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酒泉盆地前陆冲断带油气聚集规律

作 者: 唐海忠
导 师: 刘池阳
学 校: 西北大学
专 业: 构造地质学
关键词: 酒泉盆地 前陆盆地 逆掩推覆体 层序地层 沉积旋回 喷流岩 裂缝性油藏
分类号: P618.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7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酒泉盆地油气勘探已有60多年历史,是中国最早开展前陆盆地冲断带油气勘探的地区之一,酒西坳陷前陆冲断带是盆地油气储量的主要分布区:近年来在祁连山北缘冲断带发现并基本探明储量规模达亿吨级的青西油田。酒泉盆地属改造型盆地,在中生代发育多个呈北东向展布的断陷湖盆,早白垩世末盆地抬升遭受剥蚀改造,晚第三纪以来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影响,造成祁连褶皱带向北逆冲推覆,使酒泉盆地由中生代的伸展盆地演化为前陆盆地。新生代前陆冲断带呈北西向,与下伏的中生代构造线近于直交。盆地的下构造层受燕山运动控制具有良好的烃源岩,喜山运动形成的前陆冲断带控制油气成藏。所以从前陆盆地冲断带的角度来研究酒泉盆地的油气聚集规律具有现实意义,同时进一步明确构造运动与油气聚集的关系,选好下步勘探目标对油田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系统总结和深入探索酒泉盆地前陆冲断带油气聚集规律及白垩系箕状断陷内油气藏分布特征,运用前陆盆地和改造盆地理论,开展区域构造背景、中新生代盆地原始面貌恢复、盆地构造演化、盆地不同时代次级构造单元划分、断裂发育对盆地的控制作用以及盆地与造山带关系及其盆地南缘重点地区山前冲断带的结构等。开展冲断带重点构造的圈闭描述评价,识别和优选有利圈闭,开展断裂系统研究;对优选出的圈闭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冲断带的生、储、盖组合特征,石油地质条件和油气成藏主要控制因素,对各有利区块进行了预测和评价,指出了下步勘探方向和勘探目标,为下步勘探开发提供了依据。 论文遵循西北大学含油气盆地研究所倡导的“整体、动态、综合”三项含油气盆地地质学研究原则和改造型盆地研究理论,把握研究工作重点,突出工作目标和方向。注重文献的研究和继承前人成果,用野外实践和钻探结果证实或进一步修正认识,取得了预期的成果,并在勘探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全文目录


