的研究,O469
  19. 具有介质手性的带隙型光子晶体光纤的光传输特性研究,O436
  20. 基于超连续谱光源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TN241
  21. W型光子晶体光纤限制损耗与色散的研究,TN25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一般工业技术 > 工程材料学 > 特种结构材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