前言  7-11
  1、论文选题的由来和创新意义  7-8
  2、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8
  3、学术思想和技术路线  8-9
  4、完成主要工作量  9-10
  5、主要研究进展和认识及创新成果  10-11
1. 区域地质构造及演化概况  11-24
  1.1 区域构造特征  11-14
    1.1.1 大地构造位置  11-12
    1.1.2 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和基本特征  12-13
    1.1.3 几条重要的区域性断裂  13-14
  1.2 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14-18
    1.2.1 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14-15
    1.2.2 盆地主要构造单元划分基本特征  15-18
  1.3 区域地层概况  18-20
    1.3.1 盆地基底岩系  18-20
    1.3.2 盆地盖层岩系  20
  1.4 区域地质演化  20-24
    1.4.1 盆地发生的背景  21
    1.4.2 盆地演化  21-24
2. 早白垩世原型盆地面貌探讨  24-40
  2.1 酒西凹陷与赤金凹陷、花海凹陷的关系  24-27
    2.1.1 早白垩世酒西与赤金为统一的凹陷  24-26
    2.1.2 早白垩世花海与酒西为统一的凹陷  26-27
  2.2南部隆起与青头山的演化特征  27-28
    2.2.1 晚古生代  27
    2.2.2 中生代  27-28
    2.2.3 新生代  28
  2.3 物质组分特征及物源分析  28-33
    2.3.1 岩石类型及其岩石学特征  28-30
    2.3.2 物源区分析  30-33
  2.4 中生代盆地原型  33-37
    2.4.1 三叠纪盆地原型  33
    2.4.2 侏罗纪盆地原型  33-35
    2.4.3 白垩纪盆地原型  35-37
  2.5 早白垩世区域伸展构造系统  37-40
    2.5.1 北东或北东向伸展构造  37-38
    2.5.2 变质核杂岩  38
    2.5.3 伸展构造的沉积学响应  38-40
3. 祁连山北缘和山前冲断带结构与特征  40-56
  3.1 祁连山北缘冲断带结构与特征  40-44
    3.1.1 祁连山北缘冲断带冲断特征  40-43
    3.1.2 祁连山北缘冲断带的内部结构  43-44
  3.2 北祁连山前冲断带的结构  44-52
    3.2.1 青西段  45-48
    3.2.2 南部隆起带  48-50
    3.2.3 青头山-大红圈  50-51
    3.2.4 酒东  51-52
  3.3 酒东金佛寺岩体对盆地变形的影响  52-56
    3.3.1 金佛寺岩体的基本特征  52-53
    3.3.2 岩体的变形特征  53-54
    3.3.3 与周邻地区变形特征的对比  54-56
4. 酒泉盆地下白垩统石油地质特征和有利区块预测  56-81
  4.1 酒泉盆地下白垩统石油地质基本特征  56-62
    4.1.1 储集岩特征  56-57
    4.1.2 烃源岩特征  57-59
    4.1.3 盖层特征  59-60
    4.1.4 生储盖组合类型  60-62
  4.2 各凹(坳)陷下白垩统成藏地质条件分析  62-64
    4.2.1 各凹(坳)陷烃源岩条件  62
    4.2.2 各凹(坳)陷储集条件  62
    4.2.3 酒泉盆地构造-沉积演化与油气运移和成藏作用关系  62-64
  4.3 各凹(坳)陷石油地质条件综合评价  64-73
    4.3.1 青西凹陷油气地质条件基本特征  64-69
    4.3.2 石-大凹陷油气地质基本特征和有利区块预测  69-70
    4.3.3 酒东坳陷营尔凹陷油气地质基本特征和有利区块预测  70-72
    4.3.4 花海坳陷油气地质基本特征和有利区块预测  72-73
  4.4 各凹(坳)陷有利区块的排序  73-74
  4.5 重点圈闭特征描述  74-81
    4.5.1 山前逆掩推履带构造解释与成图技术  74-75
    4.5.2 窟窿山逆掩推覆体构造特征  75-76
    4.5.3 柳沟庄、窟窿山构造圈闭特征  76-77
    4.5.4 构造发育史研究  77-78
    4.5.5 构造与油气的关系  78-81
参考文献  81-85
结语和致谢  85

相似论文

  1. 华北地区下古生界礁滩型储层形成机制与分布规律,P618.13
  2. 濮城油田沙二上1油藏层序、沉积相及三维地质建模研究,P618.13
  3. 吉林油田海坨子地区泉四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沉积微相研究,P618.13
  4. 华北东部晚古生代层序古地理研究,P531
  5.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镇北地区延长组长8油组沉积微相研究,P618.13
  6.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露头奥陶系层序地层学研究,P539.2
  7. 西乌旗地区古生代地层格架及油气远景,P618.13
  8. 韦2断块精细油藏描述,P618.13
  9. 东营凹陷民丰地区沙河街组层序地层研究及有利成藏区带预测,P618.13
  10. 南华北地区石炭—二叠系重点层序地层单元岩相古地理分析,P618.13
  11. 惠民凹陷商河地区沙河街组二段下亚段沉积体系研究,P618.13
  12. 牛庄洼陷东斜坡沙四上亚段沉积特征及储层预测,P618.13
  13. 渤中凹陷北坡古近系层序地层与岩性圈闭预测,P618.13
  14. 松辽盆地长10区块扶余油层沉积微相及富油规律研究,P618.13
  15. 乌尔逊凹陷乌南地区南屯组层序特征研究,P618.13
  16. 塔里木盆地二叠系层序地层学研究,P618.13
  17.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三叠纪层序地层与古地理分析,P618.13
  18. 牛心坨油田聚合物驱油可行性研究,TE357.4
  19. KJZ盆地新近系地层测井参数分析及应用,P631.81
  20. 长岭断陷深层地层特征研究,P618.13
  21. 英台断陷深层地层特征研究,P618.13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矿床学 > 矿床分类 > 燃料矿床 > 石油、天然气